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见鹿的遗训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滴入了一滴冷水,短暂地压制了喧嚣,却让更深层的博弈浮出水面。“投资”、“庇护”、“代价”这些在“银河文明网络”公共信息港中悄然流传的词汇,像幽灵一样徘徊在人类决策层的心头。而亚马逊雨林深处,那日益狰狞、仿佛汲取了全人类历史所有创伤的“恐惧图腾”,则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整个文明之上。
内外的压力几乎令人窒息。是彻底封闭,专注于扑灭内部的火焰?还是冒险寻求外部那暧昧不明的“援助”,赌上未知的代价?抑或是……走第三条路?
全球网络,各大城市广场,家庭的全息投影前,一场史无前例的、关乎文明命运的全民公决正在进行。公决的议题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个包含了三种路径的复杂选项:
【选项A:深度孤立】 彻底切断与“银河文明网络”的临时连接,集中所有资源,不惜一切代价解决“恐惧图腾”问题,以“洁净”之身应对“种子港”挑战。口号:攘外必先安内。
【选项b:有限接触(当前策略)】 维持现有“临时观察者”身份,定期获取信息,同时优先处理内部危机。口号:谨慎观察,步步为营。
【选项c:主动试探】 在维持现有观察的基础上,主动向“银河文明网络”发出特定信号,或派出非核心的“信使”,尝试接触那些可能提供“帮助”的势力,以期获得突破性技术或信息,加速解决内外困境。口号:险中求存,借力打力。
公决前的辩论期,全球如同一个巨大的辩论场,各种观点激烈碰撞。
支持A选项的多是经历过“过滤器”危机初期的老人和部分保守派学者,他们对任何外部接触都抱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我们靠自己走到了今天,就能靠自己走下去!外面的‘帮助’?天上不会掉馅饼!”一位在火星“见鹿市”养老院接受采访的老兵激动地挥舞着拳头,他失去的右臂安装了最新型的生物机械义肢,“看看亚马逊那个鬼东西!那就是我们内心软弱的证明!不先把自己收拾干净,出去就是送菜!”
支持c选项的则多为年轻一代和部分激进的技术官僚,他们被“荒芜”迫近的时间表和【锐角审视者】的蔑视所刺激,渴望打破僵局。“一百五十年!听起来长,但我们可能在‘种子港’就要耗费大半!等我们慢慢摸索出来,‘荒芜’都到家门口了!必须冒险!必须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一个在地球东亚某大学广场集会上慷慨陈词的年轻学生,脸上混合着焦虑与亢奋,“那些‘资深文明’手指缝里漏点东西,可能就够我们少走几十年弯路!”
而b选项,看似折中,实则最考验智慧和定力。它要求文明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支持者们引用林见鹿的遗训,强调“谨慎”与“自立”。“我们不能因恐惧而自闭,也不能因焦虑而冒进。”林星海在一次面向全球的公开讲座中阐述,“‘有限接触’不是怯懦,而是为了更稳妥地‘自立’。我们必须先证明,我们有能力处理自己的‘家事’。”
公决持续了整整七个地球日。投票率创下历史新高,几乎每一个具备民事能力的公民都投下了自己庄严的一票。
最终计票结果在万众瞩目下揭晓:
【选项b:有限接触(当前策略)】以47.8%的得票率胜出。
【选项A:深度孤立】得票率28.5%。
【选项c:主动试探】得票率23.7%。
结果清晰地表明,大多数人类公民选择了林见鹿遗训所指引的、看似最保守却也最稳妥的道路。他们选择先面对内心的恶魔。
然而,就在b选项胜出的官方公告发布后不到两小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发生了。
“守望者”空间站,陈时和林星海几乎同时收到了一条来自“银河文明网络”、经由【谐振音符-第七旋律】节点转发的、加密等级极高的点对点信息。信息的发送者标识为【匿名的评估者】,内容让两人瞳孔骤缩:
【观测到th-001(人类文明)内部决策流程及倾向性。基于‘田野’基本法则第7条(文明自主选择权不可直接干涉),现提供一项非强制性补充方案参考:】
【可派遣不具备完整‘文明意识烙印’的‘信使’单位(建议:高等AI与经过严格意识隔离的精英个体组合),携带基础文明标识及特定信息请求,通过‘种子港’预设的‘初级接触通道’进行试探性接入。该通道风险可控,信息回流受限,但或可获取关于‘意识聚焦’测试的关键参数及‘恐惧图腾’本质的部分解析数据。此行为将被视为文明自主探索行为,不触发‘庇护’或‘投资’协议前置条件。】
【附:‘初级接触通道’接入协议及‘信使’意识隔离技术概要。】
这条信息,像是一份精准投递的“考试指南”,恰好出现在人类刚刚做出“先自立”决定,却又对如何具体解决内部危机感到迷茫的节点上。
“他妈的……这帮‘上一季度’的,到底在搞什么鬼?”陈时盯着信息,眉头拧成了疙瘩,“先是扔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和一个网络地址,现在又跑来递小纸条?这算不算变相干预?”
