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后没多久,村里的年味渐渐消散,春耕的事逐渐提上日程。
去年两个知青猪养得好,今年刚暖和些,村里就又去买了五头小猪仔,曲彤和叶秋将继续她们的养猪事业。
只是现在猪仔还小,暂时不需要两个人同时照顾,叶秋又被赵泽拉了壮丁,跟赵泽一起分发农具,给村民们分配工作。
刚开春,太阳已经变得灼热,叶秋戴着个大草帽站在田埂上分配工作。
见她这样,村里人难免议论几句知青实在娇气,没多大的太阳还要戴个草帽,果然是比不上庄稼人。
按照之前跟赵援朝商量好的计划,叶秋声嘶力竭地给众人分配了工作,喊的声音太大,伤到喉咙,不受控制地咳了几声。
对于她的安排,有些人不满,首当其冲的就是钱芳等跟叶秋不对付的人。
钱芳大声嚷嚷,“叶知青,你这工作是怎么安排的?我怎么被安排到修补田埂去了,往年我可都是育种的,是不是因为我之前得罪你,所以你故意整我?”
王霞等人也跟着煽风点火,“可不是,今年好多安排都跟之前不一样,咱们安排了重活,倒是知青和那些跟她关系好的工作轻松,叶知青你就是偏心自己人!”
在她们的鼓动下,本来就心怀不满的人纷纷响应,大声叫着,让叶秋给个说法。
如果是人群密集些的地方还好,但是现在正在田地里,天宽地阔,再加上刚才大声说话,伤了喉咙,一时间,叶秋竟然没办法大声制止胡乱说话的这些人。
见状,钱芳等人的气焰更加嚣张。
叶秋咳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见大声说话已经无法喝住他们,只能抓几个典型,“钱芳,王霞婶子就你们两个声音最大,有想法就站上来跟我说,别在下面浑水摸鱼!”
被指名道姓,两人一时讪讪,终于消停下来,心里仍旧不服气,但嘴上却只敢小声嘀咕。
终于安静下来,能听她说话了,叶秋提高音量,“怎么分工,是我和赵援朝大哥商量之后定下的,都是正常工作安排,绝对没有任何私心,现在谁有不满意的就站出来,我给你们好好解释。”
她保证,说这话的时候,是一点威胁的想法都没有,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碍于赵援朝的面子,一时间竟然没人敢说话,一群人面面相觑。
好不容易抓到她的把柄,钱芳可不愿意这么轻易放过,“往些年,我都是育种的,为什么今年给我换工作了,你给我讲清楚,不然我就要去找大队长了!”
“钱芳嫂子,你不说这事还好,既然提到了,那我就必须好好说说。之前是我没来,不知道情况,但是我也听赵大哥说过,每年你育苗的种子发苗率都是最低的,考虑到你可能不擅长这项工作,所以今年才特意给你换了个工作。”
话音刚落,大家顿时笑开了。
叶秋已经是给她留面子了,谁不知道,钱芳干活最偷懒,不管是干什么,都是最差的。被一个知青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揭穿,钱芳的脸青一阵白一阵,难看得不得了。
解决了钱芳,叶秋也没放过王霞,“王霞婶子,现在再来说你觉得我安排给知青轻松活儿的事。首先,虽然我也是知青,但是我必须说,除了高原知青等少部分人,大部分知青体力确实比不上村里,干不了重活,就是我来之前,村里给知青安排的工作都会更轻松,一直都是这样的,怎么我一来你就有意见,我觉得你这是对我不满意?再说了,知青的工作虽然轻松,但是工分也更低,其他人要是也想换成类似的工作,那就趁现在,赶紧说出来!”
她这一番话有理有据,村民们是一点毛病挑不出来,知青们就是不行,很少拿高工分的,而且要真给他们换成低工分的工作,他们才要闹呢!
叶秋解释清楚后,大多数人都表示理解,至于剩下那少部分有意见的,她才懒得管,要真觉得自己有理,那就去找赵援朝他们去。
叶秋环视众人,都没人说话,她才大声招呼,“行了,如果都没意见的话,就按照我刚才安排的,抓紧干活去,早干完就早下工。”
“好嘞!”大伙儿应了一声,纷纷往自己的岗位走去。
大约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看不顺眼的人,钱芳跟王霞不知不觉走到了一起。
王霞,“再怎么说,叶秋也是个知青,大队长他们不知道是不是猪油蒙了心,这么照顾一个外来知青,怎么不见着他多照顾照顾咱们村里人?”
在她看来,赵泽抢走了她儿子大队长的职位,已经是罪大恶极,现在竟然这么偏向外来知青,更是罪无可赦。
钱芳连连点头,非常捧场,“可不是,论起当大队长,还得是根叔,赵泽这个小年轻,还是比不上根叔老成,做事不地道。虽然我不是赵娣来的亲妈,但是跟那些连口饭也不给孩子吃的后娘相比,我已经算是不错了,至少赵娣来既没饿死,又没冷死,可是那个叶秋一撺掇,赵泽竟然把孩子给抢走了,折让我们都没处说理去!”
王霞眼睛都亮了,“可不是,不是我吹,我们家老赵当大队长那会儿,是一心一意惦记着村里人,为大家伙儿办事......”
两人越说越投契,觉得前面几十年都浪费了,怎么就没早点发现队里还有个知己呢?
叶秋不知道这头的事,站在田埂上,脸晒得发红,专心致志地盯着田里干活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