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传情暖邻里,枫味渐浓入日常
周日下午,社区互助小组的 “手工日” 又开始了 —— 这次是教大家做枫叶形状的小钱包,材料是陈建国特意从布料店买的红布和蓝布,说 “红布像枫溪的枫叶,蓝布像枫溪的天空,好看又实用”。
张奶奶来得最早,手里提着个竹篮 —— 里面是她孙女不用的旧拉链,说 “废物利用,做出来的钱包更有意义”。“陈先生,你看我这拉链能不能用?” 她把拉链递给陈建国,眼里满是期待。
陈建国接过拉链,笑着说:“太能用了!在枫溪,老人们都喜欢废物利用,赵二柱用旧木头做晒秋架,小丫用旧布做玩偶,既环保又有心意。” 他边说边示范,把红布剪成枫叶形状,再把拉链缝在上面,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枫叶钱包就做好了。
老人们看得入了迷,纷纷拿起布料和拉链,跟着学了起来。李奶奶的手有点抖,缝了好几次都没把拉链缝直,有点着急:“我这手太笨了,怕是学不会了。” 张奶奶赶紧走过去,握着她的手,说:“别急,我教你,咱们慢慢缝,就像缝布偶那样,针脚密点,肯定能缝好。”
在张奶奶的指导下,李奶奶终于缝好了钱包 —— 虽然拉链有点歪,却很开心:“没想到我还能做钱包,以后买菜就能用自己做的了,比买的还好看!” 陈建国笑着说:“这就对了,手工的意义不在于多完美,在于用心,用心做的东西,才最珍贵。”
另一边,王爷爷教大家在钱包上画枫叶 —— 他用红笔在蓝布钱包上画,不一会儿,一片漂亮的枫叶就画好了。“画枫叶要注意叶脉,别画太密,不然不好看。” 他边说边示范,“就像做事一样,要分清主次,别太贪心,不然什么都做不好。”
活动快结束时,老人们都把自己做的钱包拿出来展示 —— 有的是红布缝的,有的是蓝布缝的,有的画了枫叶,有的绣了小花,虽然样式不同,却都透着股认真劲儿。“咱们把这些钱包送给社区的小朋友吧,让他们也沾沾咱们的暖。” 张奶奶提议道,老人们都高兴地答应了。
陈建国把老人们做的钱包收集起来,放进一个红布袋子里 —— 袋子是林慧缝的,上面绣着 “社区互助?暖传万家”。“我明天把这些钱包送到社区幼儿园,让小朋友们也知道咱们互助小组的心意。” 他说。
回家的路上,陈建国遇到了住在隔壁楼的小雨妈妈 —— 小雨是乐乐的同班同学,上次动漫展还夸过乐乐的枫叶披风。“陈先生,听说你们社区搞了个互助小组,做手工、剪剪纸,特别热闹?” 小雨妈妈笑着问,“我们楼的老人们也想参加,不知道行不行?”
陈建国赶紧说:“当然行!互助小组就是要越办越大,让更多人感受到暖。下次活动我通知您,让咱们楼的老人们也来参加。” 小雨妈妈高兴地说:“太好了!以后咱们社区就能像个大家庭一样,热闹又暖心了。”
晚上,林慧煮了红糖小米粥,还烤了红薯 —— 这次陈建国没烤糊,外焦里嫩,甜得流油。“今天互助小组的活动怎么样?老人们都开心吗?” 林慧问。陈建国把老人们做钱包、送钱包的事讲给她听,还说隔壁楼的老人们也想参加。
“这就对了,暖要越传越广,才能让整个社区都变暖和。” 林慧笑着说,给陈建国盛了碗粥,“你看,咱们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像枫溪了,有互助,有暖,有期待。”
乐乐坐在旁边,边吃红薯边说:“爸爸,下次互助小组活动,我也想参加,我想教老人们折枫叶飞机!” 陈建国摸了摸他的头:“好啊,咱们乐乐也是互助小组的小成员了,要把枫溪的暖,传给更多人。”
桌上的红糖小米粥还冒着热气,老人们做的钱包放在红布袋子里,像件珍贵的礼物。陈建国看着妻儿的笑脸,忽然明白:所谓 “日常”,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是把暖放进每一件小事里,把爱传给每一个身边的人;而那些从枫溪带来的习惯和回忆,就像调味料一样,让平凡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让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充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