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南山的茶园上。露珠在茶叶上滚动,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青娘站在木屋前,手里捧着一叠厚厚的纸,神情既郑重又平静。
\"各位,\"她把纸摊在木桌上,\"今天,我们要做一件比'口头承诺'更具体的事——把我们的约定,写成一份'协议草案'。\"
茶农们围拢过来,脸上带着好奇和一丝紧张。周老、赵老、王婶、李伯,还有沈行舟,都站在最前排。
\"这份草案,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青娘继续说,\"它是我们这几天所有讨论的总结。我会一条条念,大家有意见可以提,我们当场改。改到大家都能接受为止。\"
二
青娘拿起第一页,念道:
\"第一条 合作宗旨
甲乙双方本着'品质第一、诚信为本、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直采合作关系。\"
她顿了顿,看向众人:\"这一条,是我们的总纲。大家有意见吗?\"
赵老点头:\"没有意见。\"
王婶也说:\"没有。\"
青娘继续念:
\"第二条 合作主体
甲方:南山茶农合作社(代表:青娘)
乙方:各签约茶农(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
\"第三条 合作内容
甲方负责按本协议约定的标准和价格,收购乙方生产的茶叶;乙方负责按标准采制、按时交付。\"
\"第四条 品质标准
1. 采摘标准:一芽两叶,鱼叶、病虫叶、老叶一律不采;
2. 加工标准:按甲方提供的Sop执行,包括萎凋、杀青、揉捻、烘干等环节;
3. 分级标准:分特级、一级、二级,具体以甲方公布的实物标准样为准;
4. 验收方式:甲方现场验收,必要时邀请第三方评茶师参与。\"
念到这里,青娘停了下来:\"这一条很关键。谁有疑问?\"
李伯举手:\"特级、一级、二级,价格怎么算?\"
\"问得好。\"青娘翻到下一页,\"价格在第七条,我们一会儿专门讲。\"
三
青娘继续念:
\"第五条 交付与运输
1. 交付时间:每月的5日、15日、25日为集中交付日,特殊情况提前三天通知;
2. 交付地点:山脚'南山茶农合作社直采点';
3. 运输方式:乙方负责将鲜叶或初制茶运至交付地点,甲方负责后续运输;
4. 包装要求:使用甲方统一发放的竹篮和标识,不得混级、不得掺杂。\"
\"第六条 验收与异议
1. 甲方在交付当日完成验收,出具验收单;
2. 乙方对验收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当日提出复检申请,由双方共同复检;
3. 复检仍有争议的,邀请第三方评茶师裁决。\"
四
\"第七条 价格与结算
1. 基准价:每月初公布一次,参考山脚茶市均价并上浮一成;
2. 分级加价:特级在基准价基础上加价20%,一级加价10%,二级不加价;
3. 预付比例:乙方交付合格茶叶后,甲方预付三成;
4. 尾款结算:每月月底结清;
5. 返利机制:月销量达到100斤返利2%,200斤返利4%,300斤以上返利6%;
6. 支付方式:现金或等值农资抵扣。\"
\"第八条 风险共担
1. 不可抗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减产或品质下降的,双方按损失比例共同承担;
2. 风险基金:每月从合作社利润中提取1%注入风险基金,用于补助和应急;
3. 设备维护:甲方负责提供必要的加工设备指导和维护建议,乙方负责日常保养。\"
五
\"第九条 违约责任
1. 乙方混计、掺杂、延误交付的,甲方有权按比例扣减预付,并视情节暂停合作;
2. 甲方无故拒收或延迟付款的,乙方有权暂停交付并要求赔偿;
3. 因一方违约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违约方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第十条 合作期限与终止
1. 期限:自签字盖章之日起一年,期满自动续期,除非一方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
2. 终止条件:严重违约、不可抗力持续超过三个月、双方协商一致。\"
\"第十一条 争议解决
1. 协商优先;
2. 协商不成的,提交县商会调解;
3. 调解不成的,通过诉讼解决。\"
\"第十二条 其他
1.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约定;
