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楼捣鼓出的意外发现,让叶枫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主动介入,而非被动汲取。
接下来的几天,叶枫暂停了直接从电网中汲取能量的尝试,将全部心神都投入到对白小楼那次意外的复盘与推演中。混沌虚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结合李教授提供的电网结构资料、基础物理学原理,以及白小楼那粗糙但方向正确的共鸣思路,开始构建一个更精细、更可控的主动共振模型。
这并非易事。电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主动共振意味着要向这个系统注入特定的能量波动,其频率、相位、振幅必须控制得妙到毫巅,既要能引起深层规则的回应,又要确保这种扰动被完美地掩盖在电网自身的噪音之下,不能引发任何可见的异常,更不能像白小楼那样引起设备烧毁甚至空间畸变。
这需要对能量掌控达到入微之境,更需要对电网运行和底层规则有着近乎道的领悟。所幸,叶枫两者兼具。
三天后,深夜。
小院内万籁俱寂,只有远处城市永不熄灭的灯火作为背景。叶枫独自立于院中,并未借助任何外物。他双目微阖,周身气息与整个院落的阴影融为一体,仿佛化身为此地规则的一部分。
在他的引导下,混沌虚空中央的星璇开始以一种独特的、缓慢而坚定的节奏旋转起来。星辰规则与元磁规则被高度协同,模拟出一种极其复杂、却又暗合某种宇宙韵律的复合波动。这波动并非直接作用于物质,而是通过混沌虚空与外界规则的隐性连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目标直指地底深处那纵横交错的电缆,以及更远方为这片区域供电的枢纽变电站。
没有光芒,没有声音。
但在叶枫的感知中,一股微不可察、却蕴含着特定“信息”的能量涟漪,以他为中心,悄无声息地扩散开来,如同水银泻地,精准地融入了庞大的城市电网系统,沿着既定的线路,流向远方。
他选择的共振频率,正是之前解析出的、与某个长周期引力波背景扰动相关联的特定波段。这个波段本就存在于电网的背景噪音中,只是极其微弱。叶枫要做的,就是用一个“恰到好处”的力度,去轻叩这个本就存在的“门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叶枫心神空明,全部意念都集中在维持那精妙的共振波动上,同时敏锐地感知着电网的反馈。
起初,一切如常。庞大的电网如同沉睡的巨兽,对他的“轻叩”毫无反应。
但叶枫并不急躁,耐心地维持着输出,如同最老练的渔夫,等待着鱼儿咬钩。
约莫一炷香后,变化终于出现!
一股微弱、却无比精纯、带着星辰引力特有“厚重”与“悠远”道韵的能量,如同被唤醒的涓涓细流,顺着叶枫构筑的共振通道,反向流淌而来,汇入混沌虚空!
成功了!
这股能量的精纯度,远超之前被动汲取到的任何一丝!它几乎不需要过多提纯,便被混沌虚空中央的星璇欢快地吸收、同化,让整个虚空都微微震颤,散发出愉悦的波动。虽然总量依旧不多,但其“质”的提升,意义重大!
更让叶枫心神震动的是,在这股精纯的星辰引力能量之中,他竟然捕捉到了一丝极其隐晦的、与此界稳固空间结构略有不同的“褶皱感”!
这感觉转瞬即逝,若非他神识高度集中,几乎无法察觉。但它确实存在!就像平静的布幔上,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触摸的褶皱。
这难道就是白小楼意外触碰到的那个“脆弱节点”在规则层面的映射?主动共振电网深层规则,竟然能感知到空间结构本身的微小瑕疵?
这个发现,让叶枫心中掀起了波澜。如果这些“空间褶皱”普遍存在,并且可以通过特定的能量波动进行定位甚至……交互,那是否意味着,在这个规则严密的科技世界,依然存在着利用空间之力的可能?
他没有冒进,在成功汲取了约莫相当于数块下品灵石含量的精纯能量后,便缓缓停止了共振。整个过程如同鬼魅,没有在电网监控系统上留下任何可供追踪的异常数据,所有的波动都被完美地掩盖在背景噪音之下。
叶枫睁开双眼,眸中仿佛有星河流转,深邃无比。他感受着混沌虚空中那丝增长的力量,以及脑海中萦绕不去的关于“空间褶皱”的感应。
主动共振电网,不仅是一条更高效的能量获取途径,更可能是一扇窥探此界空间奥秘的窗口!
他抬头望向东南方向——那是谢无妄推演中,“永恒回廊”可能关联的方向。不知通过这种方式,能否捕捉到那个神秘节点更清晰的信息?
前路似乎愈发清晰,但也愈发深邃。每一次力量的提升,都伴随着新发现的谜题。
叶枫回到静室,没有急于再次尝试。他需要消化这次的收获,进一步完善共振模型,并仔细研究那“空间褶皱”的奥秘。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一次成功的主动共振,悄然改变了他们在这个世界的处境和未来的可能性。能量的问题看到了解决的曙光,而归途的线索,似乎也隐藏在这些无形的电网涟漪与空间褶皱之中。
只是,叶枫也清楚,越是深入触及这个世界的核心规则,他们暴露的风险也就越大。那冰冷的“秩序守护者”,绝不会对持续发生在自己“领域”内的微妙变化视若无睹。
机遇与危机,如同双生之花,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