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尹玖茉看来是不可理喻之事,但在现在却是习以为常。
尹玖茉穿越以来,无论是现在的父母,或是黎府的长辈,对她都是爱护有加。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她其实是被保护得太好。
无知无畏。
当一切摊开在眼前时,尹玖茉才发现这与自己生活的世界有着天壤之别。
想撼动这几千年以来的陋习,谈何容易?
黎懋澜知道她心里难受,却也知如何安慰她。
在尹玖茉颓废了两天后,她约了几个人到府里一叙。
黎容瑛、公孙芸和三皇子。
等尹玖茉把来龙去脉说与三皇子听时,三皇子亦是脸色一冷。
“虽说是让人同情,但表哥说得对,这件事连父皇也插不上手。”三皇子也很难受。
“只要有一点机会,就要去试。”尹玖茉坚定道,“这女子不该这般死去。”
她转头问公孙芸二人:“定了何时处斩吗?”
“秋后处斩。”公孙芸道,“应该不会超过十一月。”
“好。你们二人,有为这件事全力以赴的觉悟吗?”尹玖茉严肃道。
公孙芸与黎容瑛对看一眼,坚定道:“但凭吩咐。”
“现在是八月底,还有两个月左右时间。那么……”尹玖茉看向三人道,“让我们开始舆论战吧。”
尹玖茉接下来办了三件事。
第一件,她让三皇子去游说皇帝,申请办报社,办报纸。
两日后,皇帝选调了翰林院从六品修撰、正五品翰林院学士二人协助于三皇子和尹玖茉。
朝廷是需要对言论进行管控的,因而尹玖茉才让三皇子去游说,得到批准才成立报社万象社。
一个人有再多本事再多想法,没有落到实处,便只是空想。每个设想的实现,需要大量人员配合。
而尹玖茉觉得自己何其有幸,从当初火药与玻璃制造开始,便有人愿意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去一次次试验她的每一个点子。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阿月案中,尹玖茉更能感觉到古代对女子的压迫。
郭尚书经常说尹玖茉为国为民,可尹玖茉却觉得,她做的才是微不足道之事。
报社最终交与三皇子全权负责。
翰林院苏学士担任社长,黎老太爷也被皇帝钦定为主编。
“大哥?”尹玖茉在万象社筹备处看到自己亲哥时十分欣喜,“你怎么在这?”
“你大哥我已经从正七品编修,升到从六品修撰了,你却还一无所知。”尹怀瑾故作失落道。
“哥,你也太厉害了吧!不过才两年时间就升了?”尹玖茉笑道。
两兄妹第一次共事,两人都有些激动。
尹玖茉与哥哥说起成立报社最初的目的。
就是让全民参与阿月案的讨论。
尹怀瑾与尹玖茉细细分析,其实现在也有类似报纸的邸报。只是不向百姓们发售。
如果想让阿月的案子能引发全民讨论,至少要让这份报纸深入人心,那么这份报纸应该要囊括京城各大要事。
兄妹二人把这个想法在报社负责人会议时提出,三皇子、苏学士和黎老太爷觉得可行。
“昭京见闻录。”黎老太爷略一思索道,“第一份报纸名字,如何?”
“好!”苏学士点头道,“听其名便知其意,非常好。识字的百姓不算多,越是简洁越好。”
黎老太爷也得知了尹玖茉的目的,他抚了抚长须道:“此事不易。不过,若是玉华在此,定会双手赞成你的想法。”
“我有一名弟子,念书时最喜爱写话本,不过为官后便收笔了。”黎老太爷叹道,“我便叫他出山,为你写这个阿月案。”
“谢谢太公!”尹玖茉感动道。
报社需要的人很多,关于记者,黎老太爷定名为报事人。
报事人要会写能跑,为人还要正直。
几个负责人都向三皇子推荐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
而美编人选,尹玖茉向三皇子推荐了渌荷的夫君韩秀才。
他会文能画,担任墨戏斋的负责人有一段时日,无论管理、审美、排版等,都十分出色。
最难得的是两人合作了许久,尹玖茉想要什么样的效果,他马上就能明白尹玖茉要什么样的效果。
这点小事三皇子自然无有不应。
在报社紧锣密鼓地筹备的同时,尹玖茉又安排了第二件事。
她让黎容瑛、公孙芸多走动,把这件事往京城夫人小姐里传一传。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女子,不一定能引起众人共鸣,但如果是自己和子女,定能让她们感同身受。”尹玖茉道。
三人又商量一番话术,尤其是尹玖茉又仔细教与她们如何递进感情。
“如果哭不出来,便沾些姜汁在帕子上。”尹玖茉嘱咐道。
“而且内宅之中大多都有被婆婆蹉跎的经历,与还未曾有媳的夫人,就要讲这些亲身体会。
而那些已经是婆婆的夫人则要避免,就讲她们的女儿。”
两人听得十分仔细,黎容瑛边点头边连连感叹:“难怪嫂嫂能写出人设大全这般贴切的册子。”
有被内涵到的尹玖茉尴尬地看了看公孙芸,却见她只是捂着嘴笑。
“总之,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你们二人多琢磨琢磨。”尹玖茉总结道。
又过了三日,尹玖茉从黎老太爷那拿到了笔名为笑尘生的话本。
“阿生的笔力仍在,倒是有几分能看。”黎老太爷如是说。
何止有几分能看。
笑尘生的笔力实在太好,张弛有度。尤其是写阿月如何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一步步被蹉跎被虐待,简直是戳人心弦。
故事却是一个悲剧,阿月为了保护女儿,最终被判斩首。
最后斩首一幕,阿月在盛夏时节仰天悲哭,引发六月飞雪。
直看得尹玖茉眼泪连连。
后拿给公孙芸二人看,也只哭得昏天暗地。
这本子不算长,尹玖茉马上拿到书斋,让掌柜加急印出,价格不要定高,只求扩散快。
接下来便可以筹备第三件事。
请茶楼说书先生讲话本,还有戏班子排演。
报纸筹备讨论在其后,在这之前,话本售卖、茶楼说书、戏班子排演已经三管其下,将阿月案推向高潮。
为防舆论跑偏,尹玖茉还叫绛桃派出她的情报网,从小孩到丫鬟婆子也别人讨论时,把评论控向偏于阿月的一方。
这实在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除了一部分男人,大部分对虐妻虐儿虐媳的是看不上的。
阿月案,终于从渺无声息,走到了大众的视野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