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雪攥着新衣的衣角,鼻尖一酸,又险些落下泪来,忙低头谢道:
“多谢齐奶奶,也麻烦安宁姐姐了。”
齐老太太笑着摆手:“跟我们客气啥,快穿上试试合不合身。”
等叶嘉雪换好衣服出来,正好碰上沈安宁端着早饭从灶房出来。
浅青色的布裙衬得她眉眼更显清秀,只是神色里还有些拘谨。
沈安宁眼尾一弯:“真合身,看来没白跑一趟。快过来吃早饭,今天做了杂粮粥和腌萝卜,垫垫肚子。”
早饭时,沈安宁状似随意地问起:
“嘉雪,你家里是在县城里吗?那老财主的家世,你清楚些吗?”
她这话一出,饭桌上萧瑾辞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叶嘉雪,显然也在意这点——若是惹上有权势的人家,沈家难免要被牵连。
叶嘉雪舀粥的动作慢了半拍,低声道:
“是在府城,那老财主姓王,听说在城里开了好几家绸缎庄,还和官府里的人有些往来。我家里只是个商户……为了攀附他,才要把我嫁过去。”
沈安家听得咋舌:“这也太离谱了!就为了自己当官,把亲人往火坑里推?”
萧瑾辞却皱着眉沉吟:
“府城的王财主……我倒听过几分,这人贪财又好色,家里已经有两房妾室了。要是他派人寻过来,咱们这村子偏僻,倒也能躲一阵,但不是长久之计。”
沈安宁点点头,看向叶嘉雪:“你别急,我倒有个想法。我家最近也在做些生意,人手有些不够,你就留下来帮帮忙,也能攒些盘缠,来日再做打算。”
叶嘉雪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嗯嗯!我会算账,就算有不会的我也可以学。”
她之前还愁自己吃白饭,这下终于能帮上忙,心里的不安也算少了一些。
接下来几日,叶嘉雪便跟着沈安宁和工人们一起做活。
她人聪明伶俐,算账也精准,学东西也快,没多久就和大家熟络了起来。
之前有很多不清楚叶嘉雪身份的人都暗自猜测着,沈安宁便直接编了个谎话,说是自家的远房亲戚,最近来这里住段日子。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沈安宁发现叶嘉雪这小丫头,虽说是养尊处优的小姐,但性子温和善良,洗衣打扫什么的也都会主动做,倒是个能处的。
而叶嘉雪也从最初的,以为沈家只是普通的农户人家,到现在震惊的发现,似乎这个家里要比她想的还要富裕。
最起码,在她的家里,狗是吃不上肉的,可沈家的双簧大狗和灵灵小狐却能每天都有肉吃。
并且,沈家的饭菜竟然好吃到无与伦比!她自诩家里生活奢靡,吃过的饭菜更是数不胜数,却没一种能比的过沈家的好味道。
忙忙碌碌多天,沈家的新房子家当都已置办齐全,也正式入住了。
沈安宁特意摆了两桌酒,邀请了沈老太等人还有一些关系不错的亲邻一起热闹。
饭菜刚摆上桌,院子外就传来慌张的脚步声,紧随其后的是村长磕磕巴巴的说话声:“宁丫头,宁丫头!你快出来看看!”
村长兴奋激动的脸庞出现在大家视线中:“苞米成了!成了啊!才一个月不到,咱们地里试种的那些苞米全部出穗了!一杆上面至少有三穗呢!”
只要在等不到一个月,那些苞米就能成熟了!这下大家就再也不愁饿肚子的事了!
宁丫头真是他们小岗村的福星啊!
田地周围,无数村民全部涌在一起。
郁郁葱葱的苞米,每杆上冒着三三两两的穗子,风轻轻吹过,带动了所有人的情绪,已经有人蹲在田头哽咽。
“宁丫头,你可太神了!”一个老农攥着沈安宁的手,声音都在抖,“往年种麦子,粟米收的粮够吃就不错了,这苞米要是真能一亩收这么多,往后咱们再也不用怕荒年了!”
沈安宁笑着弯腰拨开一片苞米叶,指尖触到饱满的籽粒,心里也踏实了:
“大家别急,再等二十来天就能收割了,到时候我教大家怎么晾晒、怎么存,磨成面还能做饼、做粥,吃法多着呢!”
人群里立刻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吃法,欢声笑语飘出老远。
叶嘉雪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又看了看被村民们围着却依旧从容温和的沈安宁。
心里满是诧异——她原以为沈家只是家境尚可,却没想到沈安宁竟能有这般能力,还能让全村人如此敬重。
甚至都有一些人要给沈安宁下跪,“安宁啊!你可是我们大伙儿的恩人啊!”
沈安宁见状,连忙扶住那些想要下跪的人,她笑了笑道:
“我不过是运气好,恰好发现了这些种子罢了。若要谢,也应该谢谢你们自己,谢谢我们的县令大人。苞米能有今日的成果,都是大伙配合的好。”
沈安宁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现在他们家仅仅只是普通的民众,要是惹来有心人的眼红,不定还要惹来多少麻烦。
但若将这份功劳分给每一个人,至少还能让大伙落她一个人情,记她个好。
村长看着沈安宁,心中愈发感慨,没想到这丫头竟能有今日的造化,想必以后前途无量啊。
“大家听我说!以后宁丫头的事,就是咱们整个村的事!要是宁丫头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所有人必须尽之所能去帮!都听到没有!”
本来大家都感激沈安宁的贡献,而且村长都发话了,大伙当然也都争相应答,尽管有少数几个拧巴不乐意的,也不敢公然反对。
“正好,现在咱们粮食问题解决了,也是时候把孩子们上学的问题解决一下了。总不能一直耽误陶家小子的前程,必须要尽快找个教书先生才行。”
现在大伙手里都有粮,村长便想着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陶子墨那孩子他也不忍心一辈子让人家留在这个小村子里。
“行,村长我们都听你的!以前大家没钱供孩子认字,现在有了高产苞米,我们也想让自己娃多认一些字!”
人群中立马就有人开始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