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同林江的水,表面平静,内里却从未停止流淌。获奖消息在医院波澜片刻,便也渐渐沉淀下去,融入日常的忙碌之中。他依然是那个陆医生,只是人们看他的眼神里,除了以往的尊重,更多了一份心照不宣的、沉静的钦佩。
他的工作重心,不可逆转地发生了偏移。介入导管室里的无影灯下,已经很少见到他穿着铅衣、全神贯注操作器械的身影。更多的时候,他坐在整合管理门诊的办公室里,面对着一张张被多种慢性病困扰的、写满焦虑的老年面孔;或者,他坐在医共体办公室的会议桌前,与来自不同机构、怀着不同诉求的同仁们,商讨着那些关乎体系运行细节的、繁琐却至关重要的“标点符号”。
这仿佛是他的“另一种手术台”。在这里,没有冰冷闪烁的监护仪数字,没有争分夺秒的肾上腺素飙升,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报表、复杂的数据流、以及更需要耐心和智慧去疏通的人心与流程。他所要“切除”的,不再是堵塞血管的斑块或血栓,而是横亘在优质医疗资源与普通百姓,尤其是与那些行动不便、信息闭塞的老年人之间的无形壁垒。
这天下午,他主持召开了一个小型的协调会,议题是“优化下转患者信息反馈闭环”。参会的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代表、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还有医院信息科和医务科的同事。讨论很激烈,基层抱怨接收到的信息不全、不及时,医院方则强调工作量大、系统兼容性有问题。
陆宇静静地听着,没有急于打断或裁决。等到各方都充分表达了意见和困难后,他才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我们争论的焦点,看似是技术问题,其实是信任问题。”他一语中的,“基层的同事觉得信息不全,不敢放手管理;医院的同事觉得流程繁琐,影响了效率。如果我们都把对方看作是‘麻烦的来源’,这个问题永远无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我们必须首先在观念上确认,我们是‘一家人’,共同管理的是同一批患者。信息传递不顺畅,受损的是患者的健康,也是我们医共体的公信力。”
接着,他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分步走的解决方案:先由医务科牵头,制定一份《下转患者关键信息清单》标准模板,信息科负责在现有系统上开辟一个简易的“下转信息通道”,确保核心信息(诊断、用药、注意事项、复查计划)必须传递。同时,建立定期的“下转病例讨论会”机制,让基层医生有机会直接与上级医生沟通疑难问题。
“我们先把这个最小化的闭环跑通,再逐步优化。大家意下如何?”他的提议务实而具可操作性,很快得到了各方认同。会议结束时,虽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但原本略显对立的氛围明显缓和了。
会后,陆宇感到一阵精神上的疲惫,这种斡旋与构建,比完成一台复杂手术更耗心神。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习惯性地想拿起杯子喝水,右手却传来一阵明显的僵硬感,让他动作微微一滞。他改用左手,稳稳地端起杯子,喝了几口温水。
桌面上,放着周苒整理好的、关于近期“星火云课堂”的反馈报告。他翻开看着,上面记录着基层医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对课程的改进建议。看着那些具体而充满渴望的文字,他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在基层一线默默坚守的身影,他们需要的不多,只是一点切实的指导和支持。这份报告,像一剂温和的补给,驱散了他方才的疲惫。
下班后,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道去了医院旁边的一家老书店。他记得念安最近对恐龙产生了浓厚兴趣,想给他找一本合适的绘本。在儿童读物区,他仔细地挑选着,不时因为右手的僵硬,拿起书本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一位年轻的女店员注意到,走过来轻声问:“先生,需要帮忙吗?”
陆宇抬起头,温和地笑了笑:“谢谢,我自己可以。”
他最终选了一本画面精美、文字简洁的恐龙绘本。付钱时,他用左手掏出钱包,动作流畅自然。店员似乎并未察觉任何异样。
回到家,念安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过来抱住他的腿。“爸爸!我的恐龙书!”
陆宇把绘本递给他,小家伙立刻坐到地毯上,津津有味地翻看起来,嘴里还模仿着各种恐龙的叫声。苏媛从厨房探出头,笑着摇头:“这下更不得了了,家里要变成侏罗纪公园了。”
看着眼前这充满烟火气的温馨一幕,陆宇感到一种深沉的满足和平静。他所努力构建的,那个更有序、更人性化的医疗世界,其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守护这千家万户窗后的平凡幸福吗?
他走到阳台,看着窗外林江县的夜景。万家灯火,如同星辰般闪烁。每一盏灯下,都是一个家庭,都有着各自的悲欢与健康需求。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渴望成为拯救一切的英雄,而是更愿意成为这庞大健康网络中的一个坚韧的节点,一个可靠的连接点。
他的“手术台”变了,但他的“手术刀”依然锋利——那是他的知识、他的经验、他的同理心,以及他在岁月和病痛打磨下愈发坚韧的意志。他或许无法再亲手“切除”某些病灶,但他正在参与“构建”一个更能防病于未然、更能让疾病得到有序管理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