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散后,喧嚣渐远。
秦皇特意在御书房旁的暖阁设下清茶,此处陈设雅致,灯火温润,只留国师、太子秦不凡作陪,与秦安秦汐二人对坐。
烛火摇曳,将五人的身影投映在窗棂上,与殿外残留的鼎沸人声恍若两个世界。
“今夜盛宴,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二位海涵。”
秦皇卸下了帝王威严,语气平和,竟亲自执起玉壶,为秦安秦汐斟上清茶,茶香袅袅,沁人心脾。
“说起来,若非二位当日出手,挫了那逆子的锋芒,朕这盘棋,也不会下得如此顺畅。”
他言语间,已间接承认了当初借秦安秦汐之力,清理门户、并为后续大一统布局之事。
秦安双手接过温热的茶盏,姿态从容:“陛下运筹帷幄,深谋远虑,即便没有我二人,想必也有雷霆后手。我等不过是恰逢其会,顺势而为罢了。”
他言语温和,并未居功,反而轻描淡写地将功劳推回,点明了秦皇自身的手段与掌控力。
秦皇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与身旁静坐的国师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国师会意,缓声开口,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在静谧的暖阁中格外清晰:“秦公子过谦了。陛下与老夫观二位,绝非池中之物。如今心州一统在即,然百废待兴,内外皆有不臣之心与隐忧暗藏。”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求贤若渴,不知二位可愿暂留秦国,助陛下完成这千秋霸业?陛下必以国士之礼相待,绝不吝啬封赏。”
这话语分量极重,几乎是明示了裂土封侯、权倾朝野的承诺。
秦不凡也目光灼灼地看向二人,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真诚,显然对此提议极为赞同。
暖阁内一时寂静,只闻烛火轻微的噼啪声与茶香缭绕。
秦安与秦汐对视一眼,彼此眼中皆有了然与默契。秦安轻轻放下茶盏,微微一笑,那笑容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移转的坚定,如同深海下的磐石。
“陛下、国师、太子殿下厚爱,秦安心领,感激不尽。”
他先是郑重拱手一礼,随即侃侃而谈,声音清朗:“陛下雄才大略,胸怀四海,更有雷霆手段,能于谈笑间慑服群雄,此乃明君之相,世所罕见。”
“国师学究天人,深谋远虑,乃定国安邦之柱石,令人敬仰。太子殿下仁厚睿智,目光长远,有守成开拓之能,秦国后继有人,未来可期。”
“再看大秦,兵锋之盛,甲于东苍,吏治清明,民心凝聚,一统心州,不过时间问题,乃大势所趋。”
他这一番话,并非虚言客套,而是将秦国顶层三人的优点与国势点得恰到好处,既非谄媚,又显露出真诚的洞察,听得秦皇微微颔首,国师古井无波的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许,秦不凡更是面露感动。
“然而……”
秦安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却多了一份超然物外的淡然。
“我与师妹秦汐,志不在此。”
秦汐:?
秦安继续笑着说道:“修行之人,所求者,乃是勘破大道玄机,追寻长生久视,探索这浩瀚天地之终极奥秘。权位富贵,疆土霸业,于我辈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亦是修行路上的羁绊与枷锁。”
他侧首看向身旁脸色微红的秦汐,秦汐亦微微颔首,淡金色的眼眸中是一片澄澈见底的坚定,如冰似雪。
她虽未言语,但那与秦安同出一辙、不容置疑的意志,已表露无遗。
“这滚滚红尘,王朝兴替,虽也是历练心性的一种途径,却非我二人之道心所向。”
秦安继续说道,声音清晰而平静。
“故而,我只能辜负陛下与诸位的盛情了。我二人,不会在心州久留,甚至这东苍域,也并非我们的终点。我们的路,在更遥远的大道之上。”
他话语中的决绝与超脱,如同清泉击石,让暖阁内温暖的气氛为之一凝。
秦皇深邃的目光在二人身上停留片刻,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视灵魂深处,似要看清他们道心之坚韧程度。
片刻的沉默后,他忽然朗声一笑,笑声冲散了略显凝滞的空气。
“好!好一个‘道心所向’!”
秦皇抚掌,眼中竟无半分被拒绝的不悦,反而带着几分纯粹的激赏。
“若连自己的道都无法坚守,见利而忘初心,又何谈助他人成就霸业?二位道心坚定,不为外物所动,朕心甚慰,更是佩服!”
