李青山带来的警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未掀起滔天巨浪,却在赵小满心底敲响了最清晰的警钟。然而,与这外部潜在的阴霾相比,一股源自她生命本源的、更加剧烈而深刻的变化,正在她的胸膛之内,悄然酝酿,并最终在那把黝黑泥土的触发下,轰然爆发!
自那日在试验田埂上,攥紧故乡的泥土,发出那番“硬气”宣言之后,赵小满便隐隐感觉到左臂之下、那已然蔓延至心口区域的墨黑印记,变得与以往截然不同。
它不再仅仅是带来剧痛与衰弱的诅咒之源。
一种前所未有的、灼热却并非难以忍受的、仿佛地心熔岩在缓慢流淌般的磅礴力量,正从那印记的最深处,伴随着她每一次心跳,强劲地搏动着,冲刷着她的四肢百骸!这力量,与她强行催动“大地之心”时的透支感完全不同,它更加厚重,更加古老,更加……与她脚下的这片土地,与她所致力的事业,产生了某种血脉相连般的深刻共鸣。
尤其是在她巡视丰女村,亲眼见证那由她亲手点燃的星火已呈燎原之势,看到女子学堂的书声、织布工坊的机杼、田间地头的劳作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新画卷时,那股力量便奔涌得愈发欢畅、愈发澎湃!
她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在她目光所及之外,在河东、陇西那些同样试行着“女户承田法”的地方,有无数的“生机”正在被点燃,有无数的“束缚”正在被挣脱,有无数的“希望”正在破土而出!这些无形的、却真实存在的“势”,仿佛化作了万千涓流,跨越千山万水,汇入她心口那灼热的印记之中,使其光芒内蕴,力量奔涌!
这不再是她一个人在对抗整个世道。
这是千千万万觉醒中的女性,与她并肩而立,共同撬动着那压了千百年的巨石!
她的“翻石之志”,已然与时代的脉搏、与黎民的渴望同频共振!
就在赵小满于丰女村积极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风波,并着手撰写此次视察奏章之时,一场远比她个人遭遇的阴谋更加宏大、更关乎国本的较量,在帝国的权力中心——京城,已然分出了胜负。
金銮殿上,关于“女户承田法”试行效果的争论,达到了白热化的顶点。
反对者们声嘶力竭,抓住试点地区出现的个别纠纷和阻力,大肆渲染,称此法“扰乱乡里”、“破坏人伦”、“动摇国本”,恳请皇帝立即下诏废止,严惩倡导之人。
然而,这一次,支持者的声音,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响亮和有力!
以程维景为首的务实派官员,拿出了由赵小满初步汇总、并由各地官府核实的、铁一般的数据:试行区域内,女户登记数量稳定增长,其名下田地产量普遍高于平均水平,因女子立户而得以保全的家庭避免了流离失所,地方赋税因此有了显着且稳定的增收!更重要的是,社会秩序并未如反对者所言陷入混乱,反而因减少了无主田和绝户田,使得地方治理更加清晰。
户部尚书更是出列,手持报表,声音洪亮:“陛下!据三省试行之地统计,新增女户已逾万户,保全田产数十万亩,去岁秋赋,女户纳税完成率高达九成七!此乃实打实的利国利民之效!若因些许阻挠便因噎废食,岂非自毁长城,寒了天下期盼安居乐业之民心?!”
司农寺卿也补充道:“且‘丰女一号’良种在女户田中的推广尤为顺利,盖因主家珍视田产,照料精心,其增产之效,倍于寻常!”
数据,事实,成效。
这些冰冷而客观的东西,比任何道德说教都更具说服力。它们清晰地表明,“女户承田法”并非洪水猛兽,而是解决现实困境、激发生产潜力、稳固社会根基的一剂良方!
皇帝高踞龙椅,静听着双方的激烈辩论,他的目光深邃,无人能窥知其内心所想。但当支持者摆出那一串串扎实的数据时,他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决断的光芒。
他看到了这法令背后,不仅仅是几个女子的田产问题,更是帝国缓解土地矛盾、增加财政收入、稳定基层统治的绝佳契机。赵小满,这个一次次带给他惊喜甚至震惊的女子,再次用她扎根于泥土的智慧与远超常人的胆魄,为他,也为这帝国,指明了一条可行的新路。
就在朝堂上争论最激烈、反对派试图做最后反扑的时刻——
远在丰女村的赵小满,正于深夜的灯下,字斟句酌地书写着奏章。突然,她心口那灼热的印记猛地一跳,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与整个大地律动相连的磅礴力量奔涌而起,瞬间贯穿她的全身!她甚至能“听”到,脚下这片土地深处,传来了一声低沉而恢弘的、唯有她能感知的轰鸣!
几乎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养心殿内。
皇帝猛地从堆积如山的奏章中抬起头,仿佛也感应到了什么。他走到殿外,望向南方那片广袤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土地,目光锐利如鹰。
翌日,大朝会。
当反对派官员再次老调重弹,试图以“祖宗之法不可变”做最后挣扎时,皇帝缓缓起身,目光扫过满殿文武,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仪,如同惊雷,炸响在金銮殿上:
“够了!”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朕,览奏章,察民情,观实效。”皇帝的声音沉缓而有力,“‘女户承田法’试行以来,保全孤弱,增辟田赋,稳固地方,其效卓然!此非一人一地之私利,实乃固国安邦之良策!”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无比决绝:
“昔日管子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女子亦为朕之子民,为何不能有恒产,立恒心,奉养家国?!”
“朕,承天景命,抚育万方,岂能因循守旧,坐视半数民力困于内闱,无数膏腴之地沦为荒芜?!”
“今日,朕意已决——”
所有官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即日起,废除‘女户承田法’仅于三道试行之限!”
“敕令户部、刑部,即刻修订律例,颁行天下!”
“准予全国州县,凡符合条件者,皆可依例办理女户承田事宜!”
全国试行!
这四个字,如同九天惊雷,带着摧枯拉朽的力量,轰然传遍朝堂,旋即以最快的速度,通过驿道、邸报,传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这不再是小心翼翼的试点,而是标志着帝国在土地权利这一根本性制度上,对千年陈规的一次石破天惊的突破! 尽管前路依然漫长,尽管阻力必然巨大,但这扇由赵小满以生命为代价撬开的大门,终于被皇帝的意志,彻底推开!
消息传回丰女村时,正值黎明。
赵小满站在村口的“巾帼织星”牌坊下,眺望着东方喷薄而出的旭日,万道金光洒满大地,也照亮了她沉静而坚定的面庞。
她心口那灼热的印记,在这一刻,仿佛与这初升的太阳,与脚下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与那即将传递天下的福音,产生了最深层次的共鸣。力量奔涌不息,却不再带来痛苦,而是化作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与前所未有的清明。
她知道,一个旧时代,正在这晨光中缓缓落幕。
而一个属于更多人的、充满了艰难与希望的新时代,正伴随着这道旨在让女子也能真正“脚踏实地”的法令,磅礴开启!
她的路,还很长。
但这沃土,已惊雷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