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神级特质!所属疆域内,七成天灾消弭于无形,无灾之年必得五谷丰登。
妙极!
浏览完三项特质说明,秦鸣不禁拍案称绝。
神级特质!
当之无愧!
虽系统所赐多为超凡之能,然【风水】之效,堪称逆天!
属地之内,七成天灾化解,即意味着三州广袤之地,难现大灾。
纵逢旱魃为虐,亦止微旱;洪水滔天,仅成细流。
无灾之处,更得雨顺风调!
且势力扩张,福泽随之绵延!
仅此一项,便足碾压群雄!
譬若中原大旱,敌军境内饿殍遍野,吾等却因灾厄消减七分,兼有防备,几可高枕无忧。
更兼风调雨顺之地连年丰收,足可开仓赈济,广纳流民。
反观敌营粮尽兵疲,此时挥师进击,必势如破竹!
一技镇乾坤,无愧之名!
思及此,秦鸣眸光骤亮——此番大旱,正是决战天赐良机!
纵曹袁联军,亦难挡此势!
当厉兵秣马,以谋全胜。
复观另两项特质:【地利】竟真与天时相生,更能勘探矿脉。
须知大汉疆域万里,多为人迹未至之地。
若得发掘煤铁金银诸矿,实乃社稷之幸!
露天煤矿对生产力发展至关重要,能源供给是核心要素。煤炭作为基础能源的地位毋庸置疑。
【蛊惑】这一特性引起了他的注意。看似中性特质,实则效果因人而异。奸臣掌握可成祸国巨恶,忠臣拥有则能更好辅佐君主。身为权臣的他无需考虑谏言功能,但交流与文字表达两项能力却颇具价值。若能善加利用,配合书院这一平台,足以重塑年轻人才的思想体系,助其跳过数百年内乱,直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大唐盛世境界。
他逐渐意识到,系统赋予的特性未必即时实用,却总能契合其当前发展取向。若选择军事路线,系统将提供统帅、武力等战斗特性;若转向帝国建设,则会获得治国理政相关特质。一切皆取决于他的战略选择。此次三种特性各有千秋,均属上乘。
先生,到了!孙策的声音从车外传来。
秦鸣推开车门,车队已停驻在府邸前。随行人员大多散去,唯剩孙策、诸葛兄弟、庞德公及亲卫,还有蔡瑁立于车旁。府门前众人已等候多时,为首的正是诸葛玄与管家吴奉。
钟贤弟,别来无恙!诸葛玄笑着拱手,又向蔡瑁等人致意:见过蔡将军。目光扫过庞德公时面露惊喜:庞公竟也同来?文渊兄怎会在此?
庞德公同样讶异:玄德何时来的九江?看来与秦大人交情匪浅。
诸葛玄解释道:现任职九江郡长史,已在此定居。早知庞公莅临,理当出城相迎。
庞德公朗声笑道:老夫应秦大人之邀前来做客,顺道拜访蔡公,不必如此客气。
秦鸣见二人寒暄,含笑上前……
(两位若想叙旧,不如先回府再聊如何?
在这街边交谈,终究多有不便。
极是极是!
诸葛玄闻言立即说道:
子若先行回府吧,我与庞公乃故交,就由我来招待他!
对了,蔡公今日已派人来问过数次,说是子若回来后稍作休整便去蔡府一趟,他有些事要问你。
这......
秦鸣听罢,不禁莞尔:
书院虽说即将开课,蔡公也不必如此急切吧!
也罢,不如我先去见蔡公再回府。
随即便对吴奉问道:
吴管家,府中可有何事?
吴奉恭敬答道:
府中并无要事,只是几位夫人正在等候将军,说是一同用午膳。
秦鸣望向家门,虽想立即入内团聚,但带着心事终究难安,略作思忖便道:
让她们先用膳吧,我且先去蔡府一趟。
说着转身指向蔡瑁:
这位是蔡夫人的兄长,你且安排,告知玉儿相见。
遵命!
吴奉再次躬身应诺。
蔡瑁见状笑道:
子若当真是日理万机!
你且去忙,我也正想见见玉儿。
庞德公在一旁听得兴起:
子若要去见蔡公,不如为老朽引荐一番如何?
自是应当!
秦鸣答道:
只要庞公不嫌烦累,我这便带您同去。
诸葛玄见状也笑道:
既然庞公同往,那我也走一趟!
近来事务繁忙,对蔡公疏于问候,正好借此机会凑个热闹。
也好。
秦鸣应着,心下无奈。
这归家倒是归了个寂寞,人还未进府门,除了安顿蔡瑁外,竟要将宾客尽数带走。
思及此,便对孙策道:
伯符若不疲乏,不如再陪我等往蔡府一遭?
孙策立即应下,迅速备好车马,率领众人往蔡府而去。
蔡府距秦鸣宅邸本就不远。
为安顿蔡邕等人,孙坚特意安排了三座相连的宅院,让诸位安享晚年。
秦鸣对蔡家更是轻车熟路。
平日闲暇时常往来。
众人行不多时,便至蔡府门前。
门房见是秦鸣到访,急忙入内通报,不多时有管家出来引众人入内。
来到会客厅,秦鸣当先而入,孙策紧随其后。
庞德公随后进入,庞统、徐庶恭敬立于其身后。
诸葛玄一行,携诸葛瑾与诸葛亮同行。
众人方落座片刻,廊外便传来急促足音,未几,蔡邕的嗓音穿透门扉:
子若!可算等到你!
白发老者疾步踏入厅堂,话锋骤转:
且说说——你待我女儿作何打算?
