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黎明前的黑暗格外漫长。天目山“鹰巢”指挥部内,成功抓捕“影狐”的短暂振奋,迅速被“斩毒”行动队发回的遇伏急电所冲散。高天亮率领的精锐小队,在深入敌后、逼近关键目标“鬼跳涧”时陷入危局,而他们肩负的,是摧毁日军毒气弹、挽救根据地于倒悬的绝命任务。与此同时,对“影狐”的审讯虽取得突破,但其未尽的暗示和那意味深长的一瞥,如同阴影般萦绕在宋希濂心头。内忧外患,在这一天达到了顶点。
“鹰巢”岩洞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宋希濂、周明远、李慕华、徐锐,以及刚刚结束抓捕行动、征尘未洗的高天亮齐聚。油灯的光晕在每个人紧绷的脸上跳动。
李慕华首先指着地图上“鬼跳涧”的位置,语速急促:“高队长昨夜冒死发回的电文只有一行,但情况万分危急!他们在涧外五里的‘落鹰坡’遭遇敌军伏击,对方兵力不明,但火力凶猛,且有预设阵地,显然早有准备。行动队被迫转入防御,电台静默。目前生死不明!”
高天亮一拳砸在桌上,眼眶赤红:“是我低估了鬼子的狡猾!‘落鹰坡’是通往‘鬼跳涧’的必经之路,鬼子在此设伏,说明我们的行动计划可能泄露了!或者……鬼子对‘鬼跳涧’的重视程度超乎想象,防卫森严!必须立刻增援!”
周明远眉头紧锁:“增援?谈何容易!‘落鹰坡’深入敌占区上百里,沿途关卡林立,重兵驻守。派大部队去,是送死;派小部队,杯水车薪!而且,指挥部刚刚稳定, ‘影狐’虽擒,其背后是否还有阴谋尚未可知,不能再分散力量了!”
徐锐补充道:“对‘影狐’的连夜审讯有进展。他承认目标是师座,但对毒气计划声称不知情。不过,他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日军对‘鬼跳涧’铁路线的安全极其敏感,近期有‘特殊物资’运输计划,守备兵力增加了一倍不止,并由特高课直接负责安保。这印证了‘斩毒’行动队遭遇的是精锐伏兵。”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宋希濂身上。一边是深入险境、生死未卜的忠诚将士和关乎存亡的毒气弹危机;一边是根据地安危和“影狐”留下的谜团。如何抉择?
宋希濂盯着地图上那个代表“斩毒”行动队最后已知位置的红点,目光如磐石般坚定,沉默良久,缓缓开口:“‘斩毒’行动,关系天目山存亡,关系千万同胞生死!不能放弃!高天亮部的弟兄们,是抱着必死之心去的,我们不能让他们孤军奋战!”
他猛地抬头,决断道:“双线并进!”
“一、全力救援‘斩毒’!”他看向高天亮,“高队长,你熟悉路径和敌情,我任命你为前线总指挥!立即从‘猎影’预备队和一团侦察连挑选三十名绝对精锐,携带最好的装备和足量弹药,组成‘破障’突击队!任务不是强攻,是渗透!利用你对地形的熟悉,绕过正面之敌,秘密接应高天亮部突围!如果……如果时机允许,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尝试完成炸毁毒气列车的原始任务!但前提是,必须尽力保全队员生命!我会命令沈青山游击队,在敌后广泛袭扰,牵制敌人兵力,为你创造条件!”
“二、深挖‘影狐’线索!”他转向徐锐和李慕华,“‘影狐’的那一瞥,绝非无意!徐科长,你亲自负责,对‘影狐’进行高强度审讯,重点追问那个废弃补给点(地图标记点)的含义!李参谋,你带技术小组,仔细检查那幅地图,特别是标记点周围,看有无暗记或密码!同时,加强对所有可能与外界联系的渠道监控,严防还有第二只‘狐狸’!”
