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门封赏的余波,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清虚宗内激荡起层层涟漪,经久不息。
“客卿长老苏婉”——这个名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遍了宗门的每一个角落。炼气期的客卿长老,在清虚宗历史上虽非绝无仅有,但也堪称凤毛麟角,更何况苏婉是以如此震撼的方式、立下如此泼天功劳晋升的。
五味斋正式更名为“灵膳研究司”,获赐百亩荒地,并由宗门任务堂平价供应基础资源的消息,更是让无数人眼热心跳,也彻底改变了底层弟子对“灵厨”之道的看法。从前被视为不入流的“废料处理”,如今竟成了被宗门认可、拥有独立司署的堂堂正正之道!
经阁丙区,这片往日略显荒凉的角落,如今门庭若市。前来道贺的、好奇观望的、甚至是希望能加入灵膳研究司或求得苏婉指点的弟子络绎不绝。
张禾、王师弟等人忙得脚不沾地,既要接待访客,又要规划新拨付的百亩荒地,还要与任务堂对接资源供应事宜,脸上却都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干劲与自豪。
苏婉的静室反而成了最安静的地方。楚芸严格按照韩长老的吩咐,谢绝了绝大部分拜访,只让苏婉安心养伤。
“塑脉丹”不愧是三阶灵丹,药力温和而持久,对经脉的修复效果显着。配合“白莲养脉羹”和自身精纯灵力的滋养,苏婉右臂的麻木感日渐消退,侵入经脉的阴寒腐蚀之力也被一点点逼出、化解。内腑的震荡也平稳下来。
她并没有完全闲着。伤势稍有好转,她便开始翻阅那枚客卿长老令牌中蕴含的信息。里面不仅记载了客卿长老的权利与义务、可查阅的典籍范围、月俸标准等,还包含了一份简略的宗门高层架构图和一些基本的宗门律令释义。
这让她对清虚宗的权力结构和运行规则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不再是那个只埋头于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外门弟子。
“师姐,这是近期希望加入我们灵膳研究司的弟子名单和初步背景核查结果。”张禾将一枚玉简递给正在慢慢活动右臂的苏婉,脸上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是兴奋,“人数远超预期,其中不乏一些在内门都小有名气的灵植夫、甚至还有一位对矿物特性颇有研究的器堂弟子!”
苏婉接过玉简,神识扫过。名单很长,信息也颇为详细,显然张禾和王师弟下了很大功夫。
“宁缺毋滥。”苏婉放下玉简,重申了自己的原则,“背景、心性、以及对‘灵厨’理念的认同度,是首要考察标准。至于天赋,反在其次。灵厨之道,贵在恒心与巧思。”
“明白。”张禾点头,“我们会组织几次公开的甄选和考核。”
“另外,”苏婉沉吟道,“新拨付的百亩荒地,规划要长远。划分出灵植培育区、材料处理区、研发实验区、以及未来的讲法传道区。楚师妹主要负责灵植培育,李师兄负责材料处理和基础研发。你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是!”张禾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更感受到苏婉毫无保留的信任,郑重应下。
“还有资源对接,”苏婉看向王师弟,“与任务堂的沟通务必顺畅,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数量,更要保证基础材料的品质和稳定。同时,留意宗门内部流通的其他特殊或废弃资源信息,拓宽我们的材料来源。”
王师弟拍着胸脯保证:“师姐放心,这事儿交给我!”
将具体事务安排下去后,苏婉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灵膳研究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她自身的修行。
宗门认可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资源与地位,也带来了更高的期望与潜在的审视。灵膳研究司不能只停留在“变废为宝”和“处理疑难杂症”的层面,必须拿出更多具有普适性、能切实提升弟子修为和宗门整体实力的成果。
她想到了“星辰静心露”的简化版,想到了利用更常见材料替代秘境珍稀材料的可能性,还想到了那古老矿洞中发现的封印阵法与阴煞泉眼……后两者牵扯太大,暂时无法深入,但前两者却是可以立刻着手的方向。
同时,她自身的修为也必须尽快提升。炼气六层,即便战力远超同阶,在这藏龙卧虎的宗门,在这危机四伏的修行界,依旧不够看。尤其是在见识过筑基修士的威能,以及那神秘灰袍人的恐怖之后,她对力量有了更迫切的渴望。
客卿长老的身份,让她有资格申请独立的洞府和查阅更高深的典籍。或许,是时候考虑冲击炼气后期,并为筑基做准备了。
就在苏婉规划着未来时,静室外传来了楚芸略带紧张的声音:“师姐,器堂的吴长老派人送来拜帖,想请您伤愈后,过府一叙,说是……想探讨一下‘星辰静心露’以及那种能处理矿物废料的‘涤尘散’。”
器堂长老?苏婉微微一怔。器堂与丹堂素来关系微妙,此前对五味斋也多持观望态度。如今丹堂刚倒,器堂便主动递来橄榄枝,其意值得玩味。
是单纯对新技术感兴趣?还是想寻求合作?亦或是……另有所图?
苏婉沉吟片刻,对楚芸道:“回复吴长老,苏婉伤势未愈,不便拜访。待身体康复,定当亲往器堂请教。另外,备一份‘星辰静心露’和‘涤尘散’的样品,随拜帖一同送回。”
既不过于热情,也不失礼数,先试探一下对方的态度。
楚芸领命而去。
苏婉看着窗外忙碌而充满生机的景象,轻轻握了握拳,感受着右臂逐渐恢复的力量。
扳倒丹堂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或许现在才刚刚降临。但她无所畏惧,因为她已不再是那个孤身奋战的小厨子,她的身后,有了宗门认可的名分,有了并肩同行的伙伴,更有一条属于她自己的、充满无限可能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