语声未落,蔡邕猛见满室宾客,顿时僵立如柱。
满座皆寂。
数十道目光齐射秦鸣,或惊诧,或茫然,更混着几分叹服。
无声诘问如浪涌来:
汝与蔡氏女有何纠葛?
秦鸣指天欲辩——
天地可鉴!
蔡氏姊妹不过数面之缘,连衣袂都未沾过!
这二字从何谈起?
蔡府书房内,青烟袅绕。
蔡邕肃容端坐主位,对面秦鸣如坐针毡。往日慈眉长者,此刻怒目如电。
秦鸣暗自叫苦:
孙文台月前襄阳那句隐语,原是为此!
早知该拦马问清——
何至令蔡公当众失颜!
庞德公、诸葛玄等名士见证便罢,偏生还有诸多晚辈在场。
蔡邕面沉如墨,岂无缘故?
忽闻环佩叮咚。
翠衫少女托茶翩然而入,双鬟灵蛇髻随步轻摇,丝绦垂如柳浪。
爹爹用茶。
素手奉盏罢,转身浅笑:
秦大人请。
蔡琰盈盈而立,文气逼人。
秦鸣闻言冲蔡琰扬了扬嘴角,正要接茶盏,蔡邕突然沉声道:且慢!昭姬莫急着奉茶,今日这小子若不说清楚,休想踏出此门!
秦鸣悬在半空的手顿住,无奈叹道:蔡公,小侄才回府,究竟所为何事?好歹给个明示。
一盏茶的事倒不打紧,先把话说明白。说话间他五指一拢,不着痕迹地将青瓷茶盏接了过来。蔡琰见状耳根泛红,福了福身子便退下。
你当真不知?蔡邕拧着眉头,坊间都传遍了,说你即将大婚,却不知娶的是哪家闺秀?
此言如冷水浇头,秦鸣猛然想起孙策曾提过,在大小乔与蔡玉之前,孙坚似乎已替他向蔡家提过亲。当时家中仅有秀儿一人,他并未在意——横竖不过是迎娶蔡昭姬。貂蝉配蔡琰,天经地义嘛!
后来蔡玉出现,紧接着大小乔入府,又添了甘氏,这桩事便抛诸脑后。偶尔想起也觉得荒谬:蔡邕这般名满天下的鸿儒,怎会急着将掌上明珠送入这潭浑水?
此刻听蔡邕话中之意,莫非孙坚早与蔡家立下婚约?难怪非要他来向蔡邕解释。事到如今,任谁家父亲都要动怒——明媒正聘来求亲,临了却发现花轿里坐着别家姑娘!
亏得蔡邕涵养好。若换个脾性烈的,怕是早拔刀相向了。思及此,秦鸣浅啜清茶,缓声道:蔡公,此事恐有误解。
误解?蔡邕拍案而起,婚书都立了还算误解?先聘小女,后娶他人,这叫误解?他痛心疾首道:子若,你身居高位,多纳几房原也寻常。可这般背信之举,岂是君子所为?若非顾雍兄告知,老夫至今仍被欺瞒!
老儒生声音发颤,他是真心器重这个年轻人。
金鳞本非池中物,奈何良缘错付时。
那位才调绝伦却虚怀若谷的年轻人,确属当世罕见。当日听闻孙文台有意结亲,老者眉梢都染了喜色。不仅向卢子干、皇甫义真等故交频频提及,连案头砚台都似带了几分得意——能得此等英才为婿,岂非人生快事?
岂料前日忽闻顾元叹正为秦鸣操办婚仪,霎时如坠冰窟。待弄清原委,恨不能将紫檀案几捶出裂痕来。
蔡公息怒。秦鸣掀起袍角,竹纹暗绣在堂下流转:此事确有隐情。遂将蔡氏女郎登门、孙将军联姻之命娓娓道来。略去乔氏姊妹这段,话锋转得轻巧:蔡家 ** 蕙质兰心,鸣岂会不动心?只是......茶盏在掌中旋了半圈,皆是主公安排,下官实在不知进展。
青瓷盏底叩在楠木案上,惊起细碎尘埃。年轻人突然长揖及地:要打要罚,但凭蔡公处置。若嫌耳光不够响亮,鸣这就去折蒺藜枝来。
这般作态,三分真情裹着七分机变。既知此事绕不过去,索性以退为进。横竖眼前这位若真成了丈人,此刻跪得端正些总没错。
蔡邕捻着斑白胡须,怒色渐消。原来错在孙文台那头——既先提亲又乱点鸳鸯谱,倒叫这后生左右为难。听得最后,反觉这年轻人着实可怜:为国事联姻陌路女子,还要平白挨顿训斥。
倒是老夫错怪你了。鹤纹大袖重重拂过案几,孙文台行事当真荒唐!岂不知士人婚仪自有定制?忽然想起传闻中那离谱的五桩婚事,顿时又竖起眉头。
禀蔡公,年轻人适时抬头,玉冠缨络轻晃:下官新晋清平亭侯,倒也不算逾制。
你封侯了?老臣的质问陡然变了调。
东汉轶事
蔡邕闻言面色骤变。
亭侯乃显赫爵位!
须知汉室封侯极难。
纵使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终生未得封侯。
如今虽汉室衰败,侯爵之位仍是文人梦寐以求之事。
况且正如秦鸣所言,封侯后婚嫁再无约束。
因其封地自主,俨然一方之主!
纳妾娶妻皆可自决。
此乃封侯特权。
蔡邕捋须笑道:
弱冠之年便得封侯,后生可畏!
忽又蹙眉道:
只是小女之事当如何处置?
全凭蔡公定夺。
秦鸣恭敬作揖:
蔡公吩咐,莫敢不从。
蔡邕见状叹息。
此事原非对方之过,态度又如此恭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