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身形高大异于常人,骨架硕大。他这一站起,顿将瘦小的黄子澄吓了一大跳。只见黄子澄脸上瞬间浮现出惧怕之意,脚下虚浮,忙不迭往后退去,结巴道:“你……你要干什么?”
朱高煦的脸上泛起一抹狞笑,道:“你是先生,莫不是还要老子教你不成?”言罢,便一把揪住黄子澄的衣领。他自幼顽劣不堪,除了朱棣与朱元璋,谁也不服。如今更是如同质子一般被囚禁在京城,心中自是愤懑不平。
“二弟,不得无礼!”朱高炽面色一惊,赶忙站起身来欲加制止。怎奈他身躯过于肥胖,动作显得迟缓而笨拙。慌乱之中,他一不小心绊在了李潜的凳子腿上,整个身体瞬间失去平衡,如同一座摇摇欲坠的肉山般向前倾倒而去。
眼见朱高炽就要重重摔落在地,脑袋即将与地面来个“亲密接触”,朱高煦面色大变。他与朱高炽虽平日里性格迥异,时常争吵,但毕竟是亲生兄弟,如今更是在这紫禁城中相依为命。故而他不及多想,身形一闪,朝着朱高炽急速掠去。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潜缓缓伸手将朱高炽往上一提,轻轻一推,朱高炽那硕大的身躯便被扶正。
这时,学堂里的所有人不禁同时松了口气。朱高炽毕竟是朱元璋的孙子,且因性格沉稳,平素颇受朱元璋喜爱。若是在此地发生意外,恐怕所有人皆脱不了干系。
朱高炽只觉身子一轻,随后脚又重新稳稳落在地面,他茫然地挠了挠头,根本不知刚刚究竟发生了何事。在场众人之中,唯有朱高煦看清是李潜出手相助。只见他难以置信地张大嘴巴,满脸不可思议地紧紧盯着眼前之人,口中呢喃道:“你这秀才倒也有些本事。”
黄子澄一脸怨愤地死死盯着朱高煦,朱高煦却看也不看他,只顾着全神贯注地盯着李潜。但任他如何仔细观察,李潜实在是普通至极,无论容貌还是其他方面,皆无任何出众之处。
黄子澄愤怒至极地摔门而去,朱高炽则一脸担忧地道:“完了,二弟,你怕是又要受责罚了!”
“哼!大不了绕紫禁城再跑三圈,有何了不起的。”朱高煦毫不在意地说道,似乎这种事于他而言,不过是如同家常便饭般稀松平常。
李潜闻言,不自觉地嘴角抽了抽。其实事实也确是如此,这位仁兄没有一日不在惹事,即便被朱元璋打板子或是体罚,亦不知悔改。当世大儒几乎全被他打了个遍,就连祭酒大人也不敢轻易招惹。李潜来此地学习三日,总共换了五个博士,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奉天殿内,朱元璋困意袭来,正欲昏睡之际,只见朱允炆扶着鼻青脸肿的黄子澄蹒跚而来。还未入殿,黄子澄急走两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口中大声叫屈道:“老臣无能,实在无法教导皇子皇孙,还望陛下批准老臣辞去国子监博士一职。”
朱元璋听后,无动于衷。一旁的朱允炆愤慨道:“皇爷爷,高煦弟实在太过分了,国子监已然被他打跑了四位大贤,如今就连孙儿的恩师也被其殴打,不如将他逐出京城,放回北平,任其自生自灭吧!”
朱元璋听闻此话,心中的失望又添一分。他本欲开口斥责朱允炆,却听黄子澄抢先一步说道:“此事万万不可!”
“老臣妄自揣摩圣意,陛下把燕王置于北平,其一是因燕王勇武,天下皆知,有他在,蒙元残存势力便不敢轻易来犯;其二则是为了巩固太孙继承皇位的正统性,若放其世子轻易反境,时日一久,燕王无所顾忌,史书上曾告诫过我们,如宋朝时期的宋太宗,有时虽非本意,但其手下骄兵悍将也会蠢蠢欲动,然则二位世子留在京城,燕王便会有所顾忌。陛下深谋远虑,所做一切皆是为了给太孙扫清障碍,所以万万不可放两位世子反境。”黄子澄一口气说完,背后早已冷汗淋漓。他本质上仍是愤恨朱高煦,却一不小心把燕王也捎带上了,心中想起朱元璋对付官吏的手段,自己竟还在挑拨他们父子的关系,暗暗责备自己今日的失言之举,早已骇得面无人色,只等领旨自裁。
但观朱元璋的面色平静,并无责备黄子澄之意,只是深深看其一眼,似乎是刚认识他一般,心中暗道:“莫非此人是个大才?我一直看错他了?”
“那依你说,该如何责罚高煦呢?”朱元璋突然冲他问道。
“老臣早已听闻,打、骂皆是无用,他不喜识文断字,那便让他抄写三百遍礼记,直至他熟记于心。”黄子澄再也无心报复,只想此事赶紧收场,于是紧忙答道。
朱允炆附和道:“如此甚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高煦弟倘若以后知礼懂礼,先生实乃大功一件。”
“懂礼?”听到这个词从朱元璋口中说出,他脸上的表情变得十分古怪。此时,这位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些个读书人表面上文质彬彬、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一个比一个阴狠!这个法子对于朱高煦那个混小子来说,无疑是极其毒辣的一招。让他静下心来好好读书,恐怕比直接拿刀抹了他的脖子还要令其痛苦万分。
尽管心里这般想着,朱元璋依然板着一张脸,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既如此,那就按照你的计策行事吧。你立刻去草拟一道圣旨,记住,这件事由你而起,自然也要由你来全权负责到底。朕限朱高煦抄写《礼记》三百遍,少一遍都绝对不行!”
话一说完,一直站在一旁、身体紧绷得如同拉满弓弦的黄子澄,瞬间感觉自己身上背负的巨大压力骤然减轻。他如蒙大赦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忙不迭地跪地叩头,口中高呼:“微臣遵旨,谢陛下隆恩!”紧接着,便像是屁股后面有恶狼追赶一般,急匆匆地转身离去。看他那副模样,似乎多在这里停留片刻,都会面临灭顶之灾,仿佛面前的朱元璋乃是一头凶猛无比、令人望而生畏的洪水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