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两家医药公司拿份供货清单,等咱们摸清楚底数,再找罗大夫咨询用药搭配的事儿吧。”
田建春指尖摸索着笔记本的边角,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之前画的药店框架图。
张佑安:“也行,谁去对接具体的事务?”
周逸群摩挲着水杯沿儿,眉头微蹙,他那位“一般沉”(妻妹夫)在县医药公司是个经理,平时就是讲究个互利互惠。
“品种齐全度放第一位,其次再比供货价。”
田建春说得公允。
“哪家性价比高就用哪家,只不过市里公司送货有时差,县里的当天就能到,应急的时候更靠谱。”
周逸群听着不偏不倚,既没刻意回避自己的关系,也没贬低县里资源,便端起水杯抿了口,没再接话。
“要不叫老周帮着问问县里的公司?”
张佑安话锋一转,“咱们之前西药少、中成药也不是特别多,在医药公司面前没话语权,价格砍不下来。这回药店要开起来,光是常用药就得备足货,用量肯定小不了。就算单价压不低,能争取到账期延长、临期调换这些政策也行啊。”
周逸群听到这里,抬眼看向张佑安,又转头瞥了眼田建春。
田建春正翻着药材和中成药的库存表,闻言抬首点头。
“也行。不过,很多具体的事情,周院长未必有采购熟悉,还是让李科长你们科里协调人抓紧对接下?”
李胜田原本正揣着心思,以为药店的相关事宜,要绕开采购科呢。
此刻听见点名,忙不迭站起身点头:“没问题田院长,我这就安排人对接!”
“叮嘱下底下的人,”
田建春指尖在桌沿轻轻叩了两下,语气里带着几分郑重,“现在时代不同了,采购依旧还是个不错的活计,但别砸在手里。”
田建春看一眼李胜田,再看看周逸群,“重点跟他们谈价格,能压到低价最实际,那些虚头巴脑的好处咱们不要。”
周逸群听了,心里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没紧跟话题,照这个思路,即使能供货,医药公司的落头也不会太多。
李胜田则心里多了些忐忑,他知道采购人员会吃拿卡要,以前大家都心照不宣,如今看来得给下面的人紧紧螺丝扣了。
田建春前一段时间给二公司的打电话,听他们隐晦提过,有些环节存在暗箱操作,这会儿特意把话说透。
李胜田腰弯得更低了,连声道:“您放心田院长,我亲自盯着,绝对合规,一定把价格谈下来。”
说罢领着两个科员快步出了会议室,脚步声在走廊里越走越远。
会议室里只剩三人,田建春把盘点材料往中间推了推,纸张摩擦声打破了短暂的安静。
“张院长、周院长,我有个想法。”
“建春你说。”
张佑安身子微微前倾,周逸群也放下了水杯。
“库房盘点后,估计能盘出不少该报废的库存。”
田建春指尖在上面画着圈,慢慢的沉吟着说道,“ 回头咱们讨论一下,再结合相关部门,得处理处理,老在库房趴着,顶不了钱啊。”
张佑安知道,趴在库房的东西,都是钱,只是是沉淀下来的、没有流转。
不过,现在经济形势变化很大,也确实该盘活一下了。
“是啊,到时候数据出来了,咱们讨论讨论,尽快变现吧。”
周逸群端起茶杯,低眉顺眼的喝着茶。
这时候,会议室门就被推开了,沈海涛裹挟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
“田院长、张院长、周院长,我回来了,看了县里的两家药店,也看了县医院他们那个。”
“坐、坐,先喝杯水。”
张佑安给沈海涛倒了杯水、冒着热气。
沈海涛端起来,喝了两口。
田建春问道:“是不是不太大?品类也不是太多?”
周逸群放下茶杯,跟着一起上前观看沈海涛掏出的本子上,画的有些不规则的图画。
药店大致的面积、门口大小、窗户大小、材质、柜台、靠墙货架、都有标注,甚至店员穿的统一的工作服都标了颜色。
田建春看了,心里佩服沈海涛,不愧为做基建出身,看的仔细、画的认真,工作确实是很到位。
四个人,坐下来,都拿着笔,记录着相关的信息。
田建春,“沈院长,你看过三个药店,你建议咱们弄个多大的?”
沈海涛看向田建春,再看看张佑安和周逸群,“我个人建议弄个最大的,咋着也要一百以上的。”
“要这么大吗?那得放多少柜台、货架子?得放多少品类、要多少钱啊?”
周逸群算看出来了,沈海涛这是往田建春心坎上说啊。
田建春微笑,他计划是要做一百五甚至两百左右大的,开始建的空间充足了,以后不用再动。
他想打造成凤北县最大的药店、药品最全、价格最低、最敞亮、人们最愿意来买药的地方!
张佑安也知道,田建春跟自己最大的差别就是这人做啥都想做最好、最大、最.....,凡事跟‘最’相关的都行,当然不是最坏这类的。
沈海涛看一眼周逸群,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向张佑安,看着张佑安平静的表情,再看看田建春脸上的微笑,自己也笑了。
三个老院长里,沈海涛年轻一些,冲劲也更贴近更年轻的田建春;况且沈海涛也知道,要做就做最好、最大,这才能吸引别人。
不然,县医院本来就不错了,干嘛还建一个更大的医院?
“海涛啊,说说你的想法。”
张佑安看到纠结的周逸群、淡然的田建春,只能自己开口了。
“张院长、田院长、周院长,我先说个问题,咱们之前扩建中医院的时候,县医院直接找了块地方新建的,看着大气、上档次,我们当年都想着,哪里有那么多的人看病住院?现在再看人家呢?新医院照样人不少!老医院里,也能维持!反观咱们呢?老在这一块土上,折腾过来折腾过去的,还是局促!所以药店,建的话只要有地方,就尽量建大一些的,免得以后需要扩建了,再拆拆补补!”
张佑安一听,摸着下巴颏,点了头,“确实如此,你想的确实比较远。”
田建春一听,这就是说到自己心坎里了。
“既然这样,就照两百弄,地方不花钱、顶多就是建材和人工嘛。”
田建春的话,让张佑安都瞪大了眼睛。
周逸群的嘴巴张大到可以塞鸡蛋了,不过他没说反对的话。
最后,四个人定了下来基调:药店,两百平,品类先上两千左右。
沈海涛根据他看到的情况,随手就在会议室里画上了平面图,几个人一起商量着标注了细节。
等全部做好后,早就超过了下班的时间。
田建春开着车,拉着三个人,去了外面的饭店,吃了个饭,饭桌上还在讨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