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靖安王府的餐厅早已点亮了暖黄的灯火,雕花的圆桌被擦拭得锃亮,周围摆着八把梨花木座椅,桌上的青瓷餐具整齐排列,氤氲的热气从一道道菜肴中升腾而起,混合着食材的鲜香,格外诱人。
厨房的仆役们端着最后一道菜走进来,轻声禀报:“王爷,夫人,各位姑娘,家宴备齐了。”
沈砚抬手示意:“都坐下吧,不用拘礼。”
众人依次落座,沈伯山和苏玉珠坐在主位,沈砚挨着苏玉珠,苏凝雪在他身侧;沈薇坐在沈伯山旁边,身边是张清鸢;沈玥黏着沈薇,楚昭雪则坐在沈砚对面,整个餐桌围得满满当当,团圆又热闹。
桌上的菜肴丰盛又贴心——既有大衍的传统菜式,如清蒸鲈鱼、琥珀桃仁、佛跳墙,又有厨房用从蜀地带回的食材烹制的特色菜:用蒙顶山茶入汤的茶油鸡,肉质鲜嫩带着茶香;用蜀地辣椒炒制的小炒黄牛肉,微辣鲜香;还有蒸得软糯的桂花糕、切成小块的甜皮鸭,都是旅行中大家爱吃的口味。
“尝尝这个茶油鸡,”沈砚给苏玉珠夹了一块鸡腿,又给沈伯山添了勺汤,“用带回来的蒙顶山茶油炖的,清淡不腻,爹娘多喝点。”
苏玉珠尝了一口,连连点头:“茶香融进肉里,味道真别致,比寻常炖鸡更鲜。” 沈伯山喝了口汤,笑着说:“这茶油果然是好东西,回头给厨房多留些,往后常做。”
沈玥夹了一块甜皮鸭,眼睛亮了:“和成都吃的一样好吃!娘,你也尝尝,皮还是甜甜的!” 苏玉珠笑着接过,又给沈玥夹了块琥珀桃仁:“慢点吃,别光吃肉,多吃点坚果。”
楚昭雪盯着小炒黄牛肉,筷子没停过,嘴里还念叨:“这个辣度刚好,比在成都吃的还合我意!厨房的手艺真不错!” 沈薇给她递了杯酸梅汤:“慢点吃,喝点酸梅汤解辣,别呛着。”
张清鸢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清炒时蔬,旁边的沈薇立刻给她夹了块茶油鸡:“清鸢,尝尝这个,你在成都就说喜欢清淡的,这个肯定合你胃口。” 张清鸢点点头,尝了一口,眼里露出笑意:“确实好吃,谢谢沈薇姐。”
苏凝雪安静地给身边的沈砚夹了块鲈鱼:“你也多吃点,跑了这么多天,也累了。” 沈砚反手给她夹了块桂花糕:“这个是你爱吃的,带回来的桂花蜜做的,更甜一些。”
餐桌上欢声笑语不断,大家一边吃着菜,一边聊着蜀地的趣事。沈玥举着苹果手表,翻出都江堰的照片给大家看:“爹,娘,你们看这鱼嘴分水堤,江水被分成两半,可神奇了!” 沈伯山凑过来看,连连赞叹:“古人的智慧真是了不起,下次有机会,还想再去看看。”
“还有动物园的大熊猫!”沈玥又翻出照片,“圆滚滚的,只会啃竹子,走路慢吞吞的,比府里的小猫还懒!” 楚昭雪笑着接话:“我觉得还是老虎威风,那皮毛亮得很,叫声也响,比军营里猎到的猛兽气派多了!”