“三、根据地全面戒备! 周政委,通知张、赵、马三位团长,前线阵地继续坚守,同时做好防毒气准备!内部警戒不能松,尤其要警惕敌人狗急跳墙,发动空袭或特种破袭!”
“同志们,”宋希濂声音沉痛而决绝,“这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刻!前方将士在流血,后方暗敌在窥伺!但越是艰难,越要挺直脊梁!执行命令!”
“是!”众人凛然应命,高天亮和徐锐立即转身冲出岩洞,投入各自的生死任务。
高天亮仅用两小时就完成了“破障”突击队的组建和装备。这支队伍汇聚了“猎影”和侦察连的顶尖好手,配备加装消音器的冲锋枪、狙击步枪、充足的炸药和攀岩工具。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坚毅的眼神和默契的配合。队伍借着晨曦的微光,如利箭般射入莽莽群山,沿着一条连日军地图上都未曾标注的兽道险径,向“落鹰坡”方向急进。
与此同时,“落鹰坡”谷地,战斗已持续半夜。高天亮(小)率领的“斩毒”行动队被日军一个加强中队(混有特高课人员)伏击,被困在一处狭窄的石崖下,依托乱石构筑了简易防线。日军占据制高点,用机枪和掷弹筒死死压制。行动队伤亡近十人,弹药消耗巨大,队长高天亮(小)手臂负伤,情况岌岌可危。但他们利用夜视优势和精准枪法,也让日军付出了二十余人的代价,始终无法靠近。
“队长!鬼子又上来了!”一名队员嘶哑地喊道。
高天亮(小)吐掉嘴里的血沫,吼道:“节省弹药!放近了打!用手榴弹!” 绝境中,队员们眼中燃烧着与敌偕亡的火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日军侧后方的山脊上,突然响起一阵急促而精准的狙击步枪声!日军机枪手和指挥官接连中弹倒地!紧接着,数枚烟雾弹在日军阵地中炸开,浓烟瞬间弥漫!
“是我们的援军!‘猎影’主力来了!” 高天亮(小)瞬间反应过来,狂喜大吼,“弟兄们!援军到了!冲啊!”
绝境逢生! “斩毒”行动队士气大振,集中火力向慌乱的日军发起反冲击。高天亮(大)率领的“破障”突击队如神兵天降,从侧翼猛扑下来,两支队伍里应外合,瞬间将日军伏击部队打懵,撕开了一道口子!
“不要恋战!交替掩护!撤!” 高天亮(大)与高天亮(小)汇合,简单交换情况后,果断下令。队伍带着伤员,迅速脱离接触,消失在烟雾和复杂地形中。
“鹰巢”密室内,徐锐对“影狐”的审讯进入了白热化。面对车轮战和心理攻势,“影狐”起初顽固抵抗,但在徐锐抛出那个废弃补给点的名字——“野栗沟”时,他眼神明显闪过一丝慌乱。徐锐抓住破绽,结合其他线索,发动猛攻。最终,“影狐”心理防线崩溃,交代了惊人内情:他并非单独行动,还有一个代号“灰雀”的搭档,早于他半个月潜入,伪装成山民,长期潜伏在“野栗沟”附近,任务是建立秘密安全屋和备用联络点,并在必要时协助“影狐”撤离或执行终极暗杀!那幅地图上的标记,是“灰雀”的潜伏位置!
几乎同时,李慕华的技术小组也有重大发现:在那幅旧地图“野栗沟”标记点附近,用极细的针尖刺出了一组微缩密码,经紧急破译,内容是一个频率和呼叫时间!这是“灰雀”与上级联络的备用方案!
消息传到指挥部,宋希濂倒吸一口凉气!果然还有后手!“灰雀”的存在,意味着根据地内部仍潜藏着致命威胁,而且其目标可能不仅仅是刺杀,还包括建立长期潜伏点!
