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嘉元年八月。
蒙古察哈尔部与内喀尔喀的战争继续进行,在明朝的暗中帮助下,林丹汗从一开始的虚弱状态中恢复了过来,渐渐与宰赛打得有来有回,不分彼此。
为了继续争取明朝方面的支持,林丹汗不但与程家订下婚约,更是应程光阳之请,直接将七岁的女儿琪琪格送到大明京师,交给程光阳的正妻陈阮芷养育。
琪琪格初来程府时,由于住不习惯,又哭又闹,整日吵着要回草原去。
不过当她看到比自己小两岁的程明诚,得知自己以后要嫁给对方后,很快就不再哭闹了,每天都主动去找程明诚玩。
不过程明诚似乎对琪琪格,却一点也不喜欢。
“娘,你告诉爹,我不要她做我媳妇!”
程府后院,程明诚扯着母亲的衣袖,望着花园正对面,正一眨不眨盯着自己的琪琪格,边摇头边道:
“孩儿长大以后,要找一个像娘这样漂亮的女子做媳妇,我不要她这样的!不要!”
平心而论,琪琪格的样貌并不差,完全可以说是美人胚子,只是肤色略微有些黝黑,加上个头比程明诚高不少,导致程明诚对她的印象很不好。
“明诚,琪琪格这几天很乖,你可不能这样子对人家。”
陈阮芷摸了摸儿子的额头,蹲下身安抚他道:“你别看琪琪格现在这样,等她再长大些,就会变得和娘一样了。”
“真的?”
“当然是真的,娘什么时候骗过你?”
五岁的程明诚闻言,心中将信将疑。
不过最终他还是选择相信母亲,对琪琪格的态度,也不再向先前那般嫌弃了。
…
九月。
程光阳一如往常,白天到文渊阁值守,带领其他内阁大臣处理政务,退勤之后则到社团总部,开一个简短的例行会议。
时不时他还会抽空去几次客印月的府邸,陪对方聊天解闷,顺便在那里留宿。
这日回到家中,程光阳忽然发现,大堂里莫名其妙来了一位女子。
这女子的年纪,约摸和自己的妻子陈阮芷相仿,头绾挑心髻,身穿一件豆青色大袖衫,面上化着淡妆。
样貌还算端庄宜人,只是翠眉深蹙,眼角带泪,似是遇到了什么伤心事。
“阮芷,这位夫人是?”
程光阳对那女子反复看了几遍,心中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却又记不清楚在哪里见到过,只好转头询问陈阮芷。
“程郎,这位王夫人,是泉州府晋江县人,和我们是同乡。”
陈阮芷从堂下起身,悄悄将他拉到一旁,小声道:
“她的丈夫王寅揆,做过青浦知县、松江知府,上回被你的人当作东林党抓起来,判了斩刑,至今还关押在刑部大牢,这次王夫人登门来访,是专程来替丈夫求情的。”
“啧,她丈夫既是东林余孽,被抓起来判处死罪,那也是应该的。”
王寅揆是谁,程光阳毫无印象,不过得知是被当作东林党才抓起来的,程光阳立刻皱了皱眉,语气不悦道:
“阮芷,你怎么能让犯人的家属,进到咱们家里来,这不是存心让我难做吗?”
“不一样,不一样……这位王夫人,程郎你是一定要帮忙的。”
陈阮芷连连摇头。
程光阳撇嘴道:“哪里就不一样了。”
陈阮芷咬唇道:“程郎,你还记得当年你没有和妾身相识前,曾与北峰乡林员外家的女儿,订过一桩婚约吗?”
“你的意思是说……”程光阳睁大了眼睛。
“不错,这位王夫人,其实就是当年那位林家的大小姐,林琇莹啊。”
陈阮芷叹了口气道:“当日林员外与你们程家悔婚后,强行把她嫁给了安平镇的举人王寅揆……若非如此,后来我与程郎你,只怕也无缘结成夫妻,所以你这次要帮帮她,就当是感谢她当年退出,成全了你和我,好不好?”
对于林琇莹如今的遭遇,陈阮芷心里既感到同情,又有几分愧疚,仿佛是自己抢走了对方的命运一般,所以她才恳求丈夫程光阳,能对王寅揆网开一面。
程光阳闻言,心中亦有些唏嘘,转身向后方的林琇莹看了看,犹豫片刻后,决定破例一次,低声向对方道:
“王夫人,你丈夫的事,本阁会帮你想办法,过几日让刑部给他改判其他罪名,总不至于性命不保就是。”
“多谢太师,多谢太师……”
林琇莹闻言,哭哭啼啼地跪在地上,对程光阳千恩万谢。
程光阳摇头道:“夫人起来吧,不必多礼。”
林琇莹领命,缓缓起身的同时,悄悄扬起头来,看了一眼面前的程光阳——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清楚程光阳的样子。
心里也不知在想什么,微微叹息一声,很快重新垂下脸。
…
咸嘉元年,年末。
在兴明社的努力下,这年大明的财政盈余,首次突破了八百万两,举朝为之欢庆。
除此之外,大明的南北两边,还同时传来了两个好消息。
首先是南方地区。
自从上次被明军赶出东番岛后,荷兰人心有不甘,再次从巴达维亚聚集六千兵马,打算卷土重来,结果却在大明南海一带,被数万明军水师击败,伤亡惨重。
这次南海海战,明军水师没有要求西班牙和葡萄牙参战,完全是靠自己的实力取得最终胜利。
战斗结束后,西欧各国对大明的态度,立刻变得恭顺起来。
然后是北方辽东地区。
听闻努尔哈赤之子代善、莽古尔泰等人,试图在赫图阿拉招兵买马、重建都城,已经改名的沈阳总兵祖大寿,与辽阳总兵赵率教闻讯,在请示过兵部之后,立刻出兵五万,连续奔袭数百里,最终成功击溃这股后金余孽。
代善、莽古尔泰等人,不是被阵斩,就是被活捉。
不过这年也有一些不太乐观的消息。
比如大明西北的陕西、山西等地,由于气候问题,旱灾和蝗灾开始频繁出现,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对此程光阳非常重视,先是不断从朝廷拨款,要求地方官赈济灾民,接着尝试从国外引进一些耐旱作物——如玉米、土豆等物,最后还不断向西北地区增兵,以维持当地秩序,未雨绸缪。
好在总体来看,大明的一切还算稳中向好。
…
“爹,外面的人都说,你明明可以当皇帝的,为什么不当呢?”
“明诚,爹现在和皇帝有什么区别吗?”
“那可不一样,爹若是真做了皇帝,孩儿就是太子了,以后可以继承爹的事业。”
“我就是不做皇帝,难道你就不能继承我的事业了?”
“好像也对,是啊,我怎么没想到……”
(全书完。)
[感谢各位读者一路陪伴,由于这书的数据很差,导致我一度想断更。虽然过程磕磕绊绊,不过我还是遵守和各位的约定,把这本书写完了。目前开了本新书,书名《穿越一亿年前,垄断整个修真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是一本玄幻脑洞文,暂时换换题材,不想写历史文了,创了个书友交流群,大家可以加一下。再次感谢所有人,谢谢你们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