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的雨刚歇,青韵染坊的前院便铺开了一张巨大的江南乡镇舆图,青娘、沈行舟、温景然与流动染队的核心成员围站在舆图旁,指尖在密密麻麻的村镇标记上反复摩挲——首趟流动染坊的路线规划,不仅关乎能否顺利完成订单,更决定着“江湖流动经营”模式的成败,容不得半分马虎。
“首趟路线,咱们暂定覆盖苏州周边的望亭镇、木渎镇、甪直镇,”温景然手持毛笔,在舆图上画出一条虚线,“这三镇呈‘三角分布’,望亭镇距苏州城六十里,木渎镇四十里,甪直镇五十里,两两之间最远不过三十里,运输成本低,且都有成熟的丝绸产业,染布需求稳定。”
周老栓俯身细看舆图,指着望亭镇旁的太湖支流道:“望亭镇靠水,染布时取水方便,只是入夏后雨水多,河边的空地容易积水,咱们得提前找个高燥的地方搭染坊。还有,镇上的‘瑞祥绸缎庄’是咱们的大客户,得把交货点设在他们庄附近,方便他们取货。”
沈行舟则更关注路况:“从苏州到望亭镇,前四十里是官道,平整好走,后二十里是乡间小路,雨季容易泥泞,马车得放慢速度,还得准备几块木板,遇到陷车时能垫路。木渎镇多山,进镇的路有一段陡坡,阿力赶车时要格外小心,设备得捆得更紧些。”
青娘点头,接过沈行舟递来的“路况笔记”,上面详细记录着每段路线的距离、路面状况、可能遇到的障碍:“这些细节都要记下来,林小满,你把路况、取水点、交货点都整理成‘路线手册’,打印出来给每个人发一份,方便大家随时查看。”
林小满连忙拿出账簿,快速记录:“好的青娘!手册分‘路线概况’‘注意事项’‘应急方案’三部分,还会标注沿途的客栈、当铺、药铺,万一遇到突发情况,也知道去哪里求助。”
接下来的讨论聚焦在“停留时间与订单规划”上。温景然根据前期预约的订单量,初步拟定了每镇的停留时长:望亭镇订单二十匹,停留三日;木渎镇订单三十匹,停留四日;甪直镇订单五十匹,停留五日。但周老栓提出了不同意见:“木渎镇多是散户织户,订单零散,有的只要一匹布,还得现场选颜色、定花纹,耗时会更长,停留四日怕是不够,建议增加一日,留一日处理临时订单,也能积累新客户。”
阿巧也补充道:“甪直镇有大型丝绸厂,他们的布都是批量染制,颜色统一,可集中处理,但需要提前沟通染料配比,最好在出发前派林小满去一趟,确认他们的需求,避免到了镇上又要调整,耽误时间。”
青娘综合众人的意见,调整了停留计划:望亭镇三日(两日处理订单+一日维护设备)、木渎镇五日(三日处理订单+一日接临时单+一日客户回访)、甪直镇六日(四日处理批量订单+一日沟通后续合作+一日总结),同时增加“弹性时间”——每两镇之间预留半日缓冲,若前一镇订单提前完成,可提前出发;若遇到延误,也不会影响下一镇的行程。
“订单规划还要分‘优先级’,”温景然翻开客户名录,用朱砂笔标注,“瑞祥绸缎庄、甪直丝绸厂是长期合作客户,订单优先处理;木渎镇的散户织户是潜在客户,可安排在每日下午集中处理,同时展示咱们的印花样品,吸引更多订单。”
林小满立刻补充:“我还可以在每镇的市集上摆个‘预约点’,提前接受下趟的订单,这样咱们下次再来,就能直接带着染料和设备,不用再花时间沟通需求,效率更高。”
路线的“成本控制”也是重点。沈行舟核算了运输成本:马车每日消耗草料五斤、清水十斤,每镇停留期间需采购染料补充,望亭镇的靛蓝染料价格最低,可多采购些备用;木渎镇的茜红染料品质好,适合做高端染布,可少量采购用于定制订单。
“设备损耗也要算进去,”沈行舟指着舆图上的铁匠铺标记,“望亭镇、甪直镇都有铁匠铺,可提前联系,若设备出现小故障,能及时维修;木渎镇没有铁匠铺,得带足备用零件,比如折叠染缸的榫卯接口、迷你锅炉的通风挡板,避免因设备损坏耽误染布。”
温景然则核算了食宿成本:每镇选择性价比高的“通铺客栈”,六人每日食宿开销约二两银子,三镇共需三十两;若遇到雨天无法在户外染布,可租用客栈的空院,每日租金五十文,这笔费用也要预留出来。
