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的计划,并非一时兴起。经历了雾隐寨被袭、火塘叔牺牲的惨痛教训,她深刻意识到,仅仅依靠她一个人,或者雾隐寨单一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地母的创伤遍布各处,“研究会”的威胁无处不在。她需要将力量播撒出去,让更多的“种子”生根发芽。
她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寨子内部。
在征得龙阿婆和寨老们的同意后,她开始在寨中有选择地引导一些年轻人。并非人人都适合修行高深的法门,她更注重的是心性和品德的考察。
她让林晓协助,挑选了五名心思纯净、吃苦耐劳、对寨子有强烈归属感的少男少女。他们中有的对草药天生敏感,有的身手敏捷,有的则心思细腻,善于观察。
小满没有传授他们逆鳞相关的核心秘密,也没有急于教导高深的法术。她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带着他们,重新认识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
清晨,她领着这些少年少女登上雾隐寨周围的山峰,让他们感受日出时天地间勃发的生机,体会地脉随着阳光苏醒的脉动。
午后,她带他们深入山林,辨认各种草木的特性,讲解它们与土地、与水流的共生关系,让他们理解“调和”而非“征服”的意义。
夜晚,她让他们静坐在星空下,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自身与这片天地的联系,培养那份珍贵的“灵性”。
同时,她开始将简化、改良后的“酸汤悟道”之法,以及一些最基础的、用于强身健体、宁神静气的呼吸法门,循序渐进地传授给他们。她熬煮的“净灵汤”,也定期分给他们饮用,温和地滋养他们的身体和灵觉。
她教导的核心,始终围绕着“守护”与“共生”。力量,是用来保护家园和弱小的工具,而非争强好胜的资本。
这个过程缓慢而细致,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但这些年轻人在小满的引导下,眼神变得越来越明亮,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也越发敏锐。他们开始真正理解到,自己与脚下这片土地是命运共同体。
其中,一个名叫阿雅的少女,表现出了对植物非凡的亲和力。她能够隐约感受到草木的情绪,甚至能通过触摸,让一些濒临枯萎的植物重新焕发生机。小满开始对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将龙阿婆传授的草药知识与“玻璃胎”蕴含的“生之法则”理念相结合,开发她独特的天赋。
另一个叫石岩的少年,则力气远超常人,且对大地有着独特的感应。小满便教导他一些粗浅的、引动地气稳固自身、增强防御的小技巧。
小满知道,这些人未来未必都能成为顶尖的强者,但只要他们心中种下了“守护”的种子,拥有了超越常人的能力和认知,他们就能成为雾隐寨未来的中流砥柱,甚至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除了培养寨内的新生力量,小满也开始通过龙阿婆和“特事科”的渠道,有限度地关注外界那些可能拥有特殊天赋、或者正在遭受“病灶”或类似“研究会”势力迫害的人。她并不打算建立一个庞大的组织,但她希望,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有一些可以相互支援、传递信息的“同道”。
这项工作如同春雨,润物无声。小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她乐在其中。看着这些“种子”在她精心培育下一点点萌发、成长,她感受到一种不同于自身力量提升的满足感和希望。
她相信,当这些分散的“种子”有一天成长起来,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然而,就在小满专注于内部培养和布局时,来自外界的危机,并未因她的沉寂而消失。
“特事科”传来紧急消息:位于西南边境另一处、一个与世隔绝的古老村落,近日接连发生村民诡异昏厥、生机莫名流失的事件,当地流传是“山神发怒”。而卫星监测显示,该区域出现了与落星涧早期相似的能量波动特征!
一个新的、可能正在形成的“地母病灶”,或者……是“研究会”另一个实验场的痕迹,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