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凤体渐愈,宫中的紧张气氛也随之缓和。吴铭因“护驾”有功,虽未得到明面上的擢升,但“简在帝心”的程度无疑又加深了一层。更重要的是,他务实、新颖且有效的“护理理念”,给朱元璋和马皇后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日,吴铭被召至东宫。并非正式觐见,更像是家庭式的闲谈。朱元璋和马皇后都在,太子朱标陪坐一旁。
朱标的气色看起来比之前似乎好了一些,但眉宇间总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疲惫和虚弱,身形也略显单薄。他温和地向吴铭点头致意,笑容谦和,却掩不住那份源自体质的孱弱。
闲谈间,话题不知不觉又转到了养生健体之上。马皇后对吴铭那套“通风拍背多喝水”的护理法记忆犹新,感慨道:“此次病中,方知日常调养之重要。标儿这身子骨,自幼便不甚强健,这些年协助陛下处理政务,劳心劳力,更是让人忧心。吴知事,你素来主意多,于这强身健体之道,可还有何见解?”
朱元璋也看向吴铭,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朱标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继承人,文治武功皆悉心培养,唯独这身体状况,一直是块心病。
吴铭心中一动,知道机会来了。调理太子身体,这绝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长期项目”,如果做得好,其意义甚至不亚于推广牛痘。
他沉吟片刻,组织语言,力求既符合时代认知,又能融入现代科学理念:“陛下,娘娘,太子殿下。臣于医道实为外行,然臣以为,人之身体,犹如殿堂。先天根基固然重要,后日常驻维护修缮,更是关键。强身之道,首在‘顺应自然,持之以恒’八字。”
“哦?细细说来。”朱元璋颇感兴趣。
“其一,在于膳食均衡。”吴铭开始阐述,“并非一味进补珍馐厚味便是好。五谷杂粮、蔬果肉蛋,皆需适量摄取。譬如太子殿下,或可适当增加些温补易克化之物,如山药、小米、鱼肉,减少些油腻炙烤。且饮食需有定时定量,勿过饥过饱,徒增脾胃负担。”他引入了现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朱标微微颔首:“吴知事所言有理。孤有时忙于政务,饮食确是不甚规律。”
“其二,在于起居有常。”吴铭继续道,“人体自有经络运行时辰,熬夜最是耗伤气血。太子殿下日理万机,然亦需保证充足眠息。若能亥时(晚9-11点)入睡,卯时(早5-7点)起身,顺应天地阳气生发之机,长久必有益处。”
朱元璋皱眉:“政务繁忙,岂能如此准时?”
吴铭恭敬道:“陛下,太子殿下乃国之根本。保重身体,方能更长久地为国操劳。此乃磨刀不误砍柴工之理。”
马皇后连连点头:“重八,吴知事说得是。标儿,以后务必早些安歇。”
朱标温顺应下。
“其三,也是臣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吴铭看向朱标,语气诚恳,“便是‘适度锻炼’。”
“锻炼?”朱标有些疑惑,“可是习武?孤亦曾练习骑射,然体力不支,往往难以持久。”
“非仅是习武。”吴铭解释道,“锻炼之法,多种多样,贵在找到适合自身、并能持之以恒者。譬如,每日清晨或黄昏,于庭院中缓步行走千步,谓之‘散步’,可活络气血。又或,学习一些舒缓的导引之术,如‘八段锦’、‘五禽戏’。”
他边说边简单比划了几个八段锦的动作:“此类功法,动作和缓,注重呼吸与动作配合,既能强健筋骨,又不易过度损耗,正适合殿下。臣可寻些精通此道的太医或道人,为殿下演示教学。”
朱元璋看着吴铭比划那慢吞吞的动作,哼了一声:“这般软绵绵的,能有何用?”
