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山间薄雾,洒在流动染坊的木架上时,青娘正蹲在染桶旁,看着温景然将熬好的茜草汁缓缓倒入靛蓝染料中。深褐色的草汁与靛蓝交融,渐渐晕出一种温润的青褐色,像极了深秋时节山林间的色调,既不张扬,又透着几分雅致。
“按医书里的记载,茜草汁能增强染料的附着性,还能中和雨水残留的酸性,”温景然一边搅拌染料,一边向青娘解释,“我昨晚又加了些皂角灰,既能固色,又能让布面更柔软。咱们先试染一匹,看看效果如何。”
青娘点点头,示意伙计阿木取来一匹受损后洗净的白布。阿木小心翼翼地将白布浸入染桶,青娘则亲自上手,顺着布料的纹理轻轻揉搓,确保染料能均匀渗透每一寸纤维。沈行舟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张记布庄的订单明细,低声说道:“张掌柜今早派人来问过进度,虽没明说,但语气里还是有些担心。咱们这次的试染,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青娘手上动作不停,目光却透着坚定:“放心,我心里有数。这几日咱们改进的不仅是染料,还有染色的工序——之前是一次染成,这次咱们分三次染,每次染后都用温水漂洗,再晾干半日,这样色泽会更均匀,牢度也会更好。”
半个时辰后,第一匹试染的布帛被捞出,沥干水分后挂在木架上。阳光洒在布面上,青褐色的色泽均匀透亮,摸上去柔软顺滑,完全看不出之前被雨水浸泡过的痕迹。温景然上前检查,用指甲轻轻刮了刮布面,没有丝毫掉色的迹象,满意地点点头:“成了!这固色效果比预想的还好,就算再遇上下雨,也不用担心色泽晕染了。”
伙计们见状,都忍不住欢呼起来。阿木兴奋地说:“青娘,温大夫,咱们这新染料也太厉害了!比之前的颜色还好看,这下张掌柜肯定会满意的!”
青娘却没有立刻放松,而是对众人说:“试染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两日,咱们要把受损的布帛都按这个方法重新染色,新赶制的布帛也要用改良后的工艺,每一步都得仔细检查,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接下来的两天,染坊里始终弥漫着草木与染料的混合香气。青娘几乎没合过眼,从染料的熬制、布料的浸泡,到染色的时长、漂洗的水温,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沈行舟则忙着协调物料——染坊的茜草不够了,他便亲自去山间的药农那里收购;皂角灰短缺,他又联系镇上的杂货铺加急送货,确保染色工序不会因物料短缺而中断。温景然则留在染坊,随时根据布料的质地调整染料的配比,偶尔还会帮伙计们处理手上的染料残留,避免他们皮肤过敏。
第三日清晨,当最后一匹布帛挂在木架上晾干时,青娘终于松了口气。三十匹布帛整齐地排列着,浅青、石青、青褐三色交错,色泽均匀,质地柔软,比最初约定的品质还要好上几分。沈行舟看着这些布帛,笑着说:“这下咱们可以去见张掌柜了,保管他挑不出半点毛病。”
两人带着两匹样布来到张记布庄时,张掌柜正坐在柜台后焦急地踱步。见他们进来,他连忙起身,目光落在样布上,伸手摸了摸,又对着阳光仔细查看,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这布……比上次我看到的还要好啊!”张掌柜的语气里满是惊喜,“色泽更匀,手感也更软,而且这青褐色,我还是头一次见,用来做中秋的新衣,定能吸引不少顾客。”
青娘笑着说:“张掌柜,这青褐色是我们用茜草和皂角改良染料后染出来的,不仅色泽独特,还格外耐洗耐晒。这次因为我们的疏忽耽误了您的时间,所以额外多染了五匹布,算是我们的赔礼,您收下。”
张掌柜接过样布,心中满是感动:“青娘,你们不仅没敷衍了事,还把布的品质做得更好,这份诚意,我记在心里了。往后我们张记布庄的染布,就都跟你们流动染坊订了!而且我还会跟镇上其他商户推荐你们,让他们也见识见识你们的好手艺!”
离开布庄时,阳光正好,街上的市集已热闹起来。沈行舟望着青娘脸上的笑容,轻声说:“这次能化解危机,靠的不仅是改良的染料和工艺,更是你对品质的坚持。若是当初你选择用次等布糊弄过去,咱们的口碑就真的毁了。”
青娘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山林:“我爹以前常说,染布如做人,容不得半点虚假。色泽差一分,手感差一寸,顾客都能感受得到。咱们流动经营,没有固定的店铺做依靠,唯一能留住顾客的,就是这实打实的品质。”
两人回到染坊时,温景然正带着伙计们打包布帛,准备给张记布庄送货。见他们回来,温景然笑着说:“看你们的神情,定是成了。我刚才还在想,若是张掌柜满意,咱们可以把这改良后的草木染工艺固定下来,以后根据不同地方的水质和需求,调整染料的配比,这样不管到哪里,都能染出好布。”
青娘眼前一亮:“景然这个主意好!咱们流动染坊要走的路还长,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遇到新的挑战,只有不断改良工艺,坚持品质,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午后,当伙计们将三十匹布帛送到张记布庄时,镇上不少商户都闻讯赶来围观。看到布帛的品质后,他们纷纷围上来,向青娘询问染布的价格和订单流程,有的甚至当场就订下了布匹。阿木兴奋地跑回染坊报信:“青娘,沈公子,温大夫,好多商户都想跟咱们订布!咱们流动染坊的名声,这下在镇上彻底打响了!”
青娘望着染坊外渐渐聚集的商户,心中满是感慨。这场因骤雨引发的危机,最终却成了流动染坊的转机——不仅让他们改良了工艺,赢得了张记布庄的长期合作,还打开了小镇的市场,为后续的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夕阳西下时,沈行舟提着一壶新煮的雨前茶,温景然拿着刚画好的染料配比图,三人坐在染坊的屋檐下,聊着接下来的计划。
“接下来咱们可以在小镇多待几日,接些订单,同时也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合适的染料原料,”沈行舟抿了口茶,说道,“我听药农说,山后有一种野蓝草,染出来的颜色更鲜亮,咱们可以去看看。”
温景然点头:“我也想跟着去看看,说不定还能发现其他能用来染色的草药。而且我还想整理一份‘地域染料适配手册’,把不同地方的水质、原料特性都记下来,方便咱们后续调整工艺。”
青娘笑着接过手册,指尖拂过纸上的字迹,心中满是温暖。她知道,流动染坊的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会遇到更多挑战,但只要有沈行舟的支持、温景然的相助,还有伙计们的齐心协力,她一定能带着流动染坊,在江湖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以品质为基、以诚信为本的路。
夜色渐浓,染坊的油灯依旧亮着,映照着三人交谈的身影。窗外,山间的风轻轻吹过,带来草木的清香,也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持与成长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