张清鸢想起商场里的跳舞机,忍不住和沈薇对视一笑:“那天在游乐城,我和沈薇姐跳跳舞机,手脚都不协调,还被玥玥笑了。” 沈玥立刻反驳:“我没有!我只是觉得姐姐们跳得很可爱!” 一句话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餐厅里的气氛愈发热烈。
沈伯山喝了口酒,看向沈砚:“这次出行,你把大家照顾得很好,还让清鸢和凝雪都融入了家里,为父很欣慰。” 苏玉珠也跟着点头:“是啊,看着你们兄弟姐妹和睦,清鸢、凝雪也像亲闺女一样,这个家才叫圆满。”
张清鸢放下筷子,眼眶微微发热:“多谢爹娘厚爱,能加入这个家,是我的福气。” 苏凝雪也轻声说:“能和大家一起旅行,一起团圆,我也很开心。”
沈砚举起酒杯,笑着说:“今日家宴,一来为咱们蜀地之行圆满收尾,二来为咱们一家人团圆庆贺。大家都多喝点,尽兴就好。”
“干杯!”众人纷纷举起酒杯,青瓷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映着灯火,格外温馨。
家宴在欢声笑语中持续了许久,桌上的菜肴渐渐见了底,可大家的兴致依旧高昂。沈玥趴在桌上,翻看着手表里的视频,嘴里还在念叨着蜀地的美食和美景;楚昭雪和沈砚聊着军营的趣事,偶尔提到蜀地的折扇,说要给兄弟们好好讲讲;沈薇和张清鸢、苏凝雪轻声说着话,偶尔夹菜互相照顾;沈伯山和苏玉珠坐在主位,看着眼前和睦的儿女们,脸上满是藏不住的欣慰。
夜渐深,家宴渐渐接近尾声。仆役们上前收拾碗筷,沈玥打了个小小的哈欠,靠在沈薇肩上:“姐,我有点困了,但是吃得好开心。” 沈薇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困了就先回房睡,明天再给你讲剩下的趣事。”
沈砚看着大家脸上的笑意,心里满是踏实。这场跨越时空的蜀地之旅,从意外的暴雨到彩虹的惊喜,从商场的烟火气到都江堰的奇观,从陌生的现代都市到熟悉的大衍王府,一路相伴的,始终是最亲的家人。而这桌家宴,不仅是旅途的收尾,更是团圆的见证,是亲情的延续。
“都累了,各自回房歇息吧。”沈砚起身说道,“往后日子还长,咱们再慢慢细说旅途的趣事。”
众人应着,陆续走出餐厅。月光透过王府的长廊,洒下淡淡的清辉,晚风带着花香,温柔拂面。沈砚走在最后,看着家人们的背影,嘴角扬起一抹浅笑。
蜀地之行圆满落幕,而靖安王府的团圆与温馨,才刚刚续写新的篇章。那些跨越时空的回忆,那些藏在礼物里的心意,那些围坐一堂的欢笑,都将化作最温暖的光,照亮往后每一个平凡而珍贵的日子。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温柔地漫进沈砚的卧房。他睡到自然醒时,窗外已响起王府洒扫的轻响,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檀香与清晨的草木气息。起身洗漱后,沈砚换上一身月白色便服,发丝束起,少了几分朝堂与军营的锐利,多了几分温润自在。
“来人。”沈砚对着门外唤了一声,亲随立刻应声而入。
“去一趟各位将军府,还有苏府,请周老将军、周家各位将军、靖安军诸位统领、程家父兄与程姑娘、严老将军一家,还有岳父大人,巳时三刻到王府议事厅一聚。”沈砚吩咐道,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稳妥,“就说我刚从蜀地回来,有要事相商,也给大家带了些特产。”
“是,王爷。”亲随躬身应下,转身快步去安排。
沈砚移步到外间,桌上已摆好简单的早餐:一碗清粥、一碟酱菜、两个白面馒头,还有从蜀地带回的桂花糕。他慢慢吃着,脑海里梳理着要与众人商议的事——云州海防的巩固、襄阳城防的增补、靖安军新兵的操练,还有将蜀地所见的一些便民之法融入地方治理,这些都需与核心将领们一同敲定。
巳时刚过,王府外便陆续传来车马声。众武将皆是一身便服,褪去了铠甲的沉重,却依旧难掩骨子里的英气。
最先到的是周霆老爷子,须发半白却精神矍铄,身后跟着周虎、周豹、周雄三兄弟,还有周凌云、周凌峰两个年轻后生。“沈小子,可算回来了!”周霆一进门就笑着拍了拍沈砚的肩膀,声音洪亮,“蜀地之行还顺利?”