吴铭不慌不忙:“陛下,强身非一日之功,犹如细雨润物,无声却持久。殿下体质偏弱,若骤然进行剧烈运动,反受其害。以此和缓之法,循序渐进,假以时日,必能改善畏寒、易疲之感,精神渐旺。”
朱标本人却似乎听进去了,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孤觉此法或可一试。总比终日枯坐案牍要好。”
马皇后也支持道:“臣妾看可行。标儿,便让吴知事为你安排起来。”
朱元璋见妻儿都同意,便也不再反对:“既如此,你便试着办吧。若有需,可让太医院配合。”
“臣遵旨!”吴铭心中暗喜,项目立项成功!
接下这个任务,吴铭极其上心。他深知这关系到国本,不容有失。
他并没有大张旗鼓,而是采取了低调而稳健的策略。
首先,个性化定制方案。 他并未直接让朱标开始练习整套功法,而是先请太医院院判为太子进行了详细的诊察,了解其具体体质状况(阴虚、气虚等)。然后,他亲自拜访了几位京城中精于养生导引术的老太医和一位颇有声望的道长,结合太子的体质和作息时间,量身定制了一套简化版的、以调理气血、增强心肺功能为主的锻炼计划。主要是八段锦中的几个核心动作,搭配舒缓的呼吸法。
其次,循序渐进,培养习惯。 他建议太子最初每日只练习一刻钟,重在动作准确和呼吸配合,感受身体的细微变化,而不追求强度和时长。他甚至亲自在一旁陪同练习了几次,纠正动作,讲解要领,将枯燥的锻炼变成一种轻松的日常活动。
再次,饮食微调。 他根据营养学理念,建议东宫小厨房在保证口味的前提下,略微调整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和蔬菜比重,减少过于油腻甜腻的食物,并推荐了几款药性平和的药膳汤饮,如黄芪枸杞炖乳鸽等,由太医审定后偶尔供给。
最后,心理疏导与鼓励。 吴铭时常在与太子闲聊时,灌输“健康是根本”、“锻炼是投资”的理念,并定期记录太子练习后的主观感受(如睡眠是否改善、精力是否稍好),用积极的反馈来增强其坚持的动力。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朱标政务繁忙,时有间断;有时也会觉得枯燥产生惰性。但吴铭总是耐心提醒,并以身作则(汇报工作时顺便提及自己也在坚持练习)。马皇后也时常关心询问,形成了良好的监督氛围。
令人欣喜的是,效果逐渐显现。坚持了约一个月后,朱标自己感到“午后困倦之感稍减”,“手足似乎暖和了些”。太医请脉后,也认为“脉象较前略为充盈有力”。
这点滴的改善,让朱元璋和马皇后大为欣慰,对吴铭更是刮目相看。
连时常入宫的皇孙朱雄英(朱标之子)见了,也嚷嚷着要跟“吴先生”学那好玩儿的动作。吴铭便又简化了几个动作,教给朱雄英,寓教于乐,同时也暗中培养了未来皇帝的健康意识。
而吴铭与太子朱标的关系,也通过这日复一日的“健身辅导”,变得愈发熟稔和信任。朱标欣赏吴铭的务实和巧思,时常与他讨论一些政务民生问题,吴铭也能从现代视角给出一些新颖的建议。
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
这一日,吴铭指导完太子练习,正要告退。朱元璋忽然淡淡地说了一句:“吴铭,你很好。不仅会做事,更会为人。老大(朱标)这边,你多用点心。”
语气平淡,却重如千钧。
吴铭心中凛然,知道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背后,是巨大的信任和托付。
他躬身郑重道:“臣,定当竭尽所能,护佑殿下康健。”
走出东宫,吴铭抬头望了望湛蓝的天空。
内心oS:「太子健康管理项目,进展顺利。不仅改善了客户(朱标)身体状况,还增强了客户关系(trust),甚至获得了大老板(朱元璋)的进一步认可。这波投资,值!」
他仿佛看到,一条更加稳固而宽广的道路,正在自己脚下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