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将军和冯幺终有一战,而秦大将军的儿子忽然出现在这里,很可能是隐瞒身份来打探消息,或者卧底什么的。
他虽然现在人在岳州,对冯幺也不算反感,但他是心向着秦大将军的。
万一他叫破了秦书的身份,岂不是将其置于险境?
孟清卓不说话了,当做不认识秦书一般,自顾自和谢云昭一起进了府。
谢云昭路过秦书身边,装作好奇的样子,看了秦书一眼。
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秦书转过头,和她对上视线,嘴角微微勾了勾,神情平静,显得胸有成竹。
谢云昭只看了他一眼就收回了视线,跟着孟清卓离开。
秦书看着谢云昭的身影消失在长廊尽头,慢慢收了笑容,随即被一众护卫围着来到冯幺的书房。
书房里不止有冯幺在,还有几个起义军首领。
众人看着秦书闲庭信步般走进来。
“见过——”秦书对冯幺拱手施礼,手刚抬起来,动作忽然顿了顿,重新放下,看着冯幺道:“不知我该称呼你冯大当家,还是宋大当家?”
大当家,这一般是对土匪首领的称呼。
这是给他们下马威来了?
冯钊当即竖眉,不悦道:“这是我们楚王,你应该称呼王爷。”
秦书似笑非笑没说话。
冯幺倒不在意这些称呼,也不意外秦书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看着他问道:“你当真是秦大将军的儿子?”
“如假包换。”秦书颔首。
众人各自对视一眼,冯钊最先忍不住,问他:“你难道不知道现在的情形?”
据探子来报,秦大将军前些时日已经带着大军往岳州方向来,最晚三天,就会赶到岳州,对战在即,秦大将军的儿子却忽然出现在他们的地盘,还大摇大摆地跑到他们家大门口,点名要见他们的头儿,这事情怎么看怎么匪夷所思。
秦大将军的威名他们自然是有所耳闻,甚至心存敬意,也知道秦大将军膝下只有一个独子,但对这个独子,他们却是了解甚少,可再怎么了解少,也没听说过秦家公子是个傻子啊?
而且,看这模样,言行举止,也不像是傻子的样子。
众人盯着秦书上下打量。
秦书神情平静,任由他们看,对冯幺道:“我是来劝降的。”
话音即落,屋内一片安静,众人皆瞪大双眼,看着秦书的眼神这下是真的变成看傻子的眼神,连冯幺都没忍住露出错愕的神情。
他知道他在说什么吗?
秦书仿佛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难以置信的话一般,弯唇笑了笑,看着冯幺笃定道:“冯大当家,你们赢不了,何不及时止损?”
“好大的口气!”一个起义军首领嗤笑出声。
其余人也跟着七嘴八舌开口:“当真狂妄!”
“还没开始打呢,就敢下此定论!”
“当初朝廷率兵三万,水师八千人,还不是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的,毛都没长齐的小子,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别笑掉人的大牙了。”
面对众人的嘲讽奚落,秦书脸色没有丝毫变化,没有生气,也没有羞恼的情绪,站在堂中如一颗松树,挺拔而傲然。
冯幺不如屋内其他人那般情绪激动,他反而生出几分欣赏和兴趣。
孤身一人立在一众敌首面前口出狂言,能做到如此泰然自若凛然不惧,要么天生目中无人,要么,就是足够自信,胜券在握。
面前这个俊美非凡的少年,虽然看起来不把人放在眼里,但并非高高在上的不可一世,对他们说出来的话也是狂妄至极,却也不是看不起他们,只是基于双方实力对比,陈述事实。
“秦公子何故如此笃定?”冯幺开口道。
秦书倒是多看了冯幺一眼,能成为洞庭湖之主的人,果真非同寻常。
不过再非同寻常的人,也总有疏忽的时候。
他微微一笑,道:“冯大当家的队伍之所以能屡次击败朝廷派来的大军,依靠的是洞庭湖的地形,还有在水中来去自如的车船,你们的优势在于水战,只要能破了你们的优势,拿下你们只是时间问题。”
众人眼神更为轻蔑,说得好听,破了他们的优势?如果真如说说这么简单,他们早在以前和朝廷的对战中成了亡魂了。
冯幺后背从椅靠上离开,他坐直身子,脸色微凝:“秦公子这话什么意思?”
秦书嘴角依旧噙着笑意:“近来洞庭湖的水位,不知道冯大当家有没有注意过?”
冯幺豁然色变。
屋内其他人也收敛了轻松的姿态,倏然坐直。
“来人!”冯幺喊道。
一个侍卫很快进屋,拱手听候吩咐。
“让罗统领来见我。”
“是。”
侍卫快步离开,冯幺一瞬不瞬盯着秦书,试图在他脸上看到心虚和慌张。
然而秦书一派气定神闲,甚至笑意更深,颇为期待他去查证的样子。
“冯大当家,实话告诉你,我来岳州已经两个多月了,早在半个多月前,我就已经暗中打开了洞庭湖的堰闸。”
冯幺盯着秦书抿紧唇。
冯钊叫道:“不可能!岳州戒备森严,你怎么可能潜在岳州城这么久没被发现?还能悄无声息打开洞庭湖的堰闸?”
秦书似笑非笑看着他:“戒备森严的只有岳州城,岳州这么大,又不是只有岳州城能潜伏,洞庭湖更不在岳州城中,来去自如,要悄悄打开堰闸有什么难?你们岳州城戒备如此森严,我不也进来了?”
冯钊被噎得无话可说,不由有些羞恼,是啊,甚至人还不是被他们发现的,而是自己找上门的。
想到此,众人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冯幺吸了口气,很快镇定下来,道:“你总不可能把洞庭湖的水抽干,就算开了堰闸,降低了水位,我们的车船也能照样行驶,虽然速度会慢些,但不影响对战。”
他对自己的车船还是很自信的,工匠在设计之初便考虑了诸多问题,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和改进,以及人员的配合,已经足够应对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