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区重新开放的第三天,流量回升超出预期。
新闻话题热度虽降,却留下了一个更有力的印象——
【她没靠谁,也能立住。】
沈荔在办公室翻看后台数据。
参观停留时长增加了一倍,互动率上升36%,志愿者报名人数破千。
一切都在好方向上。
只是,她的心没那么轻松。
从早上开始,她已经接到三通电话——
一个品牌代表希望“匿名署名”时能加一行小字“来自xx企业”;
一个媒体邀她拍专题宣传;
还有一个基金顾问委婉提醒她:“现在你风头太盛,要小心慧泉内部有人不服。”
沈荔挂了电话,抬眼看向窗外。
阳光明亮,风吹着树叶晃动。
她忽然想起顾栖那天说的——
“你用最不资本的理由,干了最资本的事。”
是啊。
她守住了规则,可规则也开始反噬她。
下午两点,她去展馆做例行巡检。
走廊尽头,听见有人低声交谈。
“……她凭什么指挥我们?”
“对啊,基金项目又不是她一个人的。”
“顾总太纵着她了。”
“听说项目账都转独立托管了?以后连审批都要她签字,笑死人。”
沈荔停下脚步。
声音从半掩的门缝里漏出来。
几个市场部员工,正背对着她。
她没吭声,只轻轻推门进去。
那几人吓了一跳,场面一度尴尬。
“沈、沈小姐,我们在讨论工作。”
“我听到了。”
沈荔目光平静,没有愠怒,只有淡淡的疲惫。
“确实,新的机制麻烦了点。以后任何支出、宣传、对外沟通都要走合规流程。”
她顿了顿,语气微冷:“麻烦是正常的,不麻烦才叫危险。”
那几人不敢接话。
沈荔转身离开,脚步极稳。
她知道,他们不是敌人——他们只是习惯了“旧的秩序”。
可任何新的秩序诞生时,都会让旧秩序的人不舒服。
晚上,顾栖打来电话。
“听说你今天去展馆训人了?”
“没有训。”沈荔靠在椅背,揉了揉眉心,“只是提醒。”
“提醒?”顾栖轻笑,“你提醒的方式,怕是比训还狠。”
“那你希望我道歉?”
“我希望你不要太快树敌。”他语气平静,“你赢了规则,但人心要慢慢收。”
沈荔沉默了一瞬。
“那你呢?他们说你纵着我。”
顾栖没急着回答。
几秒后,他的声音低下来:“我不纵你,是在看你能走多远。”
沈荔挑眉:“那你看到了吗?”
“看到一半。”
“另一半呢?”
“另一半在赌。”
“赌我会输?”
“赌你撑得住。”
电话两头都没再说话。
一阵风从阳台灌进来,吹乱她的发。
那一刻,她忽然觉得自己站在一座极高的桥上——下面是汹涌的水,前面是无尽的雾。
有人在赌她能走过去。
而她自己,只能往前。
第二天上午。
慧泉内部会议。
她一进门,空气就不太对。
市场总监率先开口:“沈小姐,新规则我们遵守,但效率下降太多。昨天一个赞助商投诉流程太复杂,直接撤资。”
沈荔没惊慌,语气平稳:“撤资的那位品牌,是不是上次坚持要露LoGo的早教App?”
市场总监顿了顿:“是。”
“那就好。”沈荔合上文件,“这种撤资是净化,不是损失。”
“可我们的预算会被压缩!”