“立即行动!徐锐,你亲自带最可靠的人,秘密包围‘野栗沟’,逮捕‘灰雀’!要活的!李参谋,监控那个频率,尝试破译或干扰!” 宋希濂下令,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南京,日军司令部。浅野旅团长接到“落鹰坡”伏击失败、“斩毒”残部遁入深山报告,暴跳如雷。更让他恐慌的是,特高课报告,“影狐”失联,“灰雀”可能暴露!而运送“特种弹”(毒气)的专列,已按计划从上海开出,预计次日凌晨抵达金华,经“鬼跳涧”运往前线!
“八嘎!一群废物!”浅野对着电话咆哮,“命令金华守备队,全力清剿山区残敌!确保‘特种弹’运输绝对安全!命令航空兵,对‘鬼跳涧’周边可疑区域进行无差别轰炸!绝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你我都要上军事法庭!”
无形的压力,同样笼罩着天目山和深山中逃亡的“斩毒”、“破障”两队。
深山密林中,高天亮(大)将两支队伍合并整顿,清点人数:原有四十八人的“斩毒”队,阵亡七人,重伤三人,轻伤五人;“破障”队无伤亡。弹药消耗过半,补给困难。
在一处隐蔽的山洞内,召开了临时战地会议。气氛沉重。
“队长,鬼子肯定加强了戒备,再去‘鬼跳涧’,就是送死啊!”一名受伤的队员喘着气说。
“可毒气弹明天就到!不炸了它,根据地就完了!”另一名队员激动道。
高天亮(大)看着地图,目光锐利:“强攻肯定不行。但鬼子以为我们伤亡惨重,肯定想不到我们还敢打列车的主意!或许……有机会!”
他仔细分析:“‘鬼跳涧’大桥守备森严,但列车通过前,必然要在前方五公里的‘三岔口’调度站减速、检查。那里地形复杂,守备相对薄弱。如果我们能提前潜入‘三岔口’,在铁轨上做手脚……”
这个计划极其大胆,风险极高,但确是唯一可能的机会。最终,队员们一致同意,拼死一搏!
宋希濂在指挥部,通过短暂恢复的电台收到了高天亮的冒险计划,心中巨震。他深知这是九死一生,但也是唯一希望。他沟通系统,将几乎所有积分,兑换了最后一次,也可能是最关键的一次援助:
【兑换:“高强度磁性定时炸弹(列车专用)”x10组,“超远距离遥控起爆器(抗干扰)”x2套,“高强度攀岩套装”x5套,“单兵生命维持药剂(强效兴奋\/止血)”x20支,“战场紧急通讯中继设备(一次性)”x1套。】
【叮!兑换成功!物资已合理化投送至“斩毒”队最后已知位置附近一秘密洞穴(解释为“戚七”渠道冒死空投)。】
收到物资送达信号的高天亮,热泪盈眶,他知道,这是师部倾尽所有的支持!
夜幕降临。高天亮率领合并后的突击队,凭借夜视仪和顽强的意志,绕过日军搜山部队,向“三岔口”调度站潜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次日凌晨,列车即将到达,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与此同时,徐锐带领的精干小队,也秘密包围了“野栗沟”,一场抓捕“灰雀”的行动,在寂静的山林中悄然展开。
十二月三十日的黎明前,天地间一片死寂。宋希濂站在“鹰巢”洞口,望向东南方向。那里,他的勇士们正在赴死;那里,装载着魔鬼的列车正在逼近;那里,根据地的命运即将被决定。
机要参谋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后,递上一份刚译出的电文,声音干涩:“师座,‘戚七’急电。”
宋希濂接过电文,只看了一眼,瞳孔骤然收缩。电文很短:
“货已至老渡口对岸,然敌戒备森严,无法送达。另,据可靠情报,日军‘特种弹’专列提前抵达,预计今日午时通过‘鬼跳涧’。此乃最后时机。珍重。”
午时!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半天!
宋希濂猛地攥紧了电文,指节发白。高天亮他们,来得及吗?
远山如黛,晨星渐隐。一场关乎无数人生死的惊天爆炸,即将在正午的阳光下拉开序幕。而天目山的未来,也将在那一声巨响中,被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