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漫过关中平原,西安行宫的烛火如繁星缀殿,暖阁内酒香混着菜肴香气,驱散了春耕后的疲惫。朱由检居主位,周皇后端坐身侧,太子朱慈烺侍立一旁,文臣武将、嫔妃皇子按序列坐 —— 皇长女朱媺娖依偎在袁贵妃身侧,两个月大的皇三女被乳母抱在怀中,襁褓绣着细密的缠枝莲纹,小脸粉雕玉琢;田贵妃身侧拉着四皇子朱慈炤,三皇子朱慈炯、六皇子朱慈灿亦由宫人牵着手立在近旁,少了朝会的肃穆,多了几分家国同心的暖意。
宴至半酣,朱由检抬手止住闲谈,神色沉凝:“今日春耕宴,既是犒劳诸位辛劳,更是要定大明根基。” 王承恩会意,捧着锦盒缓步上前,锦盒开启的刹那,传国玉玺莹白的光泽映亮满堂,“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字篆书遒劲有力,众人皆起身屏息,面露震撼。
“传国玉玺已在长安寻回,天意归我大明!” 朱由检指尖按在玉玺上,语气斩钉截铁,“北京已非安身之地,朕决意以西安为新都,不复北返!” 他目光扫过阶下,沉声道,“孙传庭仍在山西统摄政事,与宋应星督办军器、整饬民生,无暇回返 —— 王承恩!”
“老奴在!”
“即刻遴选锦衣卫精锐,连夜赍旨赶往山西,传朕谕令:着孙传庭清查晋商在关、晋两地的田产宅邸、地契商号,尽数变卖,所得银两专款专用,修建新都皇宫!” 朱由检顿了顿,补充道,“宫殿沿唐制营造,太和殿改紫宸殿、乾清宫改甘露殿,不必奢侈,只求庄重稳固,切勿耽误军器督造与民生事务。”
“老奴遵旨!” 王承恩躬身领命,当即退下安排锦衣卫启程。
众臣齐齐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陛下乃天选之人,西安乃龙兴之地,愿大明千秋万代!”
朱由检虚空抬手:“平身吧。定都既定,六宫与子嗣名分亦当理顺,依唐制规整:”
他目光落向身侧:“周氏依旧为大明皇后,总掌六宫事宜。”周皇后起身谢恩:“臣妾谢陛下隆恩。”
“田氏自淑妃晋位,温婉娇媚,晋封淑仪贵妃;袁氏端庄娴雅,晋封娴宁贵妃,二人位分居首,协理宫务,辅佐皇后。”田贵妃、袁贵妃盈盈下拜,田贵妃柔声谢道:“臣妾谢陛下赐号,必以淑仪立身,尽心辅佐皇后、侍奉陛下。” 袁贵妃亦颔首:“臣妾谢陛下隆恩,愿以娴宁持身,护六宫安宁。”
“贤妃晋封贤贵妃,容妃晋为良妃,静嫔晋为德妃,分掌各宫事宜,听候皇后与两位贵妃调遣 —— 贤、良、淑、德,共守内廷规整。”贤贵妃、良妃、德妃齐齐谢恩:“臣妾遵旨,谢陛下隆恩。”
随后他看向子嗣,一一宣谕:“太子朱慈烺,依旧为监国太子,总领东宫事务;三皇子朱慈炯,依正史封永王;四皇子朱慈炤,封定王;六皇子朱慈灿,封陇王,着温体仁悉心传教,其余有史可依的皇子,皆循旧封号承袭,亦由温体仁尽心教养,不负皇家栽培与天下寄望。”朱慈烺躬身领旨:“儿臣谢父皇,必不负厚望。” 田贵妃身旁的朱慈炤、宫人牵着的朱慈炯与朱慈灿一同躬身谢恩:“儿臣谢父皇隆恩。”
最后朱由检目光落在乳母怀中的襁褓上,语气满是感慨,缓缓道:“诸卿都是知道的,此女降生之时,恰是我们西北平定之日!西安一战,乃大明国运之战,我军奇袭陈仓故地,焚其粮草,逼其决战。此战,朕赌上了国运,终使大明有了喘息之机!”
他抬手抚过襁褓边缘,眼中闪过亮光:“朕取陈仓之陈,借羲和女神破晓之光之羲,赐名朱媺曦,封号陈羲公主!”
话音刚落,满殿皆赞,朱由检续道:“朕将陈仓之地赐为其封地,护我西安门户,亦盼她如羲和破晓,照拂大明中兴之路!”
继而转向朱媺娖:“皇长女朱媺娖,封万年公主,赐封地万年县,享公主品级俸禄,愿大明基业万年长青!”
朱媺娖在宫人指引下行礼:“谢父皇恩典,儿臣必守万年封地,不负父皇期许。” 乳母抱着襁褓中的陈羲公主深深躬身,替婴儿谢恩:“奴婢替陈羲公主谢陛下隆恩,愿公主福泽绵长,大明中兴有望!”
旨意宣罢,满堂再次跪拜:“吾皇圣明,陈羲公主降世应国运,万年公主守基业,大明千秋万代!”朱由检端起酒杯高高举起:“从此长安为基,君臣同心,家国一体,共赴山河!”众人举杯响应,声震暖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