“那我来补。”她平静地说,“我可以卖资产,或者用我的代言费补上。”
会议室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顾栖坐在末端,看着她,指尖轻轻敲着桌面。
他没插话。
直到会议快结束时,他忽然出声:“沈小姐,慧泉支持你的机制,但我得提醒你,制度是手段,不是信仰。过度依赖规则,也是一种风险。”
沈荔抬眼,目光直直对上他。
“我知道。”她淡淡地笑,“可有时候,不信规则的人,最怕被规则约束。”
这话一出,整个会议室安静得连呼吸都能听见。
顾栖的唇角微微动了动,似笑非笑。
“你总是这么会说。”
“没办法。”沈荔起身,收起资料,“我怕有一天不说话,别人就替我写剧本了。”
她走出会议室,门在身后轻轻合上。
夜晚。
她独自一个人回到工作室。
整个城市的灯在窗外流动。
电脑屏幕还亮着,《合作结构重置方案》的文件上多了几条批注:
【市场配合度低,建议阶段性放宽】
【资金周转滞后,等待项目新赞助】
沈荔看着这些备注,手指一点点握紧。
她不是没想过放宽。
但一旦放松一点点,这个联盟就会被资本顺势吞回去。
我不能让这项目变成他们的KpI。
我不是来配合他们做公关的。
她靠在椅子上,闭了闭眼。
过了很久,她打开微信,找到顾栖的聊天框。
输入了几行字,又删掉。
最后,只留一句:
【我知道他们不服,但我不退。】
那边过了很久才回。
【我没让你退。
但沈小姐,赢规则的人,最后要学会驾驭规则。
你在立制度,不要被制度立成墙。】
沈荔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
她放下手机,深呼吸一口气。
窗外的风吹得更大了。
风平表面,裂隙无声。
沈荔守住了规则,也点燃了新的战火。
所有人都在看她能否既不向资本低头,也不被规则困死。
她是个变数。
【隐藏任务开启:掌控 vs.驯服——在不失去独立的前提下,让合作关系进入“信任协同”。】
沈荔看着那行字,笑了。
“驯服?我怕他反过来想驯我。”
风暴来的那天,她正在做项目季度报告。
秋雅一边对着投影调页,一边小声嘀咕:“这几天微博老有奇怪的言论,说我们‘掌控欲太强’,还说慧泉的人都被你架空了。”
沈荔正翻着数据表,头也没抬:“谁发的?”
“看不出,像是业内号。还配了所谓‘内部资料’。”
沈荔顿住。
她接过手机,屏幕上那条长微博赫然写着——
【独家:SYLi绘本联盟内部结构曝光——沈荔个人垄断项目审批权,顾栖被架空,慧泉资金冻结。她要把公益做成私人帝国?】
底下几张模糊截图,正是她的会议纪要。
连她手写的批注都还在。
评论区已经炸了。
【她不是搞公益,是搞人设吧?】
【哪有这种人,拿别人钱还当女皇。】
【资本被反吞?好戏开始。】
秋雅的手都在抖:“姐,这……这不是明摆着内部人泄的么!”
沈荔没有回答,只深吸一口气。
“顾栖知道了吗?”
罗宾推门进来,神色凝重:“他在赶过来。”
半小时后,慧泉办公室。
顾栖面色沉得能滴出墨。
桌上摆着那条热搜截图,几位高管神情各异。
“我们已经在排查是谁泄的,”市场总监抢先开口,“但现在最要紧的是舆论。外界都在传沈小姐利用规则独揽大权,这对项目太危险了。”
顾栖抬眸:“你的意思是要让她出来道歉?”
“至少要澄清——哪怕是联合声明,表明项目还是由慧泉主导。”
“呵。”门口传来一声冷笑。
所有人回头。
沈荔已经到了。
她没带人,也没带文件,只拿着一部手机。
“我道歉?”她步伐不紧不慢,“我为什么要为别人的手段道歉?”
市场总监脸色一变:“沈小姐,现在不是争口气的时候——”
“你们泄密的时候就没想过舆论,现在忽然记得危机了?”
“你在怀疑谁?”
沈荔环视一圈,目光冷静。
“我不怀疑谁,我只看结果。”
她将手机放在桌上,声音不高,却足够每个人都听得清:
“既然他们说我‘垄断’,说我‘独揽大权’,那我就让所有人看一看,我到底垄断了什么。”
晚上七点,沈荔发出一条微博:
【明天上午10点,我将直播公开项目账本和全部支出明细。
所有款项、合同、合作协议原件,逐条展示。
我不解释,我只证明。】
不到半小时,转发破十万。
评论区疯狂刷屏——
【她是疯了吧?账本敢公开?】
【这是真有底气还是演?】
【要翻车我第一个看直播。】
慧泉的公关团队乱成一锅。
顾栖只说了一句:“不拦她。”
法务急得拍桌:“顾总!这是内部机密——”
顾栖抬头,目光极冷。
“泄密的那份纪要是谁放出去的?
你不查这个,却拦她?”
