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霄阁,混元一气洞天深处。
此地经过赵小白化神之后以莫大法力重新梳理巩固,混沌气流愈发温顺,法则链条如实质般在虚空中若隐若现,灵液潭中氤氲的霞光蕴含着勃勃生机。时间在此地的流速,似乎也与外界有了一丝微妙的差异。
赵小白与药尘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一方以万年温玉雕成的石案,案上无茶无酒,唯有两缕神识在无声地交流、碰撞,演绎着丹道至理与法则玄妙。达到化神之境,言语已显多余,神念交感,瞬息间便可传递海量信息与深刻感悟。
药尘周身气息愈发古朴深邃,仿佛一株历经万劫的古药,静默中蕴藏着无穷智慧与生机。他正在为赵小白讲解《药神典》中一段关于“万物化生”与“法则共鸣”的艰涩篇章,其见解独到,往往直指本源。
赵小白凝神倾听,周身气息圆融通透,初入化神的那份外显的锐气已彻底内敛,化作深不可测的渊深。他时而颔首,时而提出自己的疑问,其观点虽略显青涩,却往往能另辟蹊径,结合自身对冰火之道的独特感悟,给出让药尘也眼前一亮的见解。
双化神论道,虽无惊天动地的异象,但洞天内的法则却随之微微荡漾,生出种种奇妙变化,时而草木疯长,时而冰晶凝结,时而火焰凭空自燃,旋即又湮灭于无形。
然而,就在这沉浸于大道玄奥的时刻,两人几乎是同时,心神微微一动。
一种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直接作用于他们生命本源与元神深处的“召唤感”,毫无征兆地出现了。
这感觉并非声音,也非图像,更像是一种源自血脉、源于灵魂深处的共鸣,一种来自更高、更远、更广阔世界的牵引。它如同深海中的灯塔,虽然光芒微弱,却坚定不移地穿透了无尽虚空与层层界面壁垒,精准地映照在他们的感知之中。
两人同时停下了神念交流,缓缓睁开双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了然与凝重。
“感觉到了?”药尘率先开口,声音平和,听不出太多波澜。
赵小白微微颔首,目光仿佛穿透了洞天壁垒,望向了无尽遥远的星空深处。“嗯,一种……源自生命层次的吸引,仿佛鱼儿感受到了大海的呼唤。”他仔细品味着那份召唤,“并非强制,却让人心生向往。那里……似乎有更完整的法则,更浓郁的本源,以及……更漫长的道途。”
药尘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与感慨,缓缓道:“是灵界。此界修士,一旦臻至化神,生命本质跃迁,便会自然引动灵界法则的感应,降下这接引之念。对此界而言,化神已是顶峰,再往前,便是绝路。天地灵气、资源、乃至允许存在的法则强度,都已无法支撑化神之上的修行。滞留于此,虽可享万年尊荣,却终是镜花水月,道途断绝。”
他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残酷而现实的真相。此界,对于化神修士而言,已成浅滩。继续留在这里,修为将难有寸进,甚至会因为与天地规则的不匹配,而逐渐感到压抑与束缚,如同巨龙困于浅池。
赵小白沉默片刻。他想起自己一路走来,从炼气到化神,哪一步不是与天争命,与人争运?哪一步不是为了攀登更高的山峰,见识更广阔的风景?让他止步于此,安享万年太平,他的道心第一个不答应。
“师尊之意是?”赵小白看向药尘。
药尘目光深邃:“飞升灵界,是必然之路。非为我等贪图更强力量或更长生,而是求道者本能。唯有在更高等的界面,才能接触更本源的法则,探寻大乘乃至渡劫之秘,真正触及长生久视的殿堂。”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告诫,“然,飞升之路,绝非坦途。界面壁垒之险,远胜任何天劫。且灵界广袤,万族林立,强者如云,危机与机遇并存。我二人虽在此界称尊,入了灵界,不过是一切重头开始。”
赵小白眼中非但没有惧色,反而燃起更为炽烈的光芒。重头开始?他赵小白何惧之有!他从一介杂役走到今日,靠的从来不是背景与运气,而是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敢于拼搏的决心。灵界的广阔与挑战,反而更激起了他骨子里的斗志与向往。
“弟子明白。”赵小白语气坚定,“只是,此界尚有诸多牵挂,丹霄阁基业初成,诸多故人好友……还需时间安排妥当。”
药尘颔首:“这是自然。飞升非是仓促之事。需将宗门事务交割清晰,留下足够底蕴,了却因果,方能使道心无碍,轻装上阵。这接引之感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清晰、强烈。我等尚有足够时间准备。”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细细体会着那来自灵界的微弱召唤。
那召唤如同缥缈的仙音,又如同母亲对游子的呼唤,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它提醒着他们,脚下的土地已非久留之地,真正的舞台在星辰大海的彼端。
赵小白能感觉到,自己初成的元神,在接触到这丝召唤之意时,竟传来一种本能的雀跃与渴望,仿佛久旱逢甘霖。周身法力运转似乎也更为顺畅了一丝,对此界天地灵气的汲取,却隐隐产生了一种“饱腹”之感,仿佛此界的灵气,已难以满足元神成长的需求。
“浅滩难养真龙……”他心中默念。
从此,他们的目标不再局限于这一界之巅。他们的目光,投向了那传说中汇聚诸天万界精英,演绎着无尽传奇的——灵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