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者-7”的晶核碎片与数据流,成为了团队当前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苏半夏和脉络长老投入了大量精力,试图从中剥离出更多关于“静默深渊”和晶析族的信息,并寻找安全唤醒这个独特个体的方法。
然而,进展缓慢。晶析族的信息结构极其精密且自洽,其意识似乎与晶体结构本身深度融合,强行破解或刺激,很可能导致其逻辑核心彻底崩解,化为一块毫无意义的普通晶体。
“它的‘思维’方式与我们截然不同,”苏半夏在连续数日的尝试后,揉了揉眉心,带着一丝疲惫说道,“更接近一种……绝对理性的、基于复杂数学模型的‘存在’。常规的精神感应或能量滋养效果甚微。”
“或许,我们需要用它能理解的‘语言’。”夜凰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她凝视着那块暗色晶核,赤瞳中火焰流转,“它的警告中提到‘逻辑’被吞噬。那么,‘逻辑’本身,或许就是与它沟通,甚至修复它的关键。”
这个想法点醒了陆见。他想起了自己通过引力感知“编译”信息的能力,以及苏半夏那能够定义和优化规则秩序的崭新力量。
“我们不需要强行进入它的意识,”陆见眼中幽蓝星芒闪烁,“我们可以尝试,在它晶核外围,构建一个极度稳定、高度有序的 ‘逻辑环境场’ ,模拟它最熟悉、最舒适的运行状态,如同为濒危的鱼类提供最适宜的水质,引导它自我修复和苏醒。”
一个全新的方案被提上日程。
由陆见负责,以其精妙的引力操控,在晶核周围塑造一个时空参数绝对稳定、能量流动极致平顺的物理基础环境,消除一切外部干扰。
由苏半夏主导,将她的秩序之力发挥到极致,不再仅仅是梳理,而是开始编织——编织出一个由最纯粹、最稳固的数学逻辑与物理法则构成的 “秩序茧房” 。这个茧房并非囚笼,而是一个充满“营养”的修复温床,其中充盈着晶析族可能赖以存在的“公理”、“定理”与“算法”的和谐韵律。
而夜凰,则负责以其凤凰神火的净化与 “不朽” 特性,确保这个“逻辑环境场”的纯粹性,驱散任何可能存在的、源自“静默深渊”的诡异侵蚀残留,并为整个场域赋予一丝对抗熵增的“永恒”意味。
三人再次联手,但这次的目标并非战斗或创造,而是构建一个理想的“逻辑IcU”。
过程比想象中更加艰难。对逻辑法则的具象化编织,对苏半夏是极大的考验,她需要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秩序之力能够稳定维持的结构。陆见对时空稳定性的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夜凰则需要将神火的破坏性完全内敛,只保留其最本源的“维系”与“净化”特性。
在失败了数十次后,一个散发着柔和白金色光泽、内部有无数细微几何光纹流转的、将晶核完全包裹的“秩序茧房”,终于稳定地悬浮在了隔离区中。茧房内部,时空仿佛凝固,能量如水晶般剔透,唯有最基础的逻辑规律在无声地演绎。
奇迹发生了。
在那极致有序、纯粹逻辑的环境滋养下,“巡天者-7”那块暗色晶核碎片内部,那些原本微弱且紊乱的流光,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明亮、有序起来!其表面的裂纹,也在一种类似晶体自我修复的过程中,缓缓弥合!
它没有立刻苏醒,但其意识波动的强度,正在稳定而缓慢地提升!
“有效!”莉娜看着监控数据,难掩兴奋。
然而,就在众人为初步成功感到鼓舞时,负责监控外部星宇的传感器,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异常、来源不明的微弱信号。
这段信号并非回应“灯塔”的脉冲,也非自然星体活动。它像是一段扭曲的、不断自我否定的杂音,其中隐约夹杂着令人心智混乱的低语片段。信号源飘忽不定,仿佛来自极其遥远的深空,但其传递出的那种消解意义、颠覆认知的特质,让所有接触到它的人都不寒而栗。
“……无意义……存在……悖论……”
“……逻辑……枷锁……解放……”
“……融入……静默……永恒……”
苏半夏仅仅是尝试分析了一小段,就感到自身的秩序之力一阵紊乱,仿佛固有的认知受到了冲击。她立刻切断了深度解析。
“是‘静默深渊’!”她脸色微白,语气凝重,“这信号……蕴含着它的本质!它在……广播它的‘理念’!”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脊背发凉。
“静默深渊”并非一个被动的死亡区域,它似乎在主动地、以一种极其诡异的方式,向全宇宙散播它的影响!它在试图“说服”或“转化”其他有序存在,投入那“永恒静默”的怀抱!
“它在寻找‘同类’,或者说,它在进行某种……精神污染。”夜凰赤瞳中燃烧着怒火与警惕,“用这种扭曲的低语,侵蚀和瓦解其他文明的意志与逻辑根基。”
陆见沉默地看着监控屏幕上那不断重复、自我矛盾的信号波形,又看了看正在“秩序茧房”中缓慢恢复的晶核。
一个更加庞大而黑暗的图景,在他脑海中拼凑起来。
“主宰”以绝对的“归墟”之力,从物理和能量层面进行格式化。
“静默深渊”则以扭曲的逻辑低语,从信息和认知层面进行瓦解。
两者手段迥异,但目标惊人一致——清除宇宙中所有的“有序”与“意义”。
它们……是否同源?或者,是某种更高级黑暗意志下的不同执行者?
“我们必须加快速度。”陆见的声音低沉而紧迫,“‘巡天者-7’是我们目前了解‘静默深渊’内部情况的最直接窗口。同时,我们需要建立更强的精神防护,抵御这种认知层面的侵蚀。”
他转向苏半夏和夜凰:“在它苏醒之前,我们或许可以尝试,从这段‘深渊低语’中,反向解析出它的运作机制,甚至……找到它的弱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对这种前所未见的、从概念层面发动攻击的敌人,他们必须尽快学习,尽快适应。
“希望苗圃”的灯塔之下,不仅是生机与秩序的摇篮,也正在成为对抗宇宙中最深邃黑暗的前沿研究所。而刚刚稳定下来的主锚点,即将迎来风浪与低语的双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