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信总是很长,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活的琐碎和温暖,像是要把家里的一切都搬到纸上,让远方的丈夫安心。
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黎书禾也会感到疲惫和孤单。
尤其是女儿睡下后,屋子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她会拿出宋祈年的军装照片,看着照片上那张坚毅的面孔,默默地给自己打气。
她知道,他选择的这条路,注定充满了分离和奉献。
而她选择了他,也就选择了与他共同承担这一切。
一个月后,黎书禾收到了宋祈年培训期间寄回来的第一张照片。
是在教导队的操场上拍的,他穿着作训服,和几个同期培训的军官站在一起,皮肤晒黑了些,但眼神锐利,身姿挺拔。
照片背后,他用钢笔写了一行小字:“一切安好,勿念。培训还有两月余。”
黎书禾将照片小心地夹在相册里,看着照片上的人,心里既骄傲又酸楚。
骄傲的是她的丈夫如此优秀,酸楚的是这优秀的背后,是她看不见的辛苦和汗水。
天气逐渐转凉,秋天来了。
营区里的树叶开始变黄,飘落。
黎书禾开始着手给丈夫准备冬衣。
她买了新的毛线,比照着旧毛衣的尺寸,一针一针地织起来。
宋曦也凑过来,用彩色的毛线学着织一条歪歪扭扭的围巾,说是要送给爸爸。
婆媳二人,在灯下做着针线,偶尔低声交谈,空气中流淌着一种静谧而坚韧的力量。
曾诗英看着低头织毛衣的儿媳,灯光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这个媳妇,自从嫁过来,就没过过几天轻松日子,却从无怨言。
她心里叹了口气,既是心疼,也是感激。
“书禾,”曾诗英忽然开口,“等祈年培训回来,找个时间,我们去看看淇儿吧。”
黎书禾手中的针顿了一下,抬起头,有些惊讶。婆婆已经很久没有主动提起去看望大哥了。
曾诗英的目光有些悠远:“天气冷了,给他送点厚衣服。也……也该让他知道,祈年提拔了,是好事。让他们兄弟俩……唉……”
她没再说下去,但黎书禾明白她的意思。
婆婆始终没有放弃修复兄弟关系的希望。
“好,妈,等祈年回来,我们一起去。”黎书禾轻声应道。
深秋的营区,梧桐叶片片金黄,在略带寒意的风中打着旋儿落下。
黎书禾将最后一件为宋祈年织好的厚毛衣仔细叠好,放进樟木箱子里,和之前准备的其他冬衣放在一起。
箱子里顿时弥漫开一股樟脑和阳光混合的、令人安心的味道。
培训时间已过半,思念如同这秋意,日渐浓稠。
这天是周日,黎书禾带着宋曦去看望婆婆曾诗英。
老房子的院子里,那棵老桃树的叶子也落了大半,露出遒劲的枝干。
曾诗英正坐在院中的小板凳上,慢悠悠地剥着毛豆,脚边放着一个竹篮。
阳光照在她花白的头发上,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身影显得有些孤单。
“奶奶!”宋曦像只快乐的小鸟,扑了过去。
曾诗英抬起头,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放下手里的毛豆,张开手臂接住孙女:“哎哟,我的曦曦来啦!快让奶奶看看,又长高了没有?”
黎书禾提着刚买的水果和一块新鲜的猪肉走进来,笑着招呼:“妈。”
“来了。”曾诗英应着,目光在黎书禾脸上停留片刻,微微蹙眉,“书禾,你脸色怎么有点差?是不是没休息好?”
黎书禾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笑道:“没事,妈,可能就是昨晚没睡踏实。”
她不想让婆婆担心,最近为了赶织宋祈年的毛衣,确实熬了几个晚上。
而且,不知是不是换季的缘故,她总觉得有些疲乏,胃口也不大好。
“要注意身体,别太累着了。”曾诗英叮嘱道,又低头慈爱地问宋曦,“曦曦,妈妈是不是很辛苦啊?”
宋曦用力点头:“妈妈可辛苦了!要上班,要照顾我,还要给爸爸织毛衣,织到好晚呢!”
童言无忌,却让黎书禾有些不好意思。
曾诗英看了儿媳一眼,眼神里满是心疼:“祈年不在家,里里外外都靠你一个人,难为你了。”
“妈,我没事,都习惯了。”黎书禾挽起袖子,“您坐着歇会儿,我去做饭。今天给您和曦曦做红烧肉吃。”
厨房里,很快响起了熟悉的切菜声和油锅的滋啦声。
曾诗英听着这充满生活气息的声音,看着在院子里蹦蹦跳跳捡树叶玩的孙女,心里那份因大儿子而积郁的阴霾,似乎也被驱散了些。
她起身,慢慢走到厨房门口,看着黎书禾忙碌的背影。
“书禾,”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前几天……我梦到淇儿了。”
黎书禾切菜的手一顿,转过身,关切地看着婆婆。
曾诗英的眼神有些恍惚,带着一丝痛楚:“梦见他小时候,穿着你爸改小的旧军装,在院子里学正步走,摔了一跤,膝盖磕破了,却硬是咬着牙没哭……”
她声音低了下去,“醒来我这心里,就跟针扎似的。”
黎书禾放下菜刀,擦擦手,走到婆婆身边,轻声安慰:“妈,梦都是反的。大哥在里面……肯定会好好的。”
她顿了顿,“等祈年培训回来,我们马上就去看他,把祈年升职的好消息告诉他,他一定会为您高兴的。”
曾诗英叹了口气,摇摇头:“高兴?他那倔脾气……不提了。只要他平平安安,我就知足了。”她看着黎书禾,转移了话题,“你最近胃口不好,是不是……?”
黎书禾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婆婆的暗示,脸微微泛红,连忙摆手:“妈,不是……应该不是。可能就是累的。”
她的月事确实推迟了几天,但她没敢往那方面想。
毕竟,自从生了曦曦后,她的身体一直不算太好,宋祈年又常年在部队,聚少离多。
曾诗英观察着她的神色,没再追问,只是说:“回头还是去卫生队看看,拿点药吃,别拖着。”
“嗯,我知道。”黎书禾点点头,心里却因婆婆的话泛起了一丝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