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飞亲自挂帅的联合调查组,如同一声无声的惊雷,在傍晚时分悄然抵达湾仔县。
没有迎接,没有寒暄,调查组车辆直接驶入县实验小学对面的宾馆,包下了一层楼,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组长由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韩东担任,一位以铁面无私、作风硬朗着称的老纪检。
在简短的动员会上,韩东面色冷峻,传达了李毅飞书记的指示:“同志们,这件事,关乎民心向背,关乎社会正义,更关乎我们对英雄的态度!
李书记要求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遗漏任何一条线索,不管涉及到谁,一查到底!现在,我分配任务……”
调查组兵分四路,如同精密的手术刀,精准切入:
由市妇联一位经验丰富的女干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一名负责优抚工作的同志组成的小组,在县公安局便衣的暗中护卫下,直接来到了陈小舟家中。
当周桂兰打开门,看到门外站着几位气质不凡、表情严肃的陌生干部时,她明显愣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尤其是看到其中一位女干部眼中那难以掩饰的关切和痛心时,她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请问……你们是?”
“周桂兰同志,您好。我们是市委联合调查组的。”女干部语气尽量温和,出示了证件,“我们收到了小舟写给市委的信,专门来了解情况,希望能帮助你们。”
“小舟……的信?”周桂兰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身体晃了一下,差点没站稳。
她万万没想到,儿子竟然会把家里的困境写信告到了市委!她既心疼儿子的委屈,又害怕因此惹来麻烦。
这时,陈小舟从里屋怯生生地探出头来。
看到这么多陌生人,他吓得立刻缩了回去。
女干部没有急于追问,而是先安抚周桂兰的情绪,帮她倒了一杯水,坐下来像拉家常一样,慢慢了解他们家的情况:陈大山牺牲后的抚恤金标准、周桂兰的工作和收入、家庭的日常开销、小舟在学校的具体情况……
随着交谈的深入,周桂兰最初的戒备渐渐放下,积压了太久的委屈和辛酸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她哽咽着讲述着丈夫走后生活的艰难,讲述着自己身体不好无法从事重体力活的无奈,讲述着看到儿子营养不良、在学校受欺负时的心如刀割……但她始终强调:“我们不想给政府添麻烦,大山他……也不会希望我们这样。”
而另一边,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同志则在耐心地与躲在门后的陈小舟交流。
他没有一开始就问学校的事,而是拿出了带来的一个新书包和几本课外书。
“小舟,你看,这是送给你的。你爸爸是了不起的英雄,我们都很敬佩他。”温和的话语逐渐打消了孩子的恐惧。
陈小舟终于慢慢走出来,低着头,小手紧紧攥着衣角。
当被问及学校的事情时,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下来,断断续续地重复了信中的内容,还补充了一些细节:班长如何炫耀拿到了补助,沈老师如何用“要坚强”的话让他无法反驳,同学们给他起的难听外号,以及他被推搡、作业本被撕坏的具体情形……
孩子的哭诉,母亲的眼泪,让在场的每一位调查组成员都心情沉重,怒火中烧。
这不仅仅是失职,这简直是对英雄亡灵的亵渎!
另一路由市教育局和市纪委干部组成的小组,在晚上七点,直接进入了湾仔县实验小学校长办公室。
面对突然出现的市调查组,校长王友德显然毫无准备,额头上瞬间冒出了冷汗。
调查组要求立刻调取本学期五年级所有贫困生补助的申请、评审、发放记录,特别是陈小舟和现任班长的相关材料。
同时,分别找班主任沈老师、五年级二班的部分学生(包括班长和几名普通同学)进行单独谈话。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沈老师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她起初还试图狡辩,说是“综合考虑”、“为了班级和谐”,但在调查组出示了班长家庭实际经济状况(父母均为公职人员,家境殷实)与陈小舟家庭情况的鲜明对比后,她终于无法自圆其说。
脸色惨白地承认,是自己擅自做主,以“发扬风格”的名义,将本属于陈小舟的补助名额,违规调整给了班长,目的是为了“讨好”班长在县里某局担任领导的父亲。
而与学生们的谈话,则进一步印证了陈小舟信中的内容。
孩子们或许不懂成人的复杂,但他们能清晰地描述出陈小舟如何被孤立、如何被嘲笑、如何只能吃白饭喝清汤。
班长在调查组面前,也怯生生地承认了自己拿到了补助,并默认了有时会跟着其他同学一起嘲笑陈小舟。
第三路人马则走访了陈小舟家所在的社区,核实周桂兰的家庭收入、就业情况,并前往县教育局、财政局,调阅贫困生补助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流程文件,核查是否存在层层克扣或挪用的情况。
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的小组,则开始对照国家、省、市各级对烈士遗属的优抚政策,逐一核对陈大山牺牲后,其家属应享受的抚恤、优待、帮扶等措施是否全部落实到位,是否存在政策“悬空”或执行打折扣的问题。
调查在紧张而高效地进行。宾馆的临时指挥部里,电话声、键盘敲击声、低声讨论声此起彼伏。一份份谈话记录、一页页财务凭证、一条条政策条款被不断汇集、分析。
韩东坐在房间里,看着初步汇总上来的情况,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情况比预想的还要恶劣!这不仅仅是一个班主任师德沦丧的问题,它暴露的是学校管理的混乱、是教育公平的缺失、是对英雄群体尊崇保护的严重不到位、是基层治理中对弱势群体关怀的麻木不仁!
他拿起电话,直接向仍在市委办公室等待消息的李毅飞汇报初步情况。
“……李书记,情况基本核实。陈小舟信中所言,绝大部分属实,甚至……有些细节比他描述的更让人心痛。
班主任沈某违规操作证据确凿,校园霸凌现象存在,学校管理层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
陈小舟家庭困难情况属实,优抚政策落实方面,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韩东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
电话那头,李毅飞沉默了片刻,只能听到他沉重的呼吸声。
然后,他开口,声音冰冷如铁: “知道了。继续深挖,把每一个环节的责任人都给我揪出来!
把烈士遗属应享未享的政策待遇全部梳理清楚!明天上午,我要看到详细的调查报告初稿!”
“是!”
挂断电话,李毅飞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工真市的万家灯火。
他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悲愤。一座城市的发展,如果是以牺牲社会公平正义、漠视英雄奉献为代价,那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
他想起陈小舟那稚嫩笔迹写下的“为什么爸爸是英雄,我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这句话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头。
“必须有人为此付出代价!”李毅飞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不仅要处理责任人,更要彻底扭转这种风气!
要让所有人知道,在工真市,英雄不容遗忘,正义不容践踏,弱者的呼声必须被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