“咱们还可以跟客户协商,”林小满突然开口,“比如瑞祥绸缎庄,咱们帮他们染布,他们若能提供染坊场地和清水,咱们可给他们打九五折,这样既能节省场地租金,又能拉近客户关系,一举两得。”
青娘眼前一亮:“这主意好!林小满,你出发前联系瑞祥绸缎庄,跟他们谈场地合作,若能谈成,就作为‘合作模板’,推广到其他客户那里,长期下来能节省不少成本。”
经过一整天的讨论,首趟流动染坊的路线规划终于确定,形成了一份详细的“路线执行手册”,涵盖五大核心内容:
1. 路线概况:苏州城→望亭镇(60里,官道+乡间小路)→木渎镇(30里,多山路)→甪直镇(40里,水陆并行),总里程130里,总耗时18日(含缓冲时间);
2. 停留计划:望亭镇3日(订单处理+设备维护)、木渎镇5日(订单处理+临时接单+客户回访)、甪直镇6日(批量订单+合作沟通+总结),每日工作时间辰时到申时,避开正午高温;
3. 订单优先级:长期合作客户(瑞祥绸缎庄、甪直丝绸厂)优先,散户织户集中处理,每日预留2小时接临时订单;
4. 成本控制:运输成本(草料、清水、备用木板)、设备成本(备用零件、维修合作)、食宿成本(客栈通铺、场地合作)、染料成本(按镇采购、错峰储备),总预算控制在150两银子以内;
5. 应急方案:雨天转移至室内场地(提前租用客栈空院)、设备故障(备用零件+合作铁匠铺)、订单延误(启用缓冲时间+调整后续行程)、客户临时取消(及时联系其他客户补单)。
手册完成后,青娘将其复印了六份,分给流动染队的每位成员,还特意在封面写下“同心同行,稳扎稳打”八个字,既是鼓励,也是提醒。
次日清晨,沈行舟带着阿力去检查马车与设备,确认每一件工具都已按“路线手册”的要求准备妥当;周老栓与阿巧则在染坊后院调制首批染料,按望亭镇的订单需求,提前配好靛蓝、茜红两种常用染料,装在密封的陶罐里,贴上标签;林小满则拿着“路线手册”,再次联系三镇的客户,确认订单细节与场地合作事宜;温景然则留在染坊,整理后续的客户资料,为流动染队提供后方支持。
青娘站在舆图旁,指尖轻轻抚过标记好的路线,心中满是期待与坚定。她知道,这条看似简单的路线,承载着流动染坊的未来,也承载着团队成员的梦想——周老栓想靠染布手艺安享晚年,阿巧想让自己的印花手艺被更多人看见,阿力想靠赶车攒钱娶媳妇,林小满想让弟弟过上好日子,而她自己,想在江湖流动经营中,闯出一条属于青韵染坊的新赛道。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舆图上,照亮了那条从苏州城延伸向乡镇的虚线。青娘、沈行舟、温景然并肩站在舆图旁,仿佛已看到流动染队的马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看到便携染坊在市集上支起,看到客户们拿着染好的鲜亮布料露出笑容。
“明日,咱们就出发,”青娘的声音带着几分激动,却又格外沉稳,“按咱们规划的路线,一步一步来,相信咱们的流动染坊,定能在江南的乡镇里,闯出一片天地。”
沈行舟点头,眼中满是信任:“路线规划得详细,应急方案也周全,只要咱们按手册执行,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温景然则笑着补充:“我会在染坊做好后方支持,你们在前方有任何需要,随时传信回来,我会第一时间协调资源,确保你们能顺利完成首趟行程。”
夜色渐深,染坊的灯火渐渐亮起,流动染队的成员们还在做最后的准备。舆图上的路线,已不再是简单的虚线,而是一条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征途。明日,他们将踏上这条征途,用脚步丈量距离,用智慧应对挑战,在江湖流动经营的道路上,写下属于青韵染坊的第一页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