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空间站那有限接入“银河文明网络”的决定,以及随之而来的、全力应对内部“恐惧图腾”的战略转向,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地球联合政府内部引发了持续而激烈的讨论。支持者认为这是审时度势的明智之举,反对者则担忧这会错失获取关键技术的窗口期,尤其是在【锐角审视者】那“撑不过第一轮”的评语刺激下,一种混合着屈辱和焦虑的情绪在部分高层中蔓延。
就在这微妙的时刻,一份尘封了数十年的、具有最高权限加密的文件,因其预设的触发条件——【当文明面临重大星际抉择,且内部出现‘意识分裂’倾向时】——被悄然激活,并直接呈送到了现任联合政府轮值主席、深空防御指挥部陈时以及“意识统合项目组”负责人林星海的个人终端上。
文件的标题很简单:《若干未思之思的补充——致后来者》。
落款是:林见鹿。
发送时间,赫然是在他正式卸任所有职务、归隐山林的第三年。
陈时是在一次战术简报的间隙收到提示的。他屏退左右,独自在指挥官休息室里点开了文件。当林见鹿那熟悉又带着岁月距离感的、平静而清晰的声音(文件附带了一段简短的音频)在房间里响起时,陈时恍惚了一下,仿佛那个总是带着温和笑容,眼神却能看到时空尽头的老人,就坐在他对面。
“当你听到这段记录时,说明你们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并且,可能正为‘开放’与‘封闭’,‘进取’与‘保守’而争论不休。”
音频的开头,林见鹿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核心,仿佛早已预见了这一刻。
“我无法,也不应该替你们做出选择。时代的船长是你们,不是我这个早已上岸的老水手。我能留下的,只是一些在安静日子里,反复咀嚼过往得失后,沉淀下来的粗浅想法。”
陈时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像是当年在指挥中心聆听林见鹿的最后决策一样。
“我们这一代人,从蹒跚学步到踉跄奔跑,最终勉强在星海中立住了脚。我们一度以为,最大的敌人是技术壁垒,是资源匮乏。后来我们明白,更深层的阻碍,源于我们自身——猜忌、短视、以及被危机放大的人性弱点。”
“我们曾无比渴望‘接触’,渴望融入更广阔的天地,仿佛那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接触本身,并非答案。它可能带来机遇,也可能带来毁灭。关键在于,我们以何种姿态去接触。”
音频里传来轻微的、似乎是手指轻叩桌面的声音,这是林见鹿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所以,如果非要我留下什么建议,那只有两句话,共十二个字:”
林见鹿的声音在这里停顿了一下,仿佛要给予听者足够的准备,去承载这跨越时空的嘱托。
“好奇,但需谨慎;”
“开放,但须自立。”
声音落下,休息室里一片寂静。陈时反复咀嚼着这十二个字,感觉像是有一双无形的手,拨开了他心头的迷雾和焦躁。
“‘好奇,但需谨慎’……”陈时喃喃自语,“老家伙,你这是早就料到我们会发现那个‘宇宙社区’,会心痒难耐,又会被吓得缩回来啊……”
他几乎能想象到林见鹿说这话时,脸上那带着了然与温和告诫的表情。
音频还在继续:
“好奇,是文明前进的根本动力。 没有对星空的向往,我们至今仍是困守于洞穴的蝼蚁。对未知的文明、未知的技术、未知的宇宙规则,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孩童般的好奇与探索欲。这是‘火种’不灭的源泉。”
“但好奇,必须辅以谨慎。 宇宙并非童话乐园。不同的文明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和生存逻辑。一次鲁莽的接触,一句轻率的承诺,甚至一个不经意的信息泄露,都可能将整个文明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在伸出触角之前,必须先学会保护自己最脆弱的核心。”
“开放,是文明成长的必经之路。 闭门造车终将走向僵化与衰亡。与不同文明交流、学习、甚至竞争,能极大地拓展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潜力,避免陷入唯我独尊的愚昧。‘银河文明网络’若存在,便是一个无比宝贵的平台。”