“一切顺遂,劳周叔挂心。”沈砚笑着侧身引路,“快请进,里面备了茶水。” 周凌云、周凌峰两个年轻人跟在后面,眼神里满是好奇,低声问着蜀地的见闻。
紧接着,靖安军的核心统领们也到了。周凯、赵玮并肩而来,两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意气风发;李奎身材魁梧,跟着沉稳的张恒;陈宽、陈安兄弟步伐一致,默契十足;岳鹏、张怀瑾等原忠义军八将也陆续抵达,张怀瑾手里还拿着一卷竹简,显然是路上还在琢磨军务。
程家一行人来得稍晚些,程定山老爷子由程毅搀扶着,虽已六十六岁,却腰杆挺直,目光炯炯。程宏、程勇、程刚、程锐四兄弟紧随其后,程武、程威等年轻后辈簇拥着程月瑶,小姑娘一身淡粉色便服,少了些军营的飒爽,多了几分娇俏,见了沈砚,眼底泛起笑意,轻声唤道:“夫君。”
沈砚点头回应,上前扶过程定山:“程伯,一路辛苦,快坐。”
严沧一家随后而至,老将军面色黝黑,带着常年驻守海边的风霜,身后的严启山、严启河等子孙个个精神抖擞。“沈王爷,云州诸事安稳,十三郡海防无虞。”严沧一见面就禀报道,语气沉稳。
“严老将军辛苦了,先歇息,详情咱们稍后再谈。”沈砚笑着安抚。
最后到的是岳父苏青庚,一身青色长衫,温文尔雅。“砚儿,此行收获颇丰吧?”苏青庚笑着拍了拍他的手臂,目光扫过满厅武将,满是欣慰,“看来靖安军上下一心,为父也就放心了。”
议事厅里很快坐满了人,下人奉上热茶和蜀地带来的桂花糕,茶香与糕点的甜香交织,氛围和睦又热烈。众武将虽穿便衣,却依旧坐姿端正,目光灼灼地看向沈砚,等着他开口。
沈砚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缓缓说道:“此次蜀地之行,一来是带家人散心,二来也见识了不少异地风土,更有一些见闻,或许能对咱们军务、治理有所裨益。今日请各位前来,一是与大家分享些蜀地特产,二是商议后续几项要事——云州海防的增补、襄阳城防的优化,还有靖安军新兵的操练之法,想听听各位的意见。”
话音刚落,周霆率先开口:“沈小子尽管说!咱们靖安军上下,唯你马首是瞻!” 众武将纷纷附和,眼神里满是信任与坚定。
沈砚看着眼前这些并肩作战的亲友与将士,心里满是踏实。应天府的晨光透过窗棂,洒在每个人身上,映着一张张坚毅而真诚的脸庞。蜀地之行的圆满落幕,是新的开始,而眼前这些人,正是他守护大衍、安稳家国最坚实的依靠。
议事厅里的讨论渐渐热烈起来,茶香袅袅,话语铿锵,新的谋划在晨光中缓缓铺展,靖安王府的清晨,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温柔地漫进靖安王府的议事厅。沈伯山、苏玉珠坐在主位两侧,沈砚、苏凝雪、张清鸢、程月瑶、沈薇、沈玥、楚昭雪分坐一侧,早已等候多时。庭院里的石榴树投下斑驳树荫,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热茶香气,一派和睦安宁。
不多时,王府外车马声络绎不绝,众武将与苏青庚陆续抵达。周霆老爷子须发半白却精神矍铄,身后跟着周家父子祖孙一行人;程定山由程毅搀扶着,程家兄弟与年轻后辈紧随其后;严沧带着一家老小,脸上还带着海边风霜;靖安军的统领们意气风发,苏青庚则一身青衫,温文尔雅。
“沈老爷,沈夫人,诸位姑娘安好!”众人一进门便拱手问好,议事厅里顿时热闹起来。
沈伯山起身相迎:“周叔、程伯、严老将军、岳父,还有各位将军,一路辛苦,快请坐。” 苏玉珠笑着吩咐下人添茶:“喝杯热茶暖暖身子,砚儿和月瑶刚从蜀地回来,正好和大家说说那边的见闻。”
楚昭雪一见周凌云、周凌峰,立刻起身招手:“你们来得正好!蜀地的老虎可比军营里的威风多了,回头给你们看照片!” 沈玥也举着苹果手表凑过来:“还有大熊猫!圆滚滚的,只会啃竹子,可可爱了!” 年轻人们瞬间围在一起,叽叽喳喳聊起了蜀地趣事。
待众人坐定,沈砚抬手示意:“来人,把给诸位准备的蜀地特产抬上来。”
仆役们应声而入,十几抬托盘整齐摆进议事厅,每盘都放着六样精致物件:一罐封装完好的蒙顶山茶、一瓶贴着手写标签的成都陈酿米酒、一卷蜀地名家字画、一盒清甜的桂花糕、一箱鼓鼓囊囊的零食大礼包,还有一整块用油纸包好的蜀地腊肉,件件都透着精心挑选的心意。
“此次蜀地之行,我和月瑶、薇儿她们一起挑了些当地特色,都是实用合口的东西,特意带给各位将军和岳父尝尝鲜。”沈砚笑着说明,“管家,按位分发吧。”
“是,王爷。”管家躬身应道,指挥仆役们逐一发放礼物。
周霆老爷子率先领到礼物,拔开米酒木塞凑到鼻尖闻了闻,眼睛一亮:“好香!这酒清冽醇厚,是蜀地好酒!” 又掂了掂蒙顶山茶,“早闻此茶大名,今日可得好好品鉴。” 周虎、周豹、周雄三兄弟捧着礼物,脸上满是笑意,周豹拍了拍零食大礼包:“家里小子们见了这个,肯定欢喜得跳起来!”
