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地图上高原的暖褐光点刚亮了半月,东南沿海的渔湾就传来了海浪般的动静——晒着渔网的少年阿海,正蹲在滩涂上,轻轻托起搁浅的小海豚。小家伙尾鳍被礁石划了道小口子,在浅水里扑腾着却游不回深海。阿海抹了把脸上的海水,点开共生地图,指尖点过高原的格桑花光点,发了条带着咸腥味的视频:“小海豚受伤了,谁知道怎么帮它处理伤口呀?”
视频顺着共生网的音纹传出去,很快收到了城里兽医的回复:“用干净的海水冲洗伤口,找块柔软的纱布轻轻包扎,别碰它的鳃!我把海洋动物护理液配方发给渔湾驿站的阿姨,让她帮忙调配!”阿海刚照做,高原的卓玛也发来消息,举着牦牛护理手册比划:“像帮小牛保暖一样,别让小海豚受凉,用湿毛巾盖住它的背!”
为了感谢两人,阿海把刚晒好的小鱼干分成两包,托驿站寄了出去。兽医收到后,把小鱼干喂给了救助站的海鸟,拍了视频发到手札;卓玛收到小鱼干,和小伙伴们分享时,特意拍了段“牦牛群守护格桑花”的视频回赠,还附言:“我们帮小牛,你帮海豚,共生就是这样呀!”这段视频被草原的阿古拉看到,他立刻剪了束刚开的沙棘花,托驿站寄给阿海:“给小海豚的伤口祈福,像草原的花一样快快好起来!”
雾林竹根下的晶芽,此刻悄悄生出海蓝色的新纹路,顺着共生网往渔湾延伸。当阿海给小海豚敷上护理液时,晶芽飘出一缕带着海腥味的微光,落在共生地图上,渔湾的位置亮起新光点,光点旁缀着小小的浪花图案,成了共生网又一支“触角”。
这天午后,青羽灵鸟衔着阿海寄小鱼干时包的海螺壳,飞过渔湾、高原、草原,落在每个驿站的共生纹旁。海螺壳一碰驿站的花草,海边的马缨丹就顺着银纹开向内陆:渔湾驿站的渔网旁,马缨丹映着海浪绽放;高原驿站的格桑花丛里,混进了带着海盐味的马缨丹;草原驿站的沙棘旁,马缨丹顶着细雪冒出花苞。
更暖心的是,新联结让共生地图织出了浪形脉络:渔湾的海蓝光点与城市的光点相连,小鱼干喂活的海鸟,帮城里的湿地公园清理了水草;城市的光点与高原的光点交织,兽医的护理知识,被卓玛改成了“高原动物护理口诀”;高原的光点又连着草原的光点,卓玛的视频让阿古拉学会了用沙棘叶做简易消炎药,分给了牧民。
阿海看着小海豚尾鳍的伤口渐渐愈合,抱着它往深海走时,对着手机喊:“我要跟着驿站阿姨学海洋动物救助,以后能帮更多小海豚!”渔湾的小伙伴们纷纷围过来:“算我一个!”“我们一起守着滩涂!”阿古拉看到消息,立刻拍了段“草原草药止血”的视频发过去;卓玛也整理了“保暖护理小技巧”,一并发给了阿海。
夕阳落进渔湾时,小海豚摆着尾鳍游回深海,还回头朝阿海跃出水面。阿海在初心手札上画了幅画:滩涂上,他抱着小海豚,旁边是卓玛、阿古拉的简笔画,头顶的共生地图光点连成片,像海浪推着浪花。旁边写着:“草原的花、高原的雪、渔湾的浪,都在共生网里连在一起呀!”
夜深了,共生地图上渔湾的海蓝光点,与高原、草原、城市的光点连成一片,像翻涌的星河。青羽灵鸟落在渔湾的礁石上,看着初心手札里新增的画面——有小伙伴们清理滩涂的,有兽医给海鸟喂食的,有阿古拉在草原采沙棘花的。雾林的晶芽,正随着这些画面把海蓝纹路织得更密,仿佛在说:“不管是高原的风、草原的雪,还是渔湾的浪,共生都会跟着波纹,一直连下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