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击退“虚空潜影”的袭击,为“逐星者”号赢得了“摇篮”系统有限的信任和更多的活动权限。禁锢力场并未完全解除,但允许活动的范围扩大了许多,几乎涵盖了光网结构外围的广阔区域。更重要的是,何婉卿获得了访问更高级别科技数据库的权限,而马克则被允许接入一个专门用于强化意识韧性和感知精度的训练模块。
然而,短暂的胜利感很快被更深的忧虑取代。袭击事件证明,“起源井”的力量确实在尝试渗透这片被认为是“终极避难所”的空间。那个被马克感知到的异常信号,以及随后出现的渗透“锚点”,都指向一个严峻的事实:“摇篮”的防御并非无懈可击,甚至可能存在他们尚未知晓的漏洞。
何婉卿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对新开放数据库的钻研中。她不再局限于基础科技,开始接触一些涉及能量本质、空间结构乃至意识投射的更深奥理论。她像一个在知识海洋边拾贝的孩子,每一次新的发现都让她既兴奋又感到自身的渺小。她特别留意所有与“摇篮”防御体系、能量循环以及早期预警机制相关的信息,试图理解并帮助加固这道脆弱的防线。
马克的训练则更加抽象和艰难。在新的训练模块中,他需要面对的不再是模拟的共生体幻象,而是各种针对意识本身的干扰和攻击模拟——混乱的信息流、精神层面的压力、甚至是模拟“起源井”低语的诱惑。每一次训练都如同在精神刀尖上行走,结束后都疲惫欲死。但效果也显而易见,他的意识变得更加凝练、敏锐,对能量波动的感知也愈发精细,甚至开始能模糊区分不同性质的“恶意”。
几天后,就在马克完成一次高强度的抗干扰训练后,他正放松意识,任由其如雷达般扫描着飞船周围那片宁静的光之海洋。突然,一种极其微弱的、但似曾相识的“杂音”再次掠过他的感知边缘。这一次,信号更加微弱,位置也更加飘忽,仿佛来自光网结构的更深处,靠近那片他们未被允许进入的核心区域。
“婉卿,”马克立刻警觉起来,将感知到的模糊坐标和那转瞬即逝的信号特征共享过去,“又出现了。和上次类似的‘杂音’,但更弱,位置……好像更深。”
何婉卿立刻从数据板前抬起头,眉头紧锁。一次可能是意外,但短时间内出现第二次类似的未明信号,这绝不是巧合。“能追踪到更具体的来源或者模式吗?”
马克集中精神,试图捕捉那消散的余波,但信号实在太微弱,如同风中残烛。“不行,太快消失了。但感觉……和上次那个‘锚点’开启前的波动有点像,只是规模小得多,更像是一次……试探?或者一个更隐蔽的通道的‘呼吸’?”
试探?隐蔽通道?何婉卿心中警铃大作。如果“起源井”的渗透是系统性的,那么他们之前摧毁的那个“锚点”可能只是众多入口之一,甚至可能是对方故意抛出的诱饵,用以测试“摇篮”的反应速度和防御强度。而这个新的、更隐蔽的信号,可能意味着真正的威胁才刚刚开始浮现。
她毫不犹豫,再次通过交互接口向“摇篮”系统报告了这一发现,并附上了马克的感知记录。
系统的回应比上次慢了一些,似乎在调动更多资源进行深度分析。
“确认接收到异常信号报告。信号特征与数据库记录‘虚空潜影’渗透前期活动存在百分之七十八吻合度。信号源定位极度困难,存在多重空间褶皱干扰,疑似利用‘摇篮’内部能量流自然波动进行伪装。威胁评估:潜在高风险。该信号模式表明可能存在一种更高级、更隐蔽的渗透机制。”
合成音的语调依旧平稳,但内容却让人不寒而栗。
“鉴于该信号位于更高权限区域附近,且‘逐星者’号当前权限不足以安全接近,本次不发布主动侦查任务。但你们需要保持最高警惕,持续监控该方向及周边区域能量环境。‘摇篮’防御网络已提升该区域监控等级,并进行深度扫描。如有任何进一步发现,立即报告。”
命令很明确:原地监视,提高警惕。这反而让何婉卿更加不安。连“摇篮”系统都感到棘手,需要提升监控等级并进行深度扫描,说明这个新出现的威胁远超之前的“虚空潜影”。
她和马克仿佛成了蹲守在战壕里的哨兵,知道敌人就在前方的迷雾中活动,却看不清具体形貌,也不知道对方下一次攻击会从何处而来。这种未知的等待,比正面交锋更加煎熬。
“逐星者”号调整了姿态,传感器阵列最大功率对准了信号传来的大致方向。马克也放弃了其他训练,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对那片区域的持续性感知扫描中,不敢有丝毫松懈。舰桥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和两人沉重的呼吸声。