靖安军的统领们领到礼物,个个喜形于色。李奎身材魁梧,捧着腊肉嗓门洪亮:“这腊肉看着就地道,烟熏味十足,晚上就着酒吃,痛快!” 张恒笑着附和:“还有这桂花糕,看着就清甜,给家里婆娘带回去,她肯定开心。” 周凯、赵玮两个年轻人对着字画格外感兴趣,轻轻展开一看是幅山水图,笔墨灵动,忍不住赞叹:“这字画雅致,挂在书房正好!”
程家一行人领到礼物,程定山抚摸着字画卷轴,连连点头:“蜀地文风鼎盛,这字画确实有风骨。” 程月瑶在一旁补充:“祖父,这是蜀地名家亲笔,特意挑了幅松鹤图,寓意福寿安康。” 程毅拿起茶叶罐,对沈砚道:“费心了,这蒙顶山茶适合家父饮用,多谢。”
严沧一家领到礼物,严老将军沉声道:“这腊肉咸香入味,适合海边驻防时佐餐,不易变质;茶叶能去湿,将士们正好用得上。” 严望年纪最轻,迫不及待打开零食礼包,拿出一块牛肉干放进嘴里,连连点头:“好吃!比军中干粮可口多了!” 楚昭雪在一旁打趣:“严小子,慢点吃,不够还有!”
苏青庚最后领到礼物,展开那卷竹石图,笔墨苍劲,意境高远,忍不住赞叹:“砚儿有心了,这字画正合我意。蒙顶山茶配桂花糕,也是闲时雅趣。” 他看向苏凝雪,眼里满是欣慰:“看来你们此行颇为顺遂。”
议事厅里一派热闹景象,武将们有的把玩米酒,有的欣赏字画,有的掂量腊肉,还有的悄悄给家里人打包零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沈砚一家人坐在一旁,静静看着这一幕,苏玉珠笑着给沈伯山添茶:“砚儿做事越来越周全了。” 张清鸢对身边的苏凝雪道:“这些腊肉看着就香,回头问问严老将军的做法,咱们也试试。” 沈薇则帮沈玥整理着手表,生怕她不小心摔了。
“这酒我先收着!”周霆把米酒揣进怀里,大声道,“等下次打了胜仗,咱们痛饮一番,也听听沈小子和月瑶丫头细说蜀地的趣事!”
“好!”众武将齐声附和,气氛愈发热烈。
待众人情绪稍平,沈伯山抬手示意:“诸位将军,今日请大家来,一来是分享蜀地特产,二来也是有几项军务要商议。云州海防的巩固、襄阳城防的优化、靖安军新兵的操练,都是关乎大衍安稳的大事,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畅所欲言。”
沈砚接过话头,目光扫过众人:“此次去蜀地,我见当地水利设施颇为精妙,或许能给城防补给带来些启发。另外,新兵操练也需结合各位将军的经验,再做些调整……”
热烈的氛围渐渐沉淀为专注,武将们收起笑意,眼神变得坚毅。沈伯山、苏青庚、程定山三位长辈端坐一旁,偶尔补充几句;苏凝雪、张清鸢、程月瑶等人在一旁安静陪伴,不时给众人添茶;沈玥靠在苏玉珠怀里,乖乖地翻看手表里的照片;楚昭雪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点头附和。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每个人身上,也洒在那些来自蜀地的礼物上。议事厅里的讨论声铿锵有力,既有战友间的默契,又有长辈的期许,更有对家国安稳的坚定信念。这场因蜀地特产而起的相聚,最终落脚于共护大衍的责任,靖安王府的晨光里,满是生机与希望。
议事厅里的军务商议正酣,沈砚听着众将领讨论城墙加固的难题——应天府、襄阳城的旧城墙虽经修缮,却依旧难以抵御重型攻城器械,云州海防的城防也需增强韧性。他忽然想起现代的钢筋混凝土,那材质坚固耐用,防水抗冲击,正是加固城墙的绝佳选择。
“诸位稍候,我去取一份重要物件,关乎城防加固的关键。”沈砚起身致歉,借口回书房,快步离开了议事厅。
回到僻静的书房,沈砚确认四周无人,立刻启动空间传送。白光一闪,他已置身现代的家中。来不及歇息,他直奔电脑前,快速搜索钢筋混凝土的详细资料:适合城墙加固的标号(c40-c50高强度混凝土)、钢筋型号(hRb400螺纹钢)、配比参数、施工工艺,以及防水、抗风化的注意事项。
他一边整理资料,一边拨通了之前合作过的建材供应商电话:“王总,我需要一批高强度钢筋和混凝土原材料,量很大——钢筋要hRb400,直径20-32毫米,按500吨准备;水泥、砂石、外加剂按c50混凝土配比,总方量按立方米备料。”
电话那头的王总有些惊讶:“沈先生,这么大的量?是哪个项目要用?”