他身为一代雄主,自有其气度与眼光,深知强扭的瓜不甜,更明白如秦安秦汐这般惊才绝艳、心性超脱之人,绝非权势所能牢笼,强行挽留反而落了下乘,徒增嫌隙。
“既如此,朕也不便强求。”
秦皇神色一正,语气变得无比诚挚:“不过,二位于我秦国,终究有缘,亦有恩。”
“今日,朕在此承诺,他日二位若游历诸天,有所需时,只要不违背天地道义,不损我大秦根基,我秦国上下,定当竭尽全力,鼎力相助!”
这是一位掌控千万里疆域、志在天下的雄主,重若千钧的承诺。
秦安与秦汐闻言,皆起身,面向秦皇,郑重地行了一礼:“陛下胸襟,令人感佩。此情此谊,我二人铭记于心。”
重新落座后,气氛反而因这份坦诚与理解而变得更加轻松融洽。
秦安似想起什么,神色自然地开口问道:“说起来,我二人离开宗门游历四方,旨在感悟天地法则,淬炼自身道韵,夯实根基。”
“陛下与国师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可知在这东苍域内,或是其周边相邻界域,可有哪处地方,天地法则显化尤为特殊,道韵迥异于常?或许是什么千古绝地、天然秘境,亦或是某些不为人知的古老遗迹?”
国师闻言,雪白的长眉微微一动,沉吟片刻,方缓声道:“东苍域广袤无垠,奇异险峻之地确有不少。”
“但若论及法则道韵之奇特、之混乱……据一些流传甚少的古老典籍零星记载,位于东苍域极东之尽头,临近虚无之海处,有一处名为‘万法荒原’的禁忌之地。”
“万法荒原?”
秦安眼中闪过一丝浓厚的兴趣,秦汐也凝神细听。
“不错。”
国师微微颔首,语气带着一丝追忆与凝重:“那里仿佛是天地初开、法则未定时遗留的碎片,天地规则混乱不堪,时空扭曲不定,据说踏入其中,可能一步沧海,一步桑田,前一刻还是烈焰焚天,下一步已是冰封万里。更能见到各种违背常理、光怪陆离的道韵显化痕迹。”
“古往今来,不乏有大勇气、大毅力者进入寻求机缘,有人福至心灵,于混乱中捕捉到一线灵光,顿悟大道,一举突破困扰多年的瓶颈;也有人道心不够坚韧,深陷其中,被混乱法则侵蚀,最终道心崩溃,乃至身死道消,魂飞魄散。可谓机遇与凶险并存,是磨砺亦是毁灭。”
“而其最深处,据闻从未有人能真正探明并活着带回确切消息,充满了无尽的未知与神秘。”
秦安与秦汐再次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一闪而过的意动与决断。
这种充满挑战、法则独特之地,正是他们目前寻求突破、融合万法所需的绝佳磨砺之所。
“多谢国师指点迷津。”
秦安拱手,诚恳道谢。
又闲谈片刻,品尽杯中香茗,聊了些古界风物与修行见解后,秦安与秦汐便起身告辞。秦皇亲自将二人送至暖阁门口,秦不凡与国师紧随其后。
月光如水,洒在汉白玉的石阶上,清辉冷冽。
“二位,前路漫漫,道途艰险,珍重。”
秦皇立于阶上,月光为其伟岸的身影镀上一层朦胧的银边。
“陛下亦请保重圣体。愿大秦国运昌隆,愿陛下早日成就一统心州之不世伟业。”
秦安秦汐一同拱手作别,言辞恳切。随即转身,两道身影,一玄一素,飘逸出尘,融入清冷的月色之中,渐行渐远,再无回头。
望着他们消失的方向,秦皇负手而立,默然良久,方才对身旁的国师与太子叹道:“雏凤清于老凤声,真乃人中龙凤,仙道种子。他们的舞台,从不在凡尘王朝,而在那星辰大海,诸天万界。能与他们结下此段善缘,于我秦国而言,未必不是一桩更大的幸事。”
国师微微颔首,月光照在他深邃的眼眸中:“陛下圣明。君子之交,淡如水即可。强求不得,顺势而为,方是天地间长久共存之道。”
月色下,一方继续经营其席卷八荒的帝王霸业,另一方则追寻那缥缈无上、横渡虚空的大道。
道路虽殊,目标各异,却各自精彩,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