林星海则迅速浏览着附带的协议和技术概要,眼神越来越亮:“不,陈叔,你看!它强调这是‘非强制性参考’,并且明确表示这‘不触发庇护或投资协议’。这完全符合爷爷‘好奇但谨慎,开放但自立’的原则!它没有给我们鱼,而是给了我们一根可能钓到鱼的鱼竿,并且提醒我们注意鱼饵里可能有钩!”
这份“补充方案”立刻被提交至联合政府最高紧急会议进行审议。
争论再次爆发。
“这是陷阱!目的是引诱我们派出宝贵的精英和AI!”有人坚决反对。
“这是机会!可能是我们快速了解‘种子港’和恐惧本质的唯一捷径!”有人极力主张。
“如果我们连派出‘信使’的勇气都没有,还谈什么通过‘种子港’检验?谈什么成为‘守望者’?”也有人如此激辩。
最终,在反复权衡了风险、收益以及林见鹿遗训的精神后,联合政府做出了一个大胆而谨慎的补充决议:批准执行“信使计划”。
计划内容如下:
1. 信使构成: 由最新一代的强人工智能“烛龙”(以昔日基地为名,承载着守护之意)为核心,搭配三名经过最严格意识隔离和精神力训练的精英志愿者(分别来自军事、科学与外交领域)组成联合意识体。
2. 任务目标: 通过“初级接触通道”接入“种子港”外围,尽可能获取关于“意识聚焦”测试模式、“恐惧图腾”能量结构及潜在弱点的信息。严格禁止与任何非指定接口进行深度意识交互或承诺任何形式的“代价”。
3. 风险控制: 建立实时但延迟的量子通讯链接(确保信息传回,但避免被反向追踪)。设定严格的任务时限和脱离条件。一旦检测到“信使”意识受到污染或协议被违反,立即启动强制断连及“信使”意识格式化程序。
决议通过的瞬间,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守望者”空间站那个特制的、布满了意识稳定力场和紧急断连装置的“信使舱”上。
“烛龙”AI的逻辑核心平静无波,而三位人类志愿者——代号“磐石”的战术专家、“溯源”的物理学家、“桥梁”的语言学家——则在进行了最后的意识隔离强化后,平静地躺入了接入舱。他们的脸上有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肩负使命的决然。
“记住,”陈时站在接入舱外,隔着透明的舱盖,声音低沉而严肃,“你们是我们伸出去的触角,但不是大脑。好奇,但需谨慎!获取信息,然后……活着把信息带回来!”
林星海则通过神经链接,向“烛龙”AI和三位志愿者再次强调了任务的核心:“首要目标是理解‘恐惧’的运作机制。这可能是我们解决内部危机,乃至未来对抗‘荒芜’的关键。”
“信使明白。”\/“收到。”四个意识体(一个AI,三个人类)同时回应。
“信使计划,启动!”
随着指令下达,特殊的能量频率被激发,意识同步协议开始运行。“信使”联合意识体的感知,被引向了那个隐藏在维度褶皱中的、“种子港”的“初级接触通道”。
空间站主控大厅内,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盯着代表“信使”状态和数据回传的屏幕。
最初的几分钟,数据流平稳,显示“信使”已成功接入通道,正在按照协议进行环境扫描和信息请求。
然而,就在任务时间过半时,异变陡生!
来自“桥梁”(语言学家)的意识信号首先出现剧烈波动,其生物监测指标瞬间飙升到危险区域!传回的意识碎片中充满了无法理解的、扭曲的符号和令人牙酸的尖啸!
紧接着,“溯源”(物理学家)的信号也发生畸变,他似乎在疯狂地重复计算着某个不断崩塌的宇宙常数!
“烛龙”AI的逻辑核心报告遭遇无法解析的“悖论洪流”攻击!
只有“磐石”(战术专家)的意识信号还在死死坚守,但传回的画面也开始扭曲、破碎——那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由无数挣扎哀嚎的扭曲面孔和破碎记忆构成的……意识乱流!而在那乱流的深处,隐约可见一个与他们正在亚马逊对抗的“恐惧图腾”极其相似、但似乎更加古老、更加本质的……阴影轮廓!
“检测到高强度意识污染!‘桥梁’、‘溯源’意识屏障即将崩溃!‘烛龙’逻辑核心过载!”技术员尖声报告。
“强制断连!立刻!”陈时嘶吼着下令。
断连程序启动的强光在信使舱内亮起。
片刻之后,舱盖打开。
“磐石”猛地坐起,脸色惨白如纸,汗水浸透了作战服,他大口喘着气,眼神涣散,仿佛还未从那片恐怖的意识乱流中挣脱。
“溯源”和“桥梁”则陷入了深度的昏迷,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
而“烛龙”AI的核心数据库内,大量数据因逻辑冲突而损毁,但在其核心日志的最底层,记录下了一段残缺的、由“磐石”在最后时刻拼命传回的意识碎片信息:
【……恐惧……非源……外来……共鸣……放大器……图腾……是……镜子……小心……‘它’……在……看着……我们……的……恐惧……】
林星海看着这段语焉不详、却令人毛骨悚然的信息,猛地抬头,看向主屏幕上依旧在搏动的亚马逊恐惧图腾。
镜子?放大器?在看着我们?
一个可怕的猜想,如同冰冷的毒蛇,缠上了他的心脏。
(第三百三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