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婉儿眼神迷离,仿佛失了魂一般,跪倒在堂前,旁边还有四五名中年男子,其中一名眉目有五分与崔婉儿相似,但表情甚是威严,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此人便是当今的崔氏家主——崔元魁。
还未入内,只听崔元魁对着崔婉儿大声喝道:“他已经死了,你再如何也改变不了现实,老夫答应了你,让你为他守灵七日,你莫要再痴心妄想,三日之后,你必须嫁给刘公子,这是崔家的命数,由不得你任性!”
李潜站在人群里,心头狠狠一震,看崔婉儿一副行尸走肉的表情,又看向她的一身孝服,心中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前段日子在大巴山脉时,张士隐明明气息浑厚、身手矫健,纵使受了些轻伤,也绝非会突然离世的模样。
更何况崔元魁提及死讯时,眼神躲闪,语气僵硬,这其中定然藏着猫腻,他下意识往前迈了半步,刚想开口询问,却被崔元魁的动作打断。
崔元魁见庭院里突然来了一行人,先是一愣,随即看清李景隆腰间若隐若现的玉佩,脸色瞬间变了,忙整理了一下服装,快步上前拱手作揖,说道:“不知是哪位贵人驾临寒府?崔某正为家事烦忧,未能远迎,还望贵人恕罪!”
李景隆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庭院里的白花与正厅飘出的香烛味,语气带着几分审视说道:“崔家主不必多礼,我等途经酒泉,本是来借些银钱周转,却不想撞上府中办丧事,不知故去的是府上哪位?”
这话像一根刺,扎得崔婉儿身子一颤,她踉跄着后退半步,扶着旁边的廊柱才站稳,突然间她瞥见李潜,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不过片刻又黯淡下来。
李潜知此女定然有话要对他说,但此刻在众目睽睽之下多有不便,于是李潜压下心中的疑惑,只是朝她不着痕迹地递去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即退后半步,隐入李景隆身后,目光却仍悄悄落在崔婉儿,等着后续时机。
崔元魁答道:“回贵人的话,故去的……是小女的一位朋友,不过是外姓之人,怎好劳烦贵人挂心。”
他话音顿了顿,眼神又往正厅方向飘了飘,随即强扯出几分笑意,忙岔开话头:“眼下时辰不早,寒舍已备下薄宴,还是请各位贵人先去前厅用膳吧。”
说罢便侧身引着路,刻意将李景隆的注意力往偏厅方向引,生怕对方再追问半句关于逝者的细节。
偏厅内烛火摇曳,八仙桌上摆着七碟八碗,热闹非凡,崔元魁亲自执壶给李景隆斟酒,酒液晃出杯沿也浑然不觉,只一个劲的赔笑道:“国公爷尝尝这酒泉特产的葡萄酿,寻常人家可是喝不到的。”
李景隆手指捏着杯沿,目光却没落在酒上,反而扫过厅外往来的仆役,慢悠悠开口道:“崔家主倒是好兴致,府中办着丧事,还能备下这般丰盛的宴席。只是不知,令嫒那位朋友,究竟是何身份?竟能让崔府如此大张旗鼓的设灵堂。”
这话一出,崔元魁端着酒壶的手猛地一顿,酒洒在桌布上晕开深色痕迹。
他忙放下酒壶,用帕子胡乱擦着:“不过是小女在外认识的书生,无依无靠,崔家念及几分情分,才帮着料理后事。”
坐在末席的李潜始终垂着眼,手指却悄悄叩了叩桌面,方才他余光瞥见,廊下一名侍女端着汤药走过,听见书生二字时,手明显抖了一下,药碗险些脱手。
正待李潜想再仔细观察,崔元魁突然拍了拍手,唤来两名舞姬:“贵人远道而来,无以为敬,且看些薄技助兴。”
舞姬旋着水袖上前,丝竹声瞬间填满偏厅,却恰好盖过了院外隐约传来一声极轻的呜咽。
宴会结束后,几人聚在崔元魁安排好的房间中,李景隆不满道:“李兄,方才席间我那般追问,已是按你说的做了,可崔元魁明显在藏着掖着,再揪着死者身份不放,万一他翻脸,我们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其余几人也都疑惑的看向李潜,不知他为何对死者的身份那么在意。
李潜的目光阴沉如水,只听他缓缓说道:“国公爷,死者并非普通书生,他父亲是前陕西府右军都指挥使左都督!”
“什么?!”李景隆闻言大惊失色,蓝玉案乃本朝最大逆党案,他身为本朝国公自然知晓其中内幕,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算逆党之一,因为蓝玉正是李景隆的亲舅舅,只是那时他年纪尚小,父母双亡,而且自小在朱元璋身边长大,不知什么原因,那位铁血帝王竟饶了他一命,还让他继承了国公之位,这些年那一排排人头落地的场景几乎不用他刻意去想,就自行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过了许久,李景隆才缓缓回神,只见他平静的说道:“李兄,你把此事的来龙去脉说与我听,你之事在下亦有所耳闻,此次科考本是江南几大世家与朝堂的角力,陛下借科考敲打世家势力,这本是帝王权衡之术,跟你一个寒门士子毫无关系。此次本国公西下,正是奉了陛下之命前来护你进京。”
或许是怕李潜不信,李景隆又接着道:“你那篇策论写得太锋利了,字字戳中世家盘剥百姓的要害,也恰好合了陛下心意。陛下把你从榜单上摘下来,看似是贬斥,实则是把你从世家的记恨里摘出来,你若真得了功名,此刻怕是早已成了世家报复的靶子,哪还能安稳站在这里?”
李潜闻言脸色一白,他此前只觉科考结果蹊跷,却没料到背后藏着帝王护佑的深意,一时间喉咙竟有些发涩。
“张士隐是蓝玉旧部之子,我与蓝玉将军有亲,此事不能坐视不管,你若想查张士隐的下落,想帮崔婉儿,我便助你一臂之力。”他拍了拍李潜的肩膀,语气掷地有声。
柳卿卿与白悠悠眉头紧锁,她二人自不想让李潜帮助朝廷,但见李潜的神色坚毅,情绪激动,一时也不知说些什么。
李潜缓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多谢国公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