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众人神情后,他明白这些下属的担忧——新任管理者通常会有大动作。但以他的行事风格,根本不需要所谓新官三把火,只需团队高效执行即可。
这番表态让在场官员顿时放松。原来只是常规工作汇报,这恰是他们擅长的领域。
顾雍立即起身行礼:请允许我汇报当前整体情况。
九江郡经两年人口迁移,现登记二十二万余户,总人口突破九十万...
通过这份详尽报告,秦鸣掌握了辖区现状:
北方战乱促使大量难民南迁,仅九江郡年增三十余万人口。在移民政策推动下,丹阳、吴郡等地安置屯田的流民已达数十万之众。扬州总人口历史性突破七百万,而豫州因局势动荡减少数十万居民。两州合计人口逾千万。
但人口激增带来新的挑战。顾雍继续汇报:
虽然全力安置,但冬季将至,新一批流民仍在持续涌入。预计待安置人员将达四五十万,需要供给至来年。
现有存粮仅能筹备五十万石军粮。长期供养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确实压力巨大。
(顾雍话音未落,吕范已抱拳禀道:
军师容禀,如今天寒地冻,难民不宜分散安置,只能集中管理。
但群居之下,总有好逸恶劳之徒趁机作乱,近期城内偷盗案件频发,民怨沸腾。
若强行拘押这些青壮,开春后释放恐生怨恨!
此事亟待解决!
秦鸣听完二人奏报,含笑颔首:
情况我已了解,除难民事务外,诸位还有何要事?
席间众人面面相觑——治中从事顾雍主理政务,郡国从事吕范兼管治安,所言皆分内之事。但军师听闻两大难题竟未动怒,实出意料。要知道扬州、豫州千万人口,岁入盈余仅五十万石,既要维持军需官俸,又要赈济难民,收支已然捉襟见肘。
殊不知秦鸣胸有成竹。在他眼中,数十万难民绝非负担,而是珍贵劳力。只需供其温饱,便可获得来年春耕前的廉价劳动力——这等好事若叫后世资本家知晓,怕要嫉妒得眼红!当下关键,在于发展手工业盘活人力。
见众人沉默,秦鸣挑眉道:
既无异议,本军师便颁布政令了。
届时若有人怠政,莫怪未给进言机会!
此言一出,步骘慌忙出列。这位仓曹掾掌管府库,急声提醒:
军师明鉴!六郡府库现存金不足万两,钱仅数千万。
还请军师慎重调度!
不足万金...折算不过一亿钱?秦鸣略作心算,反而展颜轻笑。
粮饷开支告急,库中存粮钱款仅余二三十万石、数千万钱。还需预留十万石作军粮备用。步骘补充道。秦鸣恍然——难怪张昭再三叮嘱要节用,原来府库已近空虚。这点积蓄对两州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
钱粮究竟耗在何处?现有仓储还有何物?秦鸣追问。步骘掰着手指数道:最大开支是购置耕牛、打造农具与军械,还有战马采买。北方运来的马匹每匹价值三到五金,这两年单是维持骑兵就耗去万五千金。至于粮食,主要用在安置流民、屯田垦荒,加之军师推行的生育政策,每年又得支出十余万石。
好在库中铁料木材充足,农具军械都不缺。就是...步骘面露难色,积压的蚕丝绢帛实在棘手。此前按军师建议收购丝绢,偏逢战事阻断销路。今岁百姓又拿新丝来换粮,官府不得不收。往年转手卖给世家,由他们织造成布。可如今水路初通,各家仍在观望。我们缺乏织工,原料堆着,成品出不了,全成了死钱。
顾雍闻言立即拱手:军师勿忧,待下官疏通各家,必说服他们吃下这批蚕丝。
他作为顾氏一族的掌舵人,实在不愿给秦鸣留下顾家不肯合作的印象。
话音未落,却见秦鸣轻笑着摆了摆手:不必了!如今水路通畅,这批原料我们决定不再出售给各大世家。
这...若不将蚕丝卖给世家,我军该如何处置?顾雍闻言顿时慌了神。
先前士族们之所以压着蚕丝不买,是担忧战局陷入胶着。谁料战事进展神速,水路这么快就恢复了通航。一得到消息,他便急忙联络各家前来采购。谁知士族们尚在犹豫,秦鸣竟突然改口不卖了?
要知道战事期间,整个扬州地界唯有孙坚部还在收购蚕丝,导致大量蚕丝积压。若买不到这批蚕丝,世家们将损失重大财源。而对孙坚部来说,意气用事拒绝交易也绝非明智之举。
顾雍此刻既替世家着急,又担心秦鸣是在与世家赌气——这对双方都大为不利!
元叹兄身为蔡公高徒,怎就没想到将这些事务统筹安排?秦鸣不慌不忙道,眼下我军困境在于:难民无处安置,仓库原料无人加工,钱粮短缺却库存积压。若能统筹调度,正好实施以工代赈之策。
以工代赈?众臣闻言皆露讶色。
顾雍连忙追问:请教军师,何为以工代赈?