“大型古建筑加固工程,急用,尽快安排送货到城郊的隐秘仓库,具体地址我发你微信。”沈砚语气急促,又补充,“款项现在转你,务必保证质量,后续可能还要追加订单。”
挂了电话,沈砚迅速转款,又将整理好的资料——包括混凝土配比表、钢筋绑扎规范、模板搭设步骤、浇筑流程、养护方法等,分门别类打印出来,足足打印了二十余份,装订成册,确保每个核心将领都能拿到一份详细说明。
刚处理完,供应商就回复确认接单,承诺两天内分批送货到指定仓库。沈砚松了口气,检查了一遍打印好的资料,确认没有遗漏关键步骤,便再次启动空间传送,带着沉甸甸的资料册,瞬间返回了靖安王府的书房。
他拿着资料册快步回到议事厅,众人的目光立刻集中过来。“沈小子,你取的是什么宝贝?”周霆好奇地问道。
沈砚将资料册放在桌上,翻开第一页,指着上面的配比表和示意图,沉声道:“诸位,这是我找到的一种‘新型建材’的使用方法,名为钢筋混凝土。用它加固城墙,坚固程度远超传统砖石,防水抗冲击,就算是重型攻城锤也难以撼动,还能抵御海风侵蚀,特别适合应天府、襄阳城的城防,以及云州的海防工事。”
众将领闻言,纷纷围了上来,好奇地翻看资料册。程毅指着上面的钢筋绑扎图:“这‘钢筋’是什么?与混凝土搭配,真能有这么大威力?”
“钢筋是高强度铁材,混凝土由水泥、砂石混合而成,二者结合,能互补短板,韧性和强度都远超单一材料。”沈砚耐心解释,“我已经订购了足量的原材料,两天后就能运到,到时候按资料上的方法施工,先在应天府城墙南段做一段试验,成功后再推广到襄阳和云州。”
周霆拿起一份资料册,仔细看着施工步骤,连连点头:“这方法看着虽复杂,但步骤清晰,若是真如你所说,咱们的城防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严沧也附和道:“云州海防常年受海风侵蚀,砖石易损,这钢筋混凝土若是能防水抗风化,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苏青庚看着资料上的配比参数,赞叹道:“砚儿心思缜密,连配比和养护都考虑到了,此法可行!”
沈伯山看着眼前的资料册,眼中满是欣慰:“有了这新型建材,大衍的城防就能固若金汤,砚儿立了大功!”
“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沈砚笑着说,“资料我印了二十份,周叔、程伯、严老将军,还有各位统领,每人一份,回去仔细研究,施工时我会亲自指导,确保万无一失。”
众将领纷纷领取资料册,脸上满是振奋与期待。议事厅里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大家不再纠结于旧城墙的修缮难题,转而讨论起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安排——谁负责组织人力,谁负责监管质量,谁负责协调原材料运输,一个个方案迅速敲定。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资料册上的示意图的,也洒在众将领坚毅的脸上。沈砚看着眼前众志成城的景象,心里清楚,有了钢筋混凝土这一“利器”,再加上众将领的齐心协力,大衍的城防必将迎来质的飞跃,而这份跨越时空的智慧与努力,也将守护着家国百姓,迎来更安稳的岁月。
议事厅里,钢筋混凝土加固城防的计划刚敲定,沈砚看着众将领眼中的振奋,忽然话锋一转:“诸位,城防固若金汤是根基,但士兵的装备也需与时俱进。咱们现在的兵器盔甲,虽经能工巧匠打造,却仍有局限——刀剑易卷刃、盔甲笨重、杀伤力不足,若能用上更先进的锻铁技术,装备威力必能翻倍,士兵们在战场上也能多一层保障。”
这话一出,众将领纷纷点头。周豹性子最急,当即拍案:“沈小子说得对!上次对战北狄,我的开山斧就卷了刃,若兵器再锋利些,定能多杀几个敌人!” 李奎也附和:“重骑兵的盔甲太沉,冲锋时耗力,要是能轻便些还不影响防护,战力能再提一截!”
