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源”事件让工真市被推上了风口。
在白水区紧急会议后的第二天上午,江省省委书记冷明沐亲自召集了紧急常委会。
省长徐慕、副书记钟鸣等所有在家的省委常委悉数到场。
会议室的电子屏幕上,正显示着经过处理的、“康乐源”中央厨房内部触目惊心的照片。
冷明沐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指着屏幕,声音不大,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同志们,都看清楚了吗?
这就是发生在我们江省工真市的事情!
数万中小学生的午餐,来自这样一个比垃圾场还不如的地方!
这是严重的食品安全责任事故,更是对我们执政为民理念的猖狂挑衅!”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众人:“工真市委这次反应迅速,处理果断,李毅飞同志在关键时刻顶住了压力,展现了担当,这一点值得肯定。
但是,这绝不能掩盖我们省级层面在监管指导、压力传导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省长徐慕紧接着发言,语气严肃:“‘康乐源’事件,暴露出的不仅仅是基层的混乱和个别干部的堕落,更反映出我们一些行业监管标准存在模糊地带,跨区域监管协作存在漏洞,以及对我们下一代健康安全重视程度仍需提升的深层次问题。
我建议,由省政府牵头,立即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拉网式大排查,同时启动对相关省级监管制度的评估和修订工作。”
副书记钟鸣也表态支持严厉追责和全面整改。
会议的最终决议迅速形成: 第一,对白水区相关领导进行严厉问责:白水区委书记刘志强、区长孙伟,对辖区内发生如此恶劣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调离原岗位,另行安排工作(这意味着他们的政治生涯遭遇重挫)。
区教育局、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一把手和直接责任人,由工真市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处理结果报省委备案。
第二,责成省政府,就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向省委作出深刻检查,并在全省通报“康乐源”事件,要求各地深刻汲取教训。
第三,支持工真市对事件进行彻查,无论涉及到哪个层级,都必须一查到底。
省纪委、省公安厅等部门要给予工真市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第四,加快推动省级层面校园食品安全相关立法进程,堵塞制度漏洞。
省委的快速反应和严厉问责,通过内部通报系统迅速传开,再次释放出强烈信号: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下一代健康安全的问题上,没有任何情面可讲,没有任何弹性空间。
与官场内部的紧张肃杀相比,工真市民间的反应则更为直接和热烈。
“康乐源”被查封、相关官员被停职调查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工真市的大街小巷。
最初是白水区的家长们在微信群、朋友圈里疯狂转发消息和拍手称快,很快便蔓延到全市。
在第七小学门口,之前聚集维权的一位家长代表激动地对闻讯而来的电视台记者说:“我们当时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没想到市委这么重视,李书记这么果断!
这才几天功夫,黑心公司就被端了,贪官也被抓了!这才是为我们老百姓做主的好领导!”
菜市场里,两个买菜的老太太一边挑着青菜一边闲聊: “听说了吗?白水区那个给学生吃猪食的公司,被李书记给抄了!”
“早该这样了!这些黑心肝的,连孩子的钱都赚!还是李书记有魄力!”
“是啊,要是早几年有这样的领导,咱们市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也能少点。”
本地最大的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相关话题的热度持续飙升。
“雷霆手段,菩萨心肠!为李书记点赞!”
“这才是人民公仆该有的样子!不推诿,不护短,直接掀桌子!”
“希望这次能彻底整顿,别再换汤不换药了。”
“听说省里都震怒了,白水的书记区长都被撸了,看来是动真格的了!”
“李毅飞书记,工真市的‘包青天’!”
各种赞誉之声,尤其是“李青天”这个带着传统清官期盼的称呼,开始在民间悄然流传。
虽然李毅飞本人对此极为反感,曾多次要求宣传部门引导舆论,多关注集体决策和制度力量,少突出个人,但这种朴素的赞誉,恰恰反映了普通百姓在最直观感受下,对敢于碰硬、真心为民官员的最高褒奖。
一些之前对政府持观望甚至批评态度的网络大V,也罕见地发表了肯定性评论,认为“工真市此次处理食品安全事件的速度、透明度和追责力度,堪称教科书级别”,“展现了现代治理中难得的担当和勇气”。
民意的支持,如同汹涌的潮水,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反过来也坚定了李毅飞和工真市委继续深化改革、破除积弊的决心。
老百姓心里那杆秤,称出了善恶,也称出了人心向背。
外面的赞誉和风波,似乎并没有让李毅飞有丝毫的得意或松懈。
此刻,他正在办公室听取市纪委书记关于“康乐源”事件背后利益链调查的初步进展汇报。
“书记,初步查明,‘康乐源’公司法人代表与白水区教育局前任局长关系密切,存在明显的利益输送嫌疑。
招标环节的专家评审名单被人为操纵,打分存在严重不公。
此外,我们怀疑其背后可能还有更复杂的保护伞,涉及市级层面个别部门的干部,正在加紧摸排。”
李毅飞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不管涉及到谁,不管级别多高,查下去。”他的声音平静,“这件事,绝不能以处理几个区级干部和一个黑心商人就草草收场。
我们要通过这件事,把教育系统、市场监管系统,甚至更广阔领域的沉疴痼疾,好好清理一遍。”
李毅飞转向旁边的市长赵永辉和副书记周雨婷:“永辉同志,雨婷同志,善后工作要持续抓好,确保学生午餐平稳过渡到安全可靠的模式。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那边,要加快我们之前提议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立法进程,要把最严格的准入、最透明的监管、最严厉的惩处写进去,形成长效机制。”
周雨婷补充道:“书记,我建议,借此机会,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建立‘家长膳食委员会’,赋予他们对学校食堂或配餐企业真正的监督权、评议权甚至否决权,让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
“这个建议好!”李毅飞表示赞同,“要把群众的监督力量真正发动起来,融入我们的治理体系。这是我们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最牢固防火墙。”
民间的赞誉让李毅飞感到欣慰,但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
“青天”之名易得,长治久安难求。今天解决了午餐问题,明天可能又会出现其他新的矛盾。社会治理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康乐源”事件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工真市在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的短板和风险。
也像一剂猛药,在带来阵痛的同时,也催生了变革的动力。
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民心可用,正气已张,这给了李毅飞无比的信心和力量。
李毅飞拿起笔,在日历上圈出了下一个调研地点——几个偏远的农业乡镇。
他的脚步,不会停歇,民生永远放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