“但开放,必须基于自立。 绝不能将文明的存续,寄托于任何外部力量的善意之上。真正的力量,源于文明内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只有当我们自身足够强大,足够团结,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扞卫自身利益的决心时,我们的‘开放’才有底气,才有意义,才能在复杂的星际交往中赢得尊重,而不是沦为附庸或……牺牲品。”
林见鹿的语调始终平缓,没有激昂的鼓动,也没有沉重的说教,只有一种历经风雨后洞悉本质的通透。
“这十二个字,看似简单,实则是在刀刃上行走。如何在‘好奇’与‘谨慎’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开放’与‘自立’之间把握分寸?这需要你们根据具体的处境,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我能告诉你们的是,”他的声音在这里似乎带上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疲惫与感伤,“我们人类文明,最珍贵的财富,并非那些日新月异的科技造物,而是我们在无数次跌倒与爬起中,逐渐觉醒的自省之力,和那份即使在最深沉的黑暗中,也未曾彻底熄灭的、对美好未来的共同向往。”
“保护好它。善用它。”
音频到这里就结束了。
陈时久久没有动弹,林见鹿的话语在他脑海中回荡,与他这些日子以来的焦虑、争执、以及最终做出的“有限接入”决定,相互印证。他忽然觉得,他们之前那场看似艰难的抉择,其实早已被这位远见的老人,用这十二个字的遗训,划定了最核心的原则框架。
“好奇,但需谨慎;开放,但须自立……”陈时低声重复着,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带着释然和更大责任感的笑容,“老伙计,你到底……还是给我们指了路啊。”
几乎在同一时间,林星海也在他的项目组办公室内,听完了这段遗言。
与陈时的感受略有不同,林星海更专注于“自立”二字,尤其是与“意识凝聚力”和“内部恐惧”联系起来的部分。
“自立……不仅指科技和军事,更指精神的独立与强大。”林星海凝视着屏幕上那份文字稿,“爷爷早就意识到,文明最终的考验,来自于内部,来自于我们能否驾驭自身的心灵力量。亚马逊那个图腾,就是我们‘不自立’的体现,是我们集体潜意识中失控的恐惧。”
林见鹿的遗训,以非正式但极具分量的方式,迅速在联合政府高层和核心科研团队中传播开来。它没有否定“有限接入”的策略,反而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石——我们保持好奇,接入网络获取信息,但必须谨慎控制风险;我们保持开放,学习借鉴,但必须将根基牢牢立在自身力量的提升上,尤其是解决内部意识危机。
争论的声音渐渐平息,一种更加凝聚、目标更加清晰的氛围开始形成。
然而,就在林见鹿的遗训如同定海神针般稳住局面的第二天——
“守望者”空间站负责监控“银河文明网络”公共信息港的“信息潜水”小组,传来了一条令人不安的简讯:
【检测到网络内出现关于新文明‘投资’与‘庇护’的隐性讨论流。有匿名节点暗示,某些‘资深文明’可能会向像我们这样处于困境的‘新生文明’提供‘快速通道’或‘保护伞’,以换取某些‘代价’。讨论中多次出现‘时间紧迫’与‘荒芜迫近’的语境。】
几乎同时,亚马逊前线,“意识统合项目组”的观测站发出了最高级别的警报!
那个一直在缓慢凝聚的“人类集体恐惧图腾”,其能量反应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骤然提升了数个量级!并且,其形态开始从模糊的、不断变换的阴影,向着一个更加具体、更加狰狞、仿佛凝聚了人类历史上所有战争、瘟疫、天灾与背叛记忆的、庞然巨物的轮廓加速固化!
林星海站在项目组指挥中心,看着主屏幕上那如同心脏般搏动、散发着毁灭气息的黑暗图腾,耳边仿佛响起了无数绝望的哀嚎与呓语。
他猛地想起林见鹿遗言中那句看似平淡,却在此刻显得无比沉重的话:
“……才能在复杂的星际交往中赢得尊重,而不是沦为附庸或……牺牲品。”
“投资”?“庇护”?“代价”?
在这内忧外患同时加剧的关口,这些来自“宇宙社区”的暧昧词汇,以及内部恐惧图腾的突然异动,是巧合,还是……某种未知力量已经开始落子的信号?
林星海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一路蔓延到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