沈砚微微一笑:“我早有准备。诸位稍候,我再去取些关键资料。” 他再次以回书房取物为由,快步离开议事厅,回到僻静处启动空间传送,转瞬便抵达现代家中。
一落地,沈砚直奔电脑,指尖飞快敲击键盘,筛选适配大衍现有条件的现代锻铁核心技术:从高炉炼铁的简易建造图纸、钢材热处理工艺(淬火、回火、退火),到合金配比(适量添加锰、铬提升韧性与锋利度),再到兵器锻造的精准流程(剑身弧度校准、盔甲甲片拼接工艺),无一不细致。
同时,他还搜集了寻铁矿的实用技巧——包括地表找矿的特征(赤铁矿呈红褐色、磁铁矿能吸附铁器、伴生矿物识别)、简易探测工具制作(用磁石自制罗盘找矿)、矿石品位判断方法,甚至标注了大衍境内可能存在铁矿的地质区域,确保原料供应有迹可循。
所有资料整理完毕,沈砚将其分门别类装订成册:《现代锻铁核心工艺》《兵器锻造规范》《盔甲轻量化改造方案》《寻铁矿实用技巧》,每类都打印了二十余份,确保每位核心将领、工坊主事都能拿到完整资料。
确认资料无遗漏,沈砚不再耽搁,带着沉甸甸的资料册,再次启动传送返回靖安王府书房。
当他捧着厚厚的资料册回到议事厅时,众将领早已翘首以盼。沈砚将资料册一一分发,指着封面介绍:“这是现代锻铁技术的完整资料,包括高炉建造、钢材炼制、兵器盔甲打造,还有寻铁矿的技巧,都是能立刻落地实施的法子。”
周霆拿起《现代锻铁核心工艺》,翻到高炉图纸那一页,眉头微皱:“这‘高炉’看着与咱们的铁匠炉大不相同,真能炼出更好的铁?”
“周叔放心,”沈砚上前指着图纸解释,“这高炉能提升炉温,让铁矿充分熔炼,炼出的钢材纯度更高、韧性更强,用它打造的刀剑,锋利度是现在的两倍不止,还不易卷刃;盔甲用这种钢材制作甲片,再优化拼接方式,能减重三成,防护力却丝毫不减。”
程毅翻看着《盔甲轻量化改造方案》,眼中闪过赞许:“这甲片拼接的法子很巧妙,士兵穿戴灵活,冲锋、近战都更得利。襄阳城防军若换上这种盔甲,守城效率能大大提升。”
严沧则关注着寻铁矿的资料:“云州周边多山地,按这上面说的地表特征找矿,说不定能挖出优质铁矿,往后水师的兵器、战船配件,就能就地取材,不用再从应天府转运。”
苏青庚拿起《合金配比表》,细细端详:“适量添加锰、铬,就能提升钢材性能,这法子看似简单,却蕴含大智慧,砚儿考虑得太周全了。”
沈砚补充道:“这些技术都适配咱们现有的条件,不用重建工坊,只需改造现有铁匠炉为简易高炉,再培训工匠掌握热处理和合金配比技巧即可。我已标注了寻矿区域,咱们可先派专人按资料找矿,同时改造锻铁工坊,第一批先打造百套兵器盔甲试点,效果好再全军推广。”
“好!我举双手赞成!”楚昭雪第一个响应,眼里满是期待,“要是能换上新兵器,我定能在战场上多杀几个敌人!”
周凌云、周凌峰等年轻将领也纷纷附和,恨不得立刻就启动改造。
沈伯山看着眼前的景象,朗声说道:“装备升级是强军之本,砚儿带来的技术,是靖安军之福,也是大衍之福!就按砚儿说的办,周霆、程毅、严沧,你们三人分别负责寻矿、工坊改造、工匠培训,务必尽快落地!”
“遵命!”三位老将齐声应道,眼神里满是干劲。
议事厅里的气氛愈发炽热,将领们捧着资料册,或低声讨论,或仔细研读,连呼吸都带着振奋。沈砚看着这一幕,心中安定——城防有钢筋混凝土加固,士兵有现代锻铁技术打造的新装备,再加上上下一心的将士们,大衍的安稳,便有了最坚实的保障。
阳光越发明媚,透过窗棂洒在资料册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纸,仿佛化作了战场上寒光闪闪的兵器、坚不可摧的盔甲,预示着靖安军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装备革新,也预示着大衍的军事实力,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台阶。
商讨了整整一个下午,议事厅里的讨论声渐渐歇了下来,武将们紧绷的神经一放松,肚子里的饥饿感便汹涌而来。周豹率先摸了摸肚子,哈哈大笑:“光顾着说正事,这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 李奎也跟着附和:“可不是嘛,从早上到现在,就吃了点早点,现在能吃下一头牛!”
沈砚看在眼里,笑着抬手一挥:“诸位辛苦,早就备好了吃食,咱们边吃边聊!”
