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炙烤着蓝宝石般的海面,咸湿的海风推动着浪花,一遍遍冲刷着陌生岛屿边缘的白色沙滩。这里已是千里之外,南洋深处一座未知岛屿的东北角。一艘看似因风浪偏离航线的简陋商船(实为墨羽伪装的侦察船)在远离主要湾口的一片隐蔽小坳滩下锚。两名身着粗布水手服、皮肤被海风和日光灼成古铜色的男子——陈啸与顾明——踏上了这片土地。
陈啸,身形魁梧,目光如鹰隼,曾是墨羽“墨刃”中的好手,精于搏杀与野外追踪;顾明,则略显清瘦,眼神沉静,精通医理、绘图,且对语言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他们这一组,便是“威”与“恩”的具象化组合,负责探查这片传闻中可能有海盗作为补给点的岛屿链。
小组甲:暗礁之侧(侧重“威”的窥探)
登岛后,陈啸与顾明并未贸然深入,而是凭借高超的野外技能,沿着海岸线林木茂密的边缘谨慎移动。陈啸在前,如同最警觉的猎豹,每一个脚印都落在最不易察觉的位置,耳朵捕捉着风送来的一切异响。顾明则紧随其后,目光不断扫视着地形、植被,并在随身携带的防水皮卷上,用炭笔快速勾勒着简易地图,标注岬角、淡水溪流入口以及可能的路径。
不过半日,在一处可以俯瞰某处较大海湾的高地上,陈啸猛地蹲下身,打了个隐蔽的手势。顾明悄然靠近,顺着陈啸所指的方向望去——下方海湾深处,并非自然形成的礁石群中,赫然藏着几艘改装过的快船,船帆破旧却透着彪悍之气,桅杆上悬挂的并非任何已知商旗或部落图腾,而是某种狰狞的海兽标志。岸边搭建着几座简陋的窝棚,隐约可见一些身影在活动,晒着渔网,擦拭着兵器。
“是‘海狼’的人,看船型和标记,错不了。”陈啸压低声音,他曾参与过对这股海盗的情报汇总。他们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借助地形和植被掩护,开始了长达两天的潜伏观察。他们记录海盗的数量(约三十余人)、船只数量与型号、日常活动规律、岗哨位置以及储藏物资的大致地点。陈啸甚至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出这群海盗似乎并非长期驻扎,更像是在此临时休整、补充淡水,且戒备并不算极其森严,透着一股惯匪的松懈。
“实力不强,但熟悉水道,行动迅捷。此处应是其一个临时巢穴。”陈啸得出结论。他们没有惊动对方,在获取足够情报后,于深夜悄然撤离,如同从未出现过。这份关于“海狼”据点精确位置与实力的情报,将成为未来墨羽实施“威”策,进行精准打击的关键依据。
小组乙:溪流之畔(侧重“恩”的接触)
与此同时,在另一座植被更加茂密、地势相对平缓的岛屿上,墨羽成员孙朴与林逸,则经历了不同的初探。他们伪装成遭遇风暴、船只受损的药材商人,选择了沿着一条流入大海的清澈溪流逆流而上——这通常是寻找土着部落聚居点的有效方法。
孙朴体格健壮,负责背负大部分行囊与警戒,林逸则心思细腻,观察着沿途的植物与动物痕迹,并小心地收集了一些溪水样本和未曾见过的植物叶片。行进约半日后,林逸突然停下,指着溪边泥地上几个特殊的脚印和几处被巧妙折断的树枝:“有人,而且刚过去不久。脚步间距均匀,不像狩猎,更像是日常取水。”
他们更加谨慎,放缓速度。果然,在绕过一片茂密的芭蕉林后,眼前豁然开朗:一片依偎着山坡的开阔地上,分布着数十座以竹木搭建、顶上覆盖着宽大叶片的干栏式屋舍。一些身着简陋麻布或草裙的土着正在田间劳作,孩童在空地上追逐嬉戏,几缕炊烟袅袅升起,呈现出一派相对平和的景象。
孙朴与林逸没有立刻现身,而是在远处林中潜伏观察了整整一天。他们记录这个部落的规模(约百余人)、劳作方式(简单的刀耕火种与采集)、使用的工具(以石、骨、木器为主,偶见极小型的青铜饰物),并注意到村落中央有一处较大的议事棚屋,以及几名似乎是长老或头人的人物。
“看来是一个相对封闭,但并非完全与世隔绝的部落。生产力低下,工具简陋。”林逸低语。
第二天清晨,他们选择了一个看似温和的时机——当一位老年妇人在溪边取水,不慎滑倒,扭伤脚踝,发出痛苦呻吟时。林逸示意孙朴保持隐蔽,自己则深吸一口气,脸上堆起无害而焦急的神情,快步从林中走出,用刚刚学会的几个简单音节(来自对其他南洋部落语言的推测)夹杂着手势,表示善意和帮助。
老妇人起初十分惊恐,但看到林逸并无武器,且眼神清澈,只是小心地查看她的脚踝,并从随身的药囊中取出药膏为她涂抹、用布条固定时,她的戒备渐渐放松。林逸的手法专业,药膏带来的清凉镇痛效果明显。老妇人疑惑而又带着感激地看着他。
这时,村落的方向传来了呼喝声,几名手持简陋长矛的壮年男子闻讯赶来,神情警惕。林逸立刻举起空着的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恶意,并指着老妇人已经包扎好的脚踝,又指了指自己和孙朴藏身的方向(孙朴此时也慢慢现身,同样举着双手),再指指他们带来的、放在地上的小捆布匹和盐块。
紧张的气氛在无声的交流中缓缓流动。土着男子们看着老妇人不再痛苦的表情,又看了看那些对他们而言极其珍贵的物品,敌意稍减。其中一位看似头领的男子,上前仔细检查了礼物,又打量了林逸和孙朴许久,最终,他用生硬的声音吐出了一个词,并指了指村落的方向。
林逸心中一凛,他知道,初步接触的契机,已经在这条不知名的溪流边,悄然打开了。他们或许还不被完全信任,但至少,没有在第一时间被当作敌人。他回头与孙朴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明白,接下来需要极度的耐心与智慧,去了解这个部落的“语言”,不仅仅是词汇,更是他们的规则、需求与恐惧。
夜幕下的记录
是夜,在远离部落的一处隐秘石缝下,陈啸与顾明,孙朴与林逸,虽身处不同岛屿,却做着同样的事情——就着月光或用身体遮挡住的微弱萤石光,在防水皮卷上,详细记录下白天的所见所闻。
陈啸勾勒出海湾的精确形状,标注海盗窝点、岗哨、船只停泊位;顾明则在旁边以细密的小字补充海盗的活动规律、装备观察、士气判断。
孙朴描绘出部落的布局、农田范围、水源位置;林逸则记录下土着的大致外貌特征、使用的工具类型、初步接触的细节、那个头领模样的男子说出的词语发音,以及他对这个部落可能缺乏铁器、盐和高效医药的推测。
炭笔划过皮卷的沙沙声,融入南洋夜晚的虫鸣与海浪声中。这些最初的、带着海风与泥土气息的记录,如同散落的第一批拼图碎片,开始为墨羽勾勒出南洋庞大画卷的零星角落。危机与机遇,敌意与善意,都在这潜行的初现中,悄然埋下了种子。前路漫长,但这双重的“眼睛”,已经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