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景和四年六月中旬,荷风送香,青记染坊的账房却弥漫着沉静的复盘气息。青娘将一叠泛黄的旧账本摊在案上,沈行舟手持算盘,温景然捧着客户反馈记录,三人围坐桌前,目光凝重——如今“江南天工染”联盟势头正盛,夺回曾经流失的市场成为当务之急,而摸清流失的根源,便是破局的第一步。
“三年前,咱们江南染布在京城、中原的市场份额占比三成,如今只剩一成不到。”沈行舟拨动算盘,报出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流失的客户中,京城绸缎庄占四成,中原成衣铺占三成,西域客商占两成,还有一成是本地散客。”他指着账本上的记录,“最严重的是前年,因三批布色牢度不达标,云锦阁、瑞锦祥等三家大绸缎庄终止了合作,转而采购川蜀‘蜀锦染’的布料。”
温景然翻开客户反馈记录,眉头越皱越紧:“这些反馈里,‘颜色不一致’‘耐洗性差’‘残留异味’是高频问题。有位中原成衣铺掌柜写道:‘同一批订的十匹蔷薇红,色差竟有深浅之别,成衣缝制后顾客纷纷退货’;还有西域客商抱怨:‘布料洗两次就褪色,在风沙中不耐穿,再也不采购江南染布’。”他补充道,“这些问题,根源都在没有标准化,全凭工匠经验操作,品质稳定性太差。”
青娘指尖划过账本上的亏损记录,心中满是感慨:“除了品质问题,咱们的应对也有疏漏。当年云锦阁反馈布样不达标,咱们只做了退换,没深究根源,也没给客户任何补偿承诺;面对川蜀染坊的低价竞争,咱们要么跟风降价压缩利润,要么坚守原价失去客户,毫无应对策略。”她回忆起当年的困境,“还有渠道单一,咱们只靠线下客商上门采购,没有主动拓展分销点,一旦客商流失,市场就直接断层。”
为了让分析更精准,三人特意请来几位曾经流失的客户代表。云锦阁的采买总管直言:“当年选择蜀锦染,一是他们的布色牢度稳定,二是他们承诺‘不合格即双倍赔偿’,让我们无后顾之忧。江南染布虽色泽灵动,但品质时好时坏,我们实在不敢冒险。”中原成衣铺的王掌柜也说:“蜀锦染在中原设了分销点,补货快、售后响应及时,你们当年要补货得等半个月,实在耽误生意。”
经过三日的细致复盘,三人终于梳理出市场流失的三大核心症结:一是品质不稳定,无统一标准,色差、色牢度等问题频发,客户信任崩塌;二是竞争应对乏力,面对低价竞争要么盲从要么被动,缺乏差异化优势;三是渠道与服务滞后,线下渠道单一,售后响应慢、补货周期长,客户体验不佳。
沈行舟将症结逐条写在纸上,沉声道:“找到了问题所在,就有了破局的方向。品质不稳定,咱们有标准化体系和天工认证兜底;竞争乏力,咱们可以靠‘传统+创新’的差异化产品突围;渠道与服务滞后,咱们就搭建分销网络,优化售后流程。”
温景然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做一份《市场流失客户挽回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制定专属方案——对大绸缎庄,提供免费样品检测、优先供货权;对成衣铺,缩短补货周期至三日;对西域客商,强化布料耐磨、耐晒处理,提供售后跟踪服务。”
青娘望着窗外盛放的荷花,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失去的市场,咱们要靠实力一点点赢回来。现在咱们有标准化体系、有联盟资源、有朝廷支持,更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我相信,江南天工染一定能重回巅峰,甚至超越从前!”
暮色降临时,三人已制定出初步的市场夺回战略框架,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将围绕品质巩固、差异化竞争、渠道拓展、客户服务优化四大方向,逐步推进计划。账房里的旧账本记录着曾经的失利,而桌上的新计划,则承载着未来的希望。
这场深刻的市场流失现状分析,不仅让三人看清了过去的不足,更凝聚了夺回市场的决心与力量。那些曾经的遗憾与挫折,终将化作前行的动力,在江南天工染的品牌旗帜下,书写一场精彩的市场逆袭之战。而青娘、沈行舟、温景然三人的默契与担当,也将在这场战役中,愈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