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事件像一根刺,扎在安迪看似坚固的理性壁垒上。虽然她迅速恢复了冷静干练的外表,但林清辞能察觉到那细微的变化——她开会时偶尔的走神,咖啡杯边缘被捏得过紧的指节,以及面对林清辞时,那层若有若无、比以前更厚的冰墙。
林清辞并不急于扩大战果。她知道,真正的突破需要更精密的布局。她将注意力暂时转向了另一个方向——22楼的人际网络。要瓦解安迪的理智,除了外部压力和内部恐惧,还需要一个她未曾预料的情感变量。
这个机会,随着邱莹莹的失恋到来了。
白主管的背叛让邱莹莹彻底崩溃,她在2202哭得惊天动地,樊胜美和关雎尔轮番安慰都无济于事。动静大到连安迪都皱着眉开门看了一眼,但最终还是关上了门,显然不打算介入这种“不理性”的情感纠纷。
林清辞却主动敲响了2202的门。
“林姐姐?”开门的关雎尔眼睛红红的,有些惊讶。
“我听到声音,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林清辞走进房间,看着哭得几乎脱力的邱莹莹,递过去一盒纸巾,“为了一段不值得的感情,消耗自己至此,是效率最低的行为。”
她的声音平静得像在陈述一个数学公式,却奇异地让邱莹莹的哭声小了些。
“可是……可是我那么喜欢他……”邱莹莹抽噎着。
“喜欢是一种情感投资。”林清辞坐在她对面,目光冷静,“投资失败就要及时止损,而不是追加沉没成本。你的眼泪和痛苦,不会让他回头,只会让你自己贬值。”
这番话太过理性,甚至有些冷酷,却像一盆冷水泼在邱莹莹头上。她呆呆地看着林清辞,连哭都忘了。
樊胜美有些不认同地皱眉:“清辞,感情的事不是这么算的……”
“那该怎么算?”林清辞看向她,“任由情绪主导,影响工作,影响生活,甚至影响判断力,这就是正确的处理方式吗?樊姐,你经历得多,应该更明白,有时候快刀斩乱麻,才是对所有人负责的选择。”
樊胜美一时语塞。
林清辞不再多言,起身离开。她知道,这番话不仅是对邱莹莹说的,更是对可能正在门后倾听的安迪的一种暗示——看,这就是被情感支配的后果,混乱、低效、充满痛苦。
几天后,邱莹莹的情绪稍微平复,但工作状态依旧糟糕,因为心不在焉差点搞砸了一个重要客户的数据。她的直属上司,一位以严苛着称的女总监,当着全办公室的人将她骂得狗血淋头。
这件事不知怎么传到了安迪耳朵里。在一次电梯里的偶遇时,安迪罕见地主动对邱莹莹开口:“如果连基本的工作专注都做不到,建议你考虑休假调整,或者……换个更适合你的环境。”
她的本意或许是提醒,但那冰冷的语气和居高临下的姿态,深深刺痛了本就敏感的邱莹莹。小蚯蚓当场就红了眼眶,冲出电梯。
这一幕,恰好被刚从外面回来的林清辞看到。
晚上,林清辞以分享最新行业报告为由,敲开了安迪的房门。
安迪开门时似乎刚结束视频会议,脸上还带着工作中的锐利。“有事?”
“关于大数据合规的一些欧盟最新案例,觉得你可能用得上。”林清辞将U盘递过去,状似随意地提到,“下午看到邱莹莹在楼下哭,好像是因为你说了她几句?”
安迪皱眉,语气带着一丝不耐:“我只是给她一个职业的建议。无法控制情绪的人,不适合在高压环境下工作。”
“道理没错。”林清辞点头表示赞同,话锋却一转,“但表达方式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对方的承受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们一样,能完全用理性处理问题。”
“职场不是幼儿园,不需要照顾每个人的情绪。”安迪语气冷淡。
“确实。”林清辞微微一笑,“但有时候,适当的共情和沟通技巧,比纯粹的逻辑更能解决问题,也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这次,如果邱莹莹因为你的话彻底崩溃,影响到22楼的和谐,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做文章,岂不是因小失大?”
她的话像一根针,轻轻刺在安迪那“理性至上”的信条上。安迪沉默了,她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习惯于忽略“情感”这个她认为低效且危险的变量。
林清辞没有再多说,留下U盘便告辞了。
第二天,安迪罕见地没有直接去车库,而是在走廊里等了等,等到眼睛还肿着的邱莹莹出来,生硬地递过去一杯咖啡:“昨天我的话可能重了点,但原则没错。尽快调整状态。”
说完,也不等邱莹莹反应,便径直走向电梯。
邱莹莹拿着那杯温热的咖啡,愣在原地,半天没反应过来。
远远看到这一幕的林清辞,嘴角微勾。安迪在尝试改变,尽管笨拙,但这意味着她开始意识到纯粹理性的局限性。这对林清辞的计划而言,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一面是安迪的防御模式在松动,坏的一面是她可能在适应和学习,变得更难对付。
与此同时,曲筱绡的GI项目快闪店活动大获成功,凭借精准的社交媒体营销和独特的体验设计,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甚至引来了几家投资机构的关注。曲筱绡兴奋地跑来向林清辞报喜,言语间充满了感激。
“林姐姐,你真是我的贵人!要不是你,我肯定把这个项目搞砸了!”她抱着林清辞的胳膊摇晃,“我爸妈都夸我能干了呢!”
“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林清辞淡淡一笑,目光掠过曲筱绡,看向她身后不远处刚刚下班回来的安迪。
安迪也看到了她们,视线在兴高采烈的曲筱绡和一脸平静的林清辞之间转了一圈,眼神复杂。她看到那个曾经在她看来只会吃喝玩乐的曲筱绡,在林清辞的指点下,竟然真的做出了成绩。而自己一直秉持的精英理性,似乎在人际关系和某些领域的成效上,并未展现出绝对的优势。
她没有停留,径直回了2201。
林清辞知道,又一个微小的砝码,加在了天平上。情感变量已经开始渗入安迪的世界,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她的理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