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景和四年六月下旬,江南染织行业的价格战骤然打响。川蜀“蜀锦染”的掌柜带着一批低价布样,在京城、中原等地大肆宣传,将同款“蔷薇红”布料的价格压至每匹三百钱,比“江南天工染”的定价低了整整一百五十钱。消息传回江南,联盟内的中小染坊掌柜们顿时慌了神,纷纷找到青娘,恳求跟风降价,否则客户都要被蜀锦染抢走。
青娘看着蜀锦染送来的低价布样,指尖摩挲着粗糙的布面,又对比着自家“江南天工染”的成品——前者颜色暗沉,手感僵硬,用手轻轻揉搓便有轻微褪色;后者色泽鲜亮,质地柔软,五次洗涤后依旧如新。她将两匹布样放在案上,对前来求助的掌柜们说:“降价只会陷入恶性循环,咱们的布品质远超蜀锦染,为何要拿自己的优势去迁就低价?”
沈行舟早已算清一笔账,他铺开账目册,指着上面的数字说:“蜀锦染的低价是靠偷工减料换来的——原料用的是劣质黄芩和蔷薇果,染色流程缩减了三道关键工序,环保处理更是形同虚设。他们每匹布的成本虽低至两百钱,但品质无保障,客户投诉率极高。咱们若跟风降价,按每匹三百钱出售,扣除原料、人工、环保成本,每匹要亏损五十钱,不出三月,联盟就会资金链断裂。”
温景然补充道:“我已将蜀锦染的布样送去检测,色牢度仅两次洗涤,残留染料超标三成,长期穿着对人体有害。这种低价劣质的布料,终究无法长久留住客户,咱们不能因短期利益,砸了‘江南天工染’的招牌。”
三人连夜商议,制定出“品质溢价+成本控制+增值服务”的三维应对策略,既不陷入低价泥潭,又能守住客户、拓展市场。
第一招是“品质溢价背书”。青娘立刻联系朝廷染织监管署,将蜀锦染的劣质布样及检测报告提交,请求公开警示。同时,在“江南天工染”的所有布样上,都加盖天工认证防伪印章,附上检测合格证书,向客户明确传递“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理念。针对大客户,推出“品质溯源”服务,客户可随时前往联盟染坊,查看布料从原料到染色的全过程,亲眼见证标准化生产的严谨。
第二招是“联盟集采控成本”。沈行舟牵头,联合联盟内一百五十余家染坊,向原料商发起大规模集采。凭借庞大的采购量,成功将黄芩、蔷薇果等核心原料的价格压低两成;同时,优化物流路线,将原料统一运输、分发,节省运输成本一成。通过规模化采购和集约化管理,联盟染坊的原料成本每匹布降低三十钱,既保证了品质,又间接提升了利润空间,无需降价也能保持市场竞争力。
第三招是“增值服务锁客户”。温景然设计了“三级增值服务体系”:对长期合作的大客户,提供免费布料保养培训、优先享有新品试用权;对中等客户,推出“补货加急”服务,承诺三日之内送达;对散客,附赠简易检测工具和布料保养手册。此外,还设立“客户权益保障基金”,若因品质问题导致客户损失,除退换布料外,额外赔偿订单金额的五成,彻底打消客户的后顾之忧。
策略推行半月,成效立竿见影。京城云锦阁在对比蜀锦染的劣质布样和江南天工染的优质成品后,果断终止了与蜀锦染的合作,重新与“江南天工染”联盟签订全年供货协议,直言“宁肯多花价钱,也要买放心布”。中原的成衣铺掌柜们也纷纷回流,他们发现,虽然江南天工染的布价略高,但因品质稳定、退货率低,实际利润反而比采购低价劣质布更高。
蜀锦染的低价策略不仅没能抢占市场,反而因大量客户投诉,被朝廷染织监管署责令整改,名声一落千丈。而“江南天工染”联盟的订单量逆势增长,仅七月上半月,就接到了三百余匹的新订单,市场份额稳步回升。
联盟内的染坊掌柜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苏州小李感慨道:“多亏青娘掌柜有远见,没有跟风降价,不然咱们现在怕是既没利润,又丢了招牌。”青娘笑着回应:“价格战从来不是长久之计,品质才是立足之本,服务才是留客之策。咱们守住了品质,控制了成本,优化了服务,自然能在价格战中站稳脚跟。”
暮色降临时,三人站在染坊的庭院里,看着满载布料的马车驶向远方,心中满是笃定。这场价格战的应对,不仅守住了“江南天工染”的品牌阵地,更让联盟成员深刻认识到,差异化竞争才是破局的关键。而青娘、沈行舟、温景然三人的默契配合,也为后续夺回更多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些关于坚守品质、智慧破局的故事,正随着“江南天工染”的布料,在大乾的土地上,续写着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