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妃若有所思,猛地站起来:“我要见陛下。”
她的脾气一向如此,完全不会冷静几息好好把事情过过脑子。
皇后都不需要开口吩咐,兰欣已经将人拦住。
“殿外有内侍省的人把守,他们听得是陛下的命令,你出不去的。”皇后悠闲的喝了口茶。
张贵妃回过神,扭头过来就跪在她面前:“昔日妾身多有冒犯,还请娘娘宽宏大量不要与妾身计较,妾身自知此次性命难保,只求娘娘开恩,让妾身再见太子一面。”
她可怜巴巴的祈求,皇后只能一脸无奈:并非本宫不肯通融,只是陛下还等着本宫回话呢,本宫也不敢给你行这个方便。”
“那就请太子过来?派人去请太子过来。”张贵妃耍起了无赖。
守在门口的宫女略微动了动,皇后瞧见了,轻声叹道:“贵妃,不要让本宫为难,陛下口谕,本宫也只是奉命行事。”
她轻轻挥手,示意身边跟着的宫人把酒水斟满,瞧着酒杯,张贵妃一直在摇头:“我要见太子。”
“你见了太子又能说什么呢?”皇后的声音略微拔高,确保隔壁也能听清楚:“难道你要告诉他,当初是陛下安排你毒害元后,如今架不住公主以命相逼,所以舍弃了你?还是要告诉他不要与陛下争长论短,要稳坐储君之位,好将来替你沉冤昭雪?”
张贵妃一下子冷静下来,她微微张着嘴,还真不知道自己要说些什么。
“都是做娘的,何必非要让孩子左右为难呢?没了你,若再与陛下翻了脸,你可想过太子将来如何是好?总得为孩子考虑。”皇后的话全是蛊惑。
张贵妃坐在地上,平静的流下两行清泪,她被说服了,她不能闹,也不能让太子去找明帝闹,只有这样,太子才能好好的继续做他的储君。
“趁着夜深人静,走吧,本宫会替你留下体面的。”皇后示意宫人把毒酒送上来。
张贵妃麻木的接了过来,满脸都是眼泪:“我十五岁伴驾,竟是一点情分都没攒下。”
皇后没有言语,和明帝谈情分,太傻了。
毒酒被一饮而尽,离着毒发还有些时间呢,皇后起身离开,一副不忍瞧她煎熬受罪的模样。
皇后带着人前脚刚走,后脚太子就从隔壁推门而入。
瞧见了地上的酒杯和瘫坐在地上的张贵妃,他脸色大变,腿脚都软了,连滚带爬的过去扶着张贵妃猛拍她的背:“母妃,吐出来,把酒吐出来。”
“长彦。”看见他,张贵妃很高兴:“让母妃好好看看你,母妃不能再和你作伴了,母妃先走了,你要好好的知道吗?”
李长彦哭着哀求:“不行,你把酒吐出来,我不做太子了,我不要你死,母妃,我不做太子了,不做了,我要你活着。”
张贵妃跟着哭起来,腹腔开始剧痛,她本能的蜷缩住身子,疼的恨不得躺在地上,太子慌张无措的抱住她。
“母妃,母妃。”
张贵妃哕了一声,一口黑色的血吐了出来,她的脸色变得苍白,唇色也开始乌黑,靠在太子身上,剧痛让她气若游丝。
“你一定...一定要...要好好的,等你登基了,给...给母妃伸冤啊。”
太子哭着摇头,手掌在她嘴角接着,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替她争取一些时间,他顾不得外头还有明帝的人,情绪崩溃的哭喊:“来人啊!来人!叫太医,去叫太医!”
殿外人影一动不动,他们都听见了,但没有一个人敢违抗圣旨。
他哭着祈求:“母妃,母妃你不能走,你不能走。”
张贵妃满脸痛苦,手紧紧拽着他的衣裳:“你记住...是,是陛下杀了元后。”
太子哭着摇头,他刚刚都听见了,他不在乎这个,他只想自己的母妃好好的。
他不住的哀求,却只能眼睁睁的瞧着张贵妃在自己怀里大口大口的吐血,乌黑的血染脏了他的衣裳,他手上全是血,看着张贵妃在自己怀里痛苦咽气,自己却毫无办法。
哀求声在张贵妃的手垂落那么一瞬间骤然静止,他愣愣的看着自己的母亲,脑子里反反复复全是她被毒酒折磨而亡的模样。
“母妃?”他小心翼翼的叫了一声,抱着一丝侥幸,希望张贵妃只是挨不住疼昏睡了过去,可是一连喊了两三声都没有得到回应,难以接受的事实击穿了他的自欺欺人。
他紧紧抱住张贵妃,大张着嘴嚎哭,泪如雨下,却是连声音都发不出来。
守在门口的内侍往里头瞧了一眼,立马飞奔去立政殿通禀。
皇后还没到立政殿,内侍就已经先去了,等她到时,明帝已经想好了措辞。
“贵妃张氏,心思歹毒,谋害元后,罪不可恕,念在太子的份上,降为嫔位,以嫔位身份安葬。”
他对伺候自己十几年的老人一点情面都不讲,人都死了还要问罪,皇后什么都没说,只是低垂着眼任由他吩咐。
“至于奉华...”明帝犹豫了好一阵才作出决定:“朕太过娇惯她了,才让她这般放肆,且先去行宫磨磨性子吧。”
去行宫,等同于囚禁。
这样的安排出乎皇后的预料,但她也没有多说,按规矩应了声,就带着丽华离开。
深夜的寒风吹得人浑身都是冷的,进了轿辇,皇后紧紧抱住丽华,她庆幸自己和孩子们都好好的。
听着外头的风雪,丽华瓮声瓮气的开口:“母后,父皇好无情。”
皇后摸摸她的头,紧紧抱着她一言不发。
次日拂晓,张嫔伏罪的消息就传开了,太子一身缟素,赶在明帝上朝前等在了太极殿。
明帝一出来,就瞧见他跪在地上。
“母妃糊涂,做错了事,儿臣拘于孝道,忘了自己作为储君的责任,置君父于两难之地,儿臣知罪,请父皇严惩。”
听他说完,明帝这才松了一口气,昨日李长昭的所作所为,很是让明帝心悸,生怕太子也给自己来这么一出。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明帝一脸欣慰:“此事不必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