简单来说,就是不将难民视为负担,而当作劳力。秦鸣解释道,既然要养活这些难民,不如安排他们干活换取口粮。方才子衡提到那些游手好闲的青壮?趁着冬季水浅,正好调去疏浚河道、修筑沟渠,明确告诉他们:干活才有饭吃。
至于老弱妇孺,可发放纺织工具,让她们负责缫丝织布。再挑选手艺精湛者专门织造布匹。如此既安置了难民,又获得成品,岂非两全其美?
说到此处,他意味深长地望向顾雍。世家先前因战乱不敢采购情有可原,但战事平息多时,旁人或许不知,顾家岂会不清楚?---
即便知晓了消息,步骘依然被晾在一边没人搭理,愁得他团团转。
这态度已经说明一切。
分明就是趁着军队囤积蚕丝货物滞销的机会,想要狠狠压价!
才过了多久,就又想欺负老实人?
对这种行径,他绝不纵容!
顾雍见状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好家伙,这以工代赈的政策一出,那些犹豫观望的世家可就彻底拿不到蚕丝了!
军师的手段,当真雷厉风行!
仅此一招,除了顾家,其他大小士族怕是要悔得肠子都青了!
不过就在顾雍忧心忡忡时,普通百姓们听到这个主意,眼前顿时一亮。
对!既然这些难民暂时没事做,不如拉去服劳役!
让老弱妇孺缫丝织布,省去手工费,岂不更好?
步骘立刻起身赞叹:
军师此计妙极!
这下咱们的库存就有救了!
吕范也点头附和:
若能调动青壮劳力,确实是一举两得。
但吕岱皱着眉头提出疑问:
军师,虽说可以让巧手妇人织布,但质量如何保证?织出来的布又该怎么卖?
顾雍连忙接话:
正是!质量和销路也得解决!
秦鸣胸有成竹地笑道:
质量我来把关!销路更不是问题!
改进工艺就能保证质量,至于销路——江东世家不做生意,有的是人抢着做!
有技术有产品,还怕找不到买家?
这些难题能难倒张昭,可难不倒他!
197章 雷霆手段 机密重地 军师的生财之道
请教军师,我军布匹准备通过什么渠道销售?
另外这批蚕丝除自用外,能否出售?
见秦鸣打算撇开世家单干,顾雍忧心忡忡地说:
军师明鉴,江淮一带不少世家以丝绸为业。若完全断供,恐怕他们难以为继!
这个我自然考虑到了。
见顾雍服软,秦鸣笑着说:
这样吧,专业经营的世家可以向我军申报,按市价加一成收购。
非专业经营的,就按行情价加两成。
毕竟我军是原价收购,还要承担仓储损耗。
既然他们把货物堆在我们这儿这么久,总该付点利息!
自然,我军布匹制成后,他们若想直接购买也无妨!”
“生意场上讲究和气生财,你说是不是?”
“高一成价格?这……”
顾雍眉头一皱,迟疑道:
“军师,恐怕世家们未必愿意高价采购吧?”
“若强行如此,只怕会招致不满!”
“不满?”秦鸣冷哼一声,
“今日既然提及此事,元叹不妨替我传话给那些人。”
“要做生意就规规矩矩做!”
“若敢耍花样,莫非是觉得脖子上脑袋太多?”
“天子已南下,难道还有人想再谋反一次?”
“告诉他们,玩手段就得付出代价,有胆量就来县衙闹,我随时奉陪!”
说罢,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森然:
“诸位也听好了——若世家诚心交易,我军自当欢迎。”
“但若有人仗势欺压,妄图占便宜,尽管上报!”
“我倒要瞧瞧,哪家世家敢有这么多怨言?”
话音落下,堂内众人皆是一震。
顾雍脊背发凉,骤然想起一年前许氏满门覆灭的血案。
秦鸣此言不仅是警告,更是 ** 裸的威胁。
若说当初给许氏扣上谋反罪名尚显勉强,如今天子坐镇江南,要定谁的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此刻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秦鸣绝非张昭。
张昭惯于对世家妥协周旋,而这位军师将军手握兵权——任何问题在他眼里,都可用刀剑解决。
众人齐声肃立:“谨遵军师之命!”
“行了。”秦鸣笑着摆手,
“眼下州郡要务已定,接下来该琢磨怎么赚钱了。”
“没钱谈何发展?”
“赚钱?”众人闻言愕然相视。
军师这说法……当真直白得令人耳目一新!
【军师说的赚钱是什么意思?
按军师以工代赈的法子,咱们的布匹卖出不就有钱了吗?
何必再提赚钱?
见严畯追问,秦鸣不由得失笑:
以工代赈为的是破除发展困局,岂是专为敛财?
那几匹粗布能值几个铜板?
指望这个怕是要饿死!
光说无益——
诸位随我来!
转身对诸葛瑾吩咐:
子瑜备车,带大家参观军中作坊。
遵命!
诸葛瑾疾步而出,众人紧随秦鸣离开刺史府。车驾出城三十余里,来到寿春郊外一处溪畔。
溯溪而上,终于抵达目的地。
掀开车帘的瞬间,众人齐齐变色——
溪水旁赫然立着座陌生村落,青壮劳力往来如织。
军师,这是何处?
我等竟不知城郊有此聚落!
四下张望间,众人暗自心惊:寿春近郊藏着个不在籍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