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转念一想,到底是龙凤胎,
号称着大清的祥瑞,
总没有独带“龙”而单单落下“凤”的做法,也便想通了。
看着胤礽依旧紧张地盯着自己,仿佛随时准备应对她的“崩溃”,
石蕴容心下不由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微不可察的涩意,
她拉着他一同在窗边的软榻上坐下,给他倒了杯温茶,这才缓缓开口:
“你先别急,那是皇阿玛,金口已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我们还能硬顶着不成?”
她一句话先定下了无可奈何的基调,随即话锋一转,
“再者,我方才说这是好事,并非虚言。”
胤礽端着茶,眉头紧锁,显然并不信服。
石蕴容继续道:
“你想,孩子们养在乾清宫,由皇阿玛亲自看顾,这满宫里,还有比这更安全、更尊贵的地方吗?”
“毓庆宫虽好,但树大招风,难免有疏漏之时。在皇阿玛眼皮子底下,那些魑魅魍魉,谁敢伸手?”
“至于看重,这自然是实实在在的看重。皇阿玛日理万机,若非真心喜爱,岂会主动提出抚养?”
“至于在皇阿玛身边,确实要事事小心,可正因如此,他才更不会对两个懵懂无知的亲皇孙如何,隔辈亲,这话不是白说的,”
“皇阿玛对你严厉,是因对储君期望深重,对宝珠和弘昭,更多的怕是祖辈的慈爱,至多要求些规矩礼仪,还能真苛责了去?”
她条理清晰,将胤礽的担忧一一化解,
“唯一的不便,便是我们不能日日见到孩子们了,但你不同,去乾清宫禀事、请安都便宜,可以常常去看他们,至于我……”
她顿了顿,语气依旧平稳,却垂下眼眸,掩去一丝极淡的落寞,
“就算不能常见,但为了孩子们的前程和安危,不过是不能常见罢了,又能怎么样呢?”
而且……
石蕴容在心中冷笑,
康熙如今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了,
就算真想亲自抚养龙凤胎,以他的精力和国事之繁重,恐怕也就只能新鲜个一年半载,
至多养到他们开蒙,难道还能一直带在身边不成?
今年是康熙三十七年,往后……
日子还长着呢。
胤礽听着她的分析,紧绷的神色终于渐渐松弛下来,
他勉强算是安下了心,但眉宇间仍萦绕着一股化不开的不舍和郁结。
但石蕴容看的分明,
这哪里是他真有多么不舍得孩子们?
就算宝珠和弘昭留在毓庆宫,他政务繁忙,
就算好的时候,也是两三日才见一面,
又有什么真的刻骨铭心的不舍?
他真正觉得愤懑的,
恐怕还是觉得自己当了这么多年太子,监国理政,数次建功,
如今却连自己的嫡子嫡女都护不住,
仍需对康熙的一句吩咐无可奈何,
这挫败感,比分离更让他难受,
再加上,
她目光微软,
他到底自幼失母,
恐怕心底还是固执地觉得,孩子就该在生母身边长大才好。
虽这么想,她却并未点破,
有些话,说出来就失了味道,也伤了他敏感的自尊。
她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语气转而带上了一丝真实的、属于额娘的担忧,巧妙地转移了话锋:
“我现在唯一放不下的,是孩子们还太小,骤然到了陌生地方,又见不到熟悉的人,怕是要哭闹不休,伤了身子。”
她抬眼看向胤礽,目光里带着托付,
“到时候还要你多费心,借着向皇阿玛禀事的机会,多去瞧瞧他们,安抚一二。”
这话既给了太子一个光明正大、频繁前往乾清宫的理由,
又满足了他作为阿玛,想要参与和弥补的心理,
更是将夫妻二人拉到了“共同为孩子操心”的同一阵线上。
果然,胤礽闻言,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那点因无力而产生的郁气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他立刻挺直了腰板,握住石蕴容的手,打包票道:
“这个你放心,孤定然常常去看他们,绝不让咱们的孩子受了委屈!”
看着他重新振作起来的样子,石蕴容微微颔首,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前路莫测,将孩子送到康熙身边是福是祸尚难定论,
但眼下,稳住胤礽,让他与自己同心协力,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至于往后……
她眸中闪过一丝锐芒,终究还是要靠他们自己。
事情说完了,胤礽却并未离开,
反而稳坐如山,甚至扬声道:
“何玉柱,传膳!就摆在正殿。”
石蕴容微微一愣,抬眼看他。
胤礽却已兴致勃勃地继续吩咐:
“再去把宝珠和弘昭抱来,今日午膳,孤要与太子妃,还有格格阿哥一同用。”
他脸上带着一种仿佛要弥补什么般的积极情绪,目光灼灼地看向石蕴容,补充道:
“孩子们这一去乾清宫,往后这般一家团聚用膳的时候怕是少了,趁还在跟前,多亲近亲近。”
他这话说得合情合理,带着为人父的慈爱与对即将分离的不舍,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石蕴容看着他这幅与前夜判若两人、甚至比今早出门前还要亢奋几分的模样,
先是有些诧异,随即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安抚她,也是在试图抓住这最后的“家常”时光。
想到他方才那愤懑的模样,再看他此刻努力营造温馨的笨拙样子,
她心头那坚硬的角落不由得微软了几分,
眉眼间的清冷神色,在看向他时,也不自觉地柔和了一缕。
胤礽一直用余光悄悄留意着她的神色,
此刻敏锐地捕捉到了她这细微的变化,心中顿时一喜,
有门儿!
经过这一番关于孩子去留的折腾与交心,
他昨夜那点因求欢不成而生的闷气早已烟消云散,
而且,他忽然就想通了,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从哪里生的气,自然也要从哪里找补回来!
眼下,宝珠和弘昭即将被抱去乾清宫,
即便石蕴容表现得再冷静,但心中定然也会有些许不舍的,
这正是他表现关怀、拉近距离的大好时机,
只要能让她放下心防,重新接纳他的亲近,
那么,一切都好说。
只要运作得当,借着这段时日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安抚,
那昨夜未竟之事,不就水到渠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