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六
青娘念完,全场安静了几秒钟。茶农们的脸上有释然,也有思索。
\"青娘,\"赵老先开口,\"这协议写得很细,我们心里踏实。但有一条,我还是担心——不可抗力,怎么界定?\"
青娘点头:\"问得好。我准备了一份'不可抗力认定细则',作为附件。简单说,就是由县气象站出具灾害证明,或由村委会出具减产证明,我们据此按比例分担损失。\"
王婶又问:\"返利是按个人算,还是按组算?\"
\"按个人算。\"青娘回答,\"鼓励每个人都按标准来。但我们也会设'组进步奖',奖励整体达标的组。\"
李伯问:\"第三方评茶师,谁来请?费用谁出?\"
\"由双方共同请,费用由合作社承担。\"青娘说,\"这是为了保证公平。\"
七
青娘把\"不可抗力认定细则\"、\"分级标准实物样说明\"、\"返利计算示例\"、\"验收单模板\"等附件一一发给大家。她没有急着让大家表态,而是让每个人先看,有问题随时提。
茶农们三三两两地讨论起来。有人小声念着条款,有人拿着返利示例在纸上算账,有人则在和旁边的人比划着分级标准。
青娘和沈行舟、周老一起,在人群中穿梭,解答各种问题。
\"阿牛,这个'特级'不是看芽头漂亮,主要看叶质和耐泡度。\"
\"王婶,预付款是交付合格后当场付,不是等月底。\"
\"李伯,争议解决先协商,不是一上来就打官司。\"
八
中午时分,讨论渐渐平息。青娘把大家重新召集起来:\"各位,有几条我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她拿起笔,在黑板上写下三条:
\"1. 标准不追溯:本协议生效后按新标准执行,之前的不作追溯;
2. 价格不讨价还价:基准价每月初公布,分级加价固定,不接受个别谈判;
3. 违约不打折扣:一旦发生混迹、掺杂,按比例扣减预付,不搞'下不为例'。\"
\"这三条,是为了保证标准的严肃性。\"青娘说,\"大家能接受吗?\"
茶农们对视一眼,纷纷点头。赵老代表大家说:\"能接受。这样才公平。\"
九
\"还有一件事。\"青娘从木桌底下取出一个小木匣,打开,里面是几枚印章。
\"这枚是'南山茶农合作社'的公章,这几枚是组长的私章。\"她解释,\"协议需要签字并加盖公章或私章,才生效。我们会请县商会备案,增加它的法律效力。\"
\"备案?\"有茶农不解。
\"就是让第三方知道我们的约定。\"周老解释,\"这样,万一有争议,处理起来更有依据。\"
十
下午,青娘让大家在\"协议草案\"上先签下\"审阅意见\",表示已经看过并理解。她没有强迫任何人当场签正式协议,而是说:\"大家回去再想想,明天上午我们再正式签。\"
\"我现在就签!\"赵老第一个表态,\"我信青娘,也信这份协议。\"
王婶、李伯也纷纷表示现在就签。青娘没有阻止,她让沈行舟准备好笔墨和印章,把协议一份份摊开。
\"我再说一遍,\"她看着每一个签字的人,\"签了,就要做到。做不到,就要承担责任。这不是吓唬大家,是为了保护每一个按标准做事的人。\"
\"我们懂。\"赵老郑重地点头,在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又在旁边按了手印。
十一
签字盖章的过程并不长,却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青娘看着一份份协议被郑重地签下名字、按上手印、盖上印章,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安定感。
\"青娘,\"沈行舟小声说,\"你看起来很平静。\"
\"我心里在打仗。\"青娘微微一笑,\"但我知道,这场仗,我们必须赢。\"
十二
傍晚,青娘把签好的协议一份份收好,放进一个结实的木匣里。她又在木匣盖上写了四个字:\"以法为据\"。
\"这不是对人的不信,\"她对大家说,\"而是对我们共同约定的尊重。\"
茶农们散去后,周老留下来,对青娘说:\"你这一步走得很稳。协议写得细,执行起来就不难。\"
\"最难的是执行。\"青娘说,\"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天天按标准做,执行就会变成习惯。\"
十三
夜深了,山里安静得只剩下虫鸣。青娘坐在木屋的门槛上,望着远处漆黑的山峦,手里轻轻摩挲着那枚公章。她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这几天的画面——遮雨棚、排水沟、标准勺、茶路笔记、口头承诺、协议草案……每一个细节,都让她更加坚定。