他们知道,平静只是表象。一道更深、更隐蔽的裂隙,或许正在“摇篮”的内部悄然裂开。而他们,可能是最先察觉到这股暗流的人。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监控中又过去了十几个标准时。那片被标记的区域始终没有再出现明显的异常信号,能量流动看起来与“摇篮”的其他部分别无二致,和谐而宏大。但这种过分的“正常”,反而让何婉卿和马克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诡异。
马克的感知始终保持着开启状态,精神力的消耗让他脸色有些发白,但他咬牙坚持着。他有一种直觉,那个隐藏的东西并没有离开,它就像最耐心的猎人,潜伏在暗处,等待着最佳时机。
突然,马克的感知捕捉到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这一次,波动并非来自远处的深空,而是来自……“摇篮”系统本身?更准确地说,是来自维持他们这片区域稳定和提供信息交互的那些基础能量流。波动非常轻微,如同最精密的钟表里一个齿轮的微小卡顿,瞬间即逝,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等等……”马克猛地集中精神,追踪那一闪而逝的异常,“系统能量流……刚才有个极短暂的‘不协调’。”
“什么不协调?”何婉卿立刻追问,同时调出飞船监测系统对周边能量环境的实时记录。常规读数依旧平稳。
“说不清……”马克努力描述那种感觉,“就像……一段流畅音乐里突然冒出一个不属于它的音符,虽然立刻被掩盖了,但确实存在。而且,这个‘音符’的‘音色’……带着一种非常隐晦的冰冷感,和‘摇篮’整体的温暖平和完全不同。”
他尝试着将那种“不协调”的感知印象放大、解析。渐渐地,一个模糊的模式浮现出来:那并非随机的干扰,而像是一段极其简短、加密过的信息,伪装成系统指令,试图混入“摇篮”正常的能量循环中!它的目标,似乎是流向核心区域的某个维护子程序!
“它在尝试篡改系统指令!”马克惊出一身冷汗,“用非常隐蔽的方式,模仿正常流量,目标指向核心区!”
这个发现比直接探测到敌人更令人恐惧。这意味着渗透者不仅找到了进入“摇篮”的方法,甚至开始尝试从内部腐蚀、操控这个庞大的系统!
何婉卿瞬间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这不再是边界上的物理渗透,而是系统层面的信息战!她立刻将马克的发现和推测,连同那段被马克勉强捕捉并剥离出的异常波动数据,以最高优先级报告给“摇篮”系统。
这一次,“摇篮”系统的回应出现了明显的延迟,长达数分钟。当合成音再次响起时,其平静的语调下似乎蕴含着一丝极其罕见的凝重。
“数据接收确认。深度解析完成。确认发现高级别伪装数据包,模拟度高达99.97%,目标为核心区逻辑屏障维护指令。该渗透手段为数据库记载中‘镜像迷踪’攻击变体,具有极高隐蔽性和危害性。”
“基于此重大发现,对‘逐星者’号及乘员评估等级大幅提升。现授予你们‘摇篮’三级协作权限(临时)。权限包括:有限度的核心数据库查询(涉密部分除外)、接入内部监控网络(非关键节点)、以及接收部分实时威胁通告。”
随着权限提升,何婉卿面前的交互界面瞬间变得复杂了数倍,海量的新信息和监控选项涌现出来。她看到“摇篮”内部网络的结构图,无数光点代表不同的系统和节点,而其中一个原本显示为正常绿色的、位于他们之前监测区域附近的节点,此刻正闪烁着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灰色警示信号——正是那个被伪装数据包试图接触的节点!
“摇篮”系统继续道:“已对该节点及关联路径实施隔离与深度净化。此次事件表明,渗透者已掌握部分‘摇篮’内部通信协议。常规防御机制需进行动态升级。你们的持续监控,特别是马克对能量本质的细微辨别能力,现已成为防御体系的重要补充。”
“任务更新:继续监控指定区域及周边系统能量流,重点识别此类高度伪装的异常数据活动。同时,何婉卿,请协助分析已识别的攻击模式,尝试逆向推导其可能的来源与意图。马克,你的训练模块将更新,加入对复杂信息伪装模式的识别课程。”
新的任务更艰巨,也更关键。他们从被动的观察者,变成了主动的防御参与者。何婉卿需要运用她快速成长的知识,去解析敌人的攻击逻辑;马克则需要将他的感知能力锤炼成能刺破伪装的手术刀。
压力巨大,但他们没有退缩的余地。敌人已经将手伸向了“摇篮”的中枢,这场战争早已在看不见的战线打响。他们坐在“逐星者”号的舰桥里,面对的却是一场关乎这个古老奇迹存亡的、无声的信息攻防战。
窗外的光之海洋依旧平静壮丽,但在何婉卿和马克的眼中,那每一道流淌的光束,都可能潜藏着致命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