话音刚落,原本空着的长桌瞬间被摆满——十八道杭州本帮菜热气腾腾,色泽诱人:西湖醋鱼酸甜鲜亮,龙井虾仁莹白鲜嫩,宋嫂鱼羹香气醇厚,叫花鸡外皮焦脆,还有东坡肉、杭三鲜、干炸响铃、葱包桧……道道都是地道风味;旁边摆着几瓶茅台,瓶身晶莹,酒香四溢,还有一箱冰镇啤酒,瓶身挂着水珠,看着就清爽解腻。
“我的天!这是……”周霆眼睛瞪得溜圆,看着满桌凭空出现的佳肴,惊得站起身来,“沈小子,你这是啥本事?眨眼间就变出这么多菜来!” 程定山也捋着胡须,眼中满是诧异:“这等手段,真是闻所未闻。”
沈砚笑着抬手,示意众人坐下,语气从容:“诸位不必惊讶,这是我师傅早年教我的‘袖里乾坤’法术,能将提前备好的物件藏于袖中,需用时随手便能取出,省了不少麻烦。” 他这话既圆了凭空变物的合理性,又符合大衍的认知逻辑,让众将领顿时了然。
“原来如此!沈小子的师傅真是高人!”周霆恍然大悟,连连赞叹,“这法术太实用了,往后行军打仗,岂不是能随时变出粮草吃食?”
“周叔说笑了,”沈砚笑着拿起一瓶茅台,拧开瓶盖,醇香瞬间弥漫开来,“此法术虽能藏物,却也有容量限制,今日这些菜和酒,不过是提前备好的小小心意。这是茅台,烈酒,适合诸位将军;旁边是啤酒,清爽解腻,大家按需取用。这些是杭州本帮菜,口味地道,尝尝鲜。”
他一边说,一边给周霆、程定山、严沧三位老将各倒了一杯茅台,又给年轻将领们递上啤酒,朗声道:“诸位,等啥呢?开造!”
“好嘞!”众将领再也按捺不住,纷纷拿起筷子。周霆夹了一块东坡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忍不住赞叹:“这肉炖得绝了!比府里的厨子手艺还好!” 程毅尝了一口龙井虾仁,茶香与虾鲜交织,连连点头:“龙井入菜,清新别致,味道真好。”
楚昭雪拿起啤酒,“咕咚”喝了一大口,打了个爽快的嗝:“这啤酒太解腻了!配着这干炸响铃,绝了!” 她夹起一块响铃,酥脆可口,瞬间就爱上了这味道。
周凌云、周凌峰两个年轻人围着西湖醋鱼,你一筷子我一筷子,酸甜的口味让他们赞不绝口:“这鱼酸酸甜甜的,太开胃了!” 严望则对叫花鸡情有独钟,徒手撕了一块鸡肉,焦香扑鼻:“这鸡外皮焦脆,里面的肉却嫩得很,太香了!”
沈伯山、苏玉珠和苏青庚三位长辈慢慢品尝着,苏玉珠夹了一筷子杭三鲜,笑着说:“这‘袖里乾坤’法术真是神奇,菜做得精致,味道也好,砚儿有心了。” 沈伯山喝了一口茅台,醇厚的酒香在口中散开,点头道:“这酒确实是好酒,够劲!你师傅真是教了你不少真本事。”
苏凝雪、张清鸢、程月瑶、沈薇坐在一侧,轻声聊着天,互相夹菜。张清鸢不太能吃辣,偏爱宋嫂鱼羹,程月瑶便帮她多盛了一碗:“这鱼羹温润,你多喝点。” 沈薇给苏凝雪夹了块葱包桧:“这个酥脆,配着甜面酱,很好吃。”
议事厅里瞬间热闹起来,筷子碰撞碗碟的清脆声响、武将们的爽朗笑声、啤酒开盖的“嘭嘭”声交织在一起,满是烟火气。大家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聊着下午商议的事——谁负责的寻矿队明天就出发,工坊改造的图纸已经在细化,第一批新装备的样式也初步定了下来,言语间满是期待与干劲。
“来,诸位,我敬大家一杯!”沈砚端起酒杯,“感谢大家为大衍操劳,相信有了新的城防、新装备,再加上师傅传授的本事,咱们靖安军定能所向披靡,守护家国安稳!”