法务噤声。
第二天。
上午九点五十九分,直播页面已聚集近八百万观众。
标题简单到极致:
【SYLi绘本联盟|账本公开】
镜头打开。
沈荔坐在干净的办公桌前,面前堆满文件。
她穿着白衬衫,妆容极淡。
“大家早上好。”她的声音平静。
“我不是为了辩解,而是因为被人动了东西。
有人拿着我签的审批表,剪成截图放上网,说我独裁。
那我只好让大家看看,这些表上写的是什么。”
她一页页展开账本。
“这笔——十万,用于绘本印刷厂预付款。”
“这笔——三万,用于志愿者宿舍修缮。”
“这笔——五千,购置儿童安全绘本胶。”
账目明晰到每一笔细节,所有发票、流水都贴在屏幕上。
沈荔一边念,一边淡淡解释:“每笔支出都通过合规账户,不是我审批,是三方审计系统自动核销。”
“所以,如果这是垄断,那我希望全世界的公益都能‘被垄断’成这样。”
评论区炸了。
【这账清得我都不好意思骂了。】
【她是真干事。】
【笑死,资本还没她透明。】
半小时后,慧泉总部。
顾栖靠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看直播。
旁边助理小声说:“顾总,流量暴涨了,外媒也开始转发。”
他点了点头,目光深沉:“让市场部别动,所有声明停。”
“那要不要删之前的热搜?”
“别删。”顾栖嘴角微勾,“留着。这样对比才漂亮。”
直播到最后,沈荔把一份独立审计报告展示在镜头前。
“这份文件明天会上合规平台。
它不是为了洗白,而是为了提醒——
干净,不需要解释;肮脏,藏不住。”
她抬眼,直视镜头。
“我不喜欢被人利用,也不怕被人看。”
“如果有谁觉得我抢了谁的权,那就请他来接手这份账本。
——接得住的,算你赢。”
直播结束前,她轻轻关掉摄像头。
那一刻,全网寂静。
——
两小时后,舆论彻底反转。
财经媒体写道:
【沈荔用最冷静的方式,完成了一场最锋利的公关战。】
【资本输给了透明。】
慧泉项目股东群炸了。
一个老股东发了条消息:
“这女人太狠了。她不是澄清,她在立新规矩。”
顾栖盯着这句话,指尖轻轻叩着桌面。
夜里。
沈荔回到办公室,整个人脱了力。
秋雅端了杯热茶,小心翼翼地问:“姐,你不怕今天这步走太远吗?
他们会恨你的。”
沈荔笑了笑,声音哑哑的。
“怕。”
“那你还敢?”
“怕不代表退。
有时候,越怕,越要往前走。”
她靠在椅背上,闭了闭眼。
脑海里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任务完成:舆论反转。】
【奖励:现金1亿;技能升级——信任投射mAx。】
【新增隐藏效果:当你以“透明”姿态应对危机,影响力+40%。】
沈荔轻声笑了一下。
“透明是最贵的盔甲。”
屏幕忽然亮起——是顾栖的信息:
【你赢了。】
【我不想赢。】
【那好,我们重新开始。】
沈荔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
她心底某根弦轻轻动了一下。
慧泉基金的会议室,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静默的焦灼。
一整面墙都亮着新闻投影。
标题是那场直播的延伸报道:
【沈荔直播公开账本,公益透明度刷新行业记录】
【资本与规则的博弈,她赢在了“信任”】
会议桌另一端,市场总监、财务主管、顾问律师全都在。
没有人先说话。
沈荔靠在椅背上,神色平淡。
那种平淡,不是轻松,而是一种冷静到极致的克制。
她知道,今天这一局,不是总结,而是清算。
顾栖坐在她的对面。
领带松着,目光沉稳如常。
会议一开场,基金常务理事便开门见山:
“这次事件影响太大。沈小姐单方面直播账目,确实提升了透明度,但同时也造成信息泄露风险。慧泉现在被放在风口浪尖,我们必须明确——谁来负责?”
沈荔没说话,只轻轻把手指交叠。
市场总监趁机开口:“我认为沈小姐做法太激进。合作应该互信,她不经过任何沟通就公开账目,这对基金是种不尊重。”
“那你想让我等谁批准?”沈荔抬眼,声音冷淡,“是等那份‘内部资料’先在黑市传完一圈,再等公关去收尸?”
一句话,气氛瞬间紧绷。
市场总监脸色涨红:“你别拐弯骂人——”
“我没骂人,”沈荔打断他,语气锋利,“我骂的是那种把公益当KpI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