\"青娘,\"沈行舟端来一杯温水,\"明天我们还要回城准备试茶会。你早点休息吧。\"
\"好。\"青娘接过水,喝了一口,\"行舟,谢谢你一直支持我。\"
\"我们是伙伴。\"沈行舟微笑,\"也是……我希望能一直走下去的人。\"
青娘抬起头,对上他真诚的目光,心中泛起一阵暖意。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十四
第二天一早,青娘和沈行舟就要回城了。周老、赵老、王婶、李伯和其他茶农都来送行。
\"山里的事,就拜托你们了。\"青娘说,\"按协议来,有问题随时送信给我。\"
\"放心吧。\"赵老拍了拍胸脯,\"说清楚,做得到。\"
青娘和沈行舟并肩向山下走去。雨后的山路虽然还有些湿滑,但空气清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照得路面斑驳陆离。
\"青娘,\"沈行舟忽然开口,\"等到了城里,试茶会那天,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和城里的茶商签一份类似的协议?\"
\"当然。\"青娘点头,\"我们不仅要和茶农签,还要和茶商签。标准要上山,也要下山。\"
十五
回城的路上,青娘的心情格外轻松。她知道,协议草案的完成,意味着\"制裁\"从一个想法,变成了一套可执行的制度。接下来,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青娘茶肆,\"她在心中默念,\"将不再只是一家普通的茶肆。它将是连接大山与城市的桥梁,是品质与诚信的象征。\"
十六
傍晚时分,青娘终于回到了城里。她远远地就看到了茶肆门口的木牌,上面写着\"青娘茶肆\"四个大字。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是她的家,也是她的战场。
阿福和陆砚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到青娘,阿福激动地跑过来:\"青娘,你终于回来了!\"
陆砚也微笑着迎上来:\"辛苦了。试茶会的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了,就等你的好茶了。\"
青娘点头:\"好茶已经在路上了。我们一起,把这次试茶会办好。\"
十七
夜深了,青娘独自坐在柜台前,翻看着这次进山的茶路笔记。她在最后一页写下:
\"协议草案,不是束缚,而是保障。它让每一个人的努力,都能被看见、被尊重、被回报。\"
她合上笔记,抬头望向窗外。月光如水,洒在茶肆的瓦檐上。青娘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她知道,属于她的茶路,才刚刚开始。
十八
第二天一早,青娘茶肆的门口挂出了一块新的木牌——\"南山茶农合作社直采点\"。过往的行人纷纷驻足观看,议论纷纷。
\"青娘这是要做大啊。\"
\"听说她去山里收茶了,品质很好。\"
\"那一定要去尝尝。\"
青娘站在门口,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客人。她知道,这不仅是一块木牌,更是一份承诺。
十九
中午,李大壮终于将第一批直采的茶叶送到了茶肆。青娘亲自开箱验茶,确认品质无误后,将茶叶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
\"青娘,这茶真香啊。\"阿福忍不住感叹。
青娘点头:\"这是我们合作社的第一批茶,也是我们的骄傲。\"
陆砚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试茶会的邀请名单:\"青娘,名单我已经拟好了。我们邀请了城里的几位名士、资深茶客,还有几家媒体。\"
青娘接过名单,满意地点头:\"好。我们要用品质说话,用诚信赢得信任。\"
二十
傍晚,青娘站在茶肆的门口,望着渐渐散去的人群。她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她知道,协议草案的完成,不仅改变了她自己的命运,也将改变很多茶农的生活。
\"青娘,\"陆砚走到她身边,轻声说,\"恭喜你。\"
青年微笑:\"这只是开始。\"
她抬头望向远方,仿佛又看到了南山的茶园。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无论未来有多少挑战,她都将坚定地走在这条茶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