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光线让她下意识地眯了眯眼,待适应后,眼前的景象让她呼吸为之一滞!
与她想象中任何阴森、诡异或者简陋的场景都不同,一个热闹、祥和、甚至堪称繁华的镇子,赫然出现在她眼前!
脚下是平整的青石板路,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屋舍,虽然建筑风格古朴,却干净整洁。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是的,“人”来“人”往!
但仔细看去,便能发现其中的非凡之处:有的“人”发间藏着毛茸茸的耳朵,身后拖着蓬松的尾巴;有的“人”眼眸是野兽般的竖瞳;有的手臂上覆盖着细密的鳞片;更有甚者,干脆维持着半人半兽的形态,大大方方地在街上行走、与旁人交谈。而其中,也确实混杂着不少看起来与常人无异的真正人类。
小贩在沿街叫卖,卖的除了寻常瓜果,还有一些散发着微弱灵光的草药或是奇特的矿石;孩童在街角追逐嬉戏,其中一个长着兔耳的小女孩不小心撞到了一个身形魁梧、带着熊类特征的壮汉,那壮汉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着将她扶稳;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淡淡的妖气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却和谐的气息。
这里,真的是一个人、妖、半妖共存的镇子!并非与世隔绝的死寂之地,而是充满了鲜活生命力的聚居地!
老夫妇看到这一幕,激动得热泪盈眶,喃喃道:“是真的……传说是真的!圣地……我们终于到了!”
就连一直面无表情的老头子,那布满褶子的脸上似乎也柔和了一丝。
楚寒站在入口处,望着这超乎想象的“桃源”,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金球前辈让她看到的,竟然是如此真实、如此……颠覆认知的景象。
正当楚寒沉浸在这“人妖共存”的震撼景象中时,一个头上扎着两个俏皮羊角辫、眼睛亮晶晶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跑到她面前,手里举着一朵不知名的、散发着淡淡荧光的小野花,奶声奶气地对她说:
“欢迎新来的客人!”
小女孩的笑容纯粹而温暖,不带任何杂质。楚寒微微一怔,看着眼前这纯真的小脸,她冰冷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温暖的石子。她蹲下身,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抹宠溺的笑容,轻轻摸了摸小女孩儿的头,接过那朵花,柔声道:
“谢谢你的花,很漂亮。”
小女孩开心地笑了,又蹦跳着跑开了,融入街角嬉戏的孩童群中。
这简单而美好的一幕,让楚寒对这片“圣地”的印象,又添上了一笔温暖的色彩。
这时,那引路的老头儿也开始履行他的职责,带领他们参观整座圣地。他一边用那沙哑的嗓音介绍着镇子的布局、一些重要的场所。如议事厅、交换物资的市集、孩子们学习的书塾,一边阐述着此地最基本的规则——核心便是禁止私斗、互相尊重、各尽所能、共同维护此方安宁。
老夫妇亦步亦趋地跟着,贪婪地看着这片他们梦寐以求的安宁之地,眼中既有抵达的欣喜,又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霾。
终于,老奶奶忍不住,带着最后的期盼,小心翼翼地向老头儿问道:“尊者……请问,您……您在这里,有没有见过一个叫落落的女孩?她是我们的女儿,很多年前在战乱中失散了……我们听说,她可能来了这里……”
老头儿闻言,正在介绍的声音顿了一下,他那布满褶子的脸上,神色几不可察地变了一下,似乎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但很快又恢复了古井无波。他摇了摇头,语气平淡:
“没有。老朽在此多年,未曾听过此名,也未曾见过符合你们描述的女孩。”
“这样啊……”老夫妇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下去,浓浓的落寞与失望几乎要溢出来。他们之所以千辛万苦要来这“圣地”,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半妖的身份在外界没有立足之地,饱受迫害;另一方面,何尝不是怀揣着寻找失散女儿这最后的一丝希望?他们曾听过模糊的传言,说女儿可能朝着这个方向来了。
而如今,在这最后的希望之地,依旧得不到女儿的任何音讯,这对他们来讲,就意味着最后的希望也开始破灭。老奶奶的眼泪无声地滑落,老爷爷则紧紧攥住了妻子的手,背影佝偻。
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不愿意放弃。老爷爷深吸一口气,对老头儿道:“多谢尊者告知……我们……我们会自己再找找看的……”
而对于这一切,楚寒也默默看在眼中。她握着那朵荧光小花,看着老夫妇强忍悲痛、依旧不愿放弃的身影,再环顾这看似和谐美好的“圣地”,心中那份最初的好奇与震撼,渐渐被一种更深的思虑所取代。
这圣地,能庇护半妖,能维持表面的和谐,却似乎……也并非万能。它抚平不了所有的伤痕,也找不回所有的失落。
老头儿那瞬间的神色变化,是真的不知情,还是……有所隐瞒?
正当楚寒心中疑窦未消,思索着老头儿那瞬间的异常以及老夫妇寻女无果的失落时,天边的日头渐渐沉了下去,将最后一抹余晖洒在这片奇异的镇子上。
也就在这时,那引路的老头儿停下脚步,转过身,面向逐渐聚拢过来的镇民们——其中有人类,有形态各异的妖,也有更多的半妖。他清了清他那沙哑的嗓子,声音不高,却奇异地传遍了这小小的广场:
“诸位乡亲,今日,我们有新的家人,来到了我们的‘源乡’。”他伸手指向楚寒以及那对神情依旧带着悲伤与期盼的老夫妇,“让我们欢迎他们,愿他们在此地,能找到安宁,找到归属。”
他的话音落下,并没有预想中的热烈欢呼或喧闹。镇民们的反应各异,有的露出友善而温和的笑容,有的只是平静地点点头,还有的带着几分好奇打量着他。但一种无声的接纳与善意,却缓缓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紧接着,不知是谁先敲响了一声轻快的鼓点,如同一个信号。
一场即兴却并不仓促的庆典,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