“干杯!”众将领纷纷端起酒杯,茅台的醇厚与啤酒的清爽碰撞,杯中酒液晃动,映着每个人脸上的笑意与坚定。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回荡在议事厅里,既是对当下欢聚的庆贺,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窗棂洒进议事厅,给满桌佳肴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武将们吃得酣畅淋漓,聊得尽兴开怀,沈砚一家人坐在一旁,看着这和睦又热烈的景象,眼里满是欣慰。这场因军务而起的相聚,在“袖里乾坤”带来的惊喜与美食美酒的陪伴下,变得愈发温馨。而这份凝聚在酒里、菜里、话语里的情谊与信念,也将支撑着他们,共同面对未来的风雨,守护好大衍的每一寸土地。
周霆老爷子刚踏进家门,厅里等候的老伴、儿媳和几个孙子就围了上来。“爹,沈王爷给的礼物呢?快让我们瞧瞧!”大儿媳笑着接过他手里的包裹,眼里满是期待。
周霆乐呵呵地掏出蒙顶山茶递给老伴:“你念叨好些日子的好茶,沈小子特意挑的,回头泡上尝尝。” 老太太捧着茶叶罐凑近闻了闻,眉眼弯弯:“这香气真纯,比上次的龙井还清润!” 又拿起那瓶成都米酒,“这酒看着就醇厚,晚上给你温一壶。”
几个半大的孙子早盯着零食礼包,周霆刚一打开,就蜂拥而上抢着往兜里塞牛肉干和糖画。“爷爷,我抢到小兔子糖画啦!”“这牛肉干咸香不柴,太好吃了!” 厅里闹得欢,周霆笑着骂了句“臭小子”,眼底却满是宠溺。
周虎、周豹、周雄三兄弟陆续归家,各自分发礼物。周豹的儿媳拿起花鸟字画细细端详:“这蜀地字画就是雅致,挂在闺房正合适。” 周虎的妻子顺手把腊肉切了几块丢进炖锅:“这腊肉烟熏味浓,炖汤肯定鲜,晚上给孩子们补补。”
程定山回到家,女眷们早已备好热茶。他把松鹤图递给老伴:“沈砚带的蜀地名家字画,寓意福寿安康,挂在书房正好。” 老太太摸着卷轴连连点头:“这笔墨苍劲,真是好东西,砚儿有心了。”
程毅将茶叶和桂花糕交给妻子:“蒙顶山茶适合你喝,点心给孩子们当零嘴。” 他妻子笑着接过,又拿起米酒:“晚上温一壶给你解乏,再配着腊肉炒个菜。” 程武一进门就把零食礼包丢给妻子:“给你带的蜀地特产,还有这字画,你不是喜欢花鸟吗?” 他妻子打开一看,眼里满是欢喜:“这画真好看,谢谢你。” 程烈则拿着米酒去找兄弟们,打算晚上小酌一番,聊聊城防革新的事。
严沧刚进门,就见儿子们和孙子严望在厅里等候。他把腊肉和茶叶递给老伴:“这腊肉适合驻防时吃,不易变质,茶叶能去湿,你和儿媳们多喝点。” 老太太应声收下,转身吩咐厨房:“把腊肉切一半炖菜,晚上给老爷和孩子们下酒。”
严望早就眼馋零食礼包,一把抢过打开,抓起一把牛肉干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爷爷,这牛肉干太好吃了!比军中干粮强多了!” 严启山笑着拍了拍他的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严启河的妻子拿起山水图,对丈夫说:“这画挂在客厅正好,来客了也有面子。”
李奎回到家,把腊肉往桌上一放,嗓门洪亮:“老婆子,看看沈王爷给带的蜀地腊肉,晚上就着酒吃!” 他妻子连忙上前接过,摸了摸腊肉质地:“这腊肉看着就地道,烟熏味足,我给你炖了,再炒两个小菜。” 儿子跑过来抱着零食礼包,开心得直蹦:“爹,这里面有糖画!还有牛肉干!”
周凯、赵玮两个年轻将领回到住处,把字画挂在书房,又打开啤酒喝了起来。“这啤酒真解腻,配着桂花糕,绝了!”赵玮拿起一块桂花糕笑着说。周凯盯着山水图点头:“这字画笔墨灵动,以后练字也有个参照。”
张怀瑾回到家,把米酒和茶叶交给妻子:“这是蜀地陈酿,你给我温一壶,我和孩子们喝点。” 他妻子笑着应下,又拿起点心盒:“这桂花糕看着就清甜,孩子们肯定喜欢。” 女儿跑过来抱着零食礼包,拿出糖画对着灯光照:“爹,这糖画是小老虎,真好看!”
席散后的应天府,各家各户都弥漫着蜀地特产的香气与欢声笑语。武将们带回的不仅是茶叶、米酒、字画与点心,更是靖安王府的情谊与蜀地的烟火气。家眷们捧着礼物,或细细品鉴,或分享给孩童,或筹备着晚餐,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满足与欢喜。这份跨越千里的心意,在一个个温馨的家庭里落地生根,化作最平凡也最珍贵的幸福,而靖安军上下一心的信念,也在这份烟火气中,愈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