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清晨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散了琼岛最后一缕夜色。
陆绍远一行人早早便离开了下榻之处,车队向着海岸线方向驶去,今天行程的核心,是视察正在紧张建设中的三亚超大型军港。
车子驶入划定的港区军事管制范围,景象顿时为之一变,原本沿途还能见到的椰林、农田和那些零散的村落被高耸的围墙和戒备森严的哨卡取代。
持枪肃立的南方海军哨兵检查完证件后,庄严敬礼放行,汽车一驶入围墙内,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从环山中开辟出来的土地,以及更远处那浩瀚无边的蔚蓝南海。
港口建设工地上,机械轰鸣环绕耳边,人声鼎沸,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巨大的吊臂如同钢铁森林一样耸立在规模巨大的工地之上,它们挥舞着臂膀将提前预制好的构件精准安装,还有无数头戴安全帽的工程兵和工人们在脚手架上进行着焊接,浇筑等作业,满载石料和建材的卡车沿着新修的临时道路川流不息。
远处,防波堤的轮廓已经初步显现,就好像一个巨大的手臂,试图将那一片深水区域揽入怀中。
车队在港区指挥部所在的临时板房前停下,早已在此等候的南方海军航母军港建设部队部队长杜权杰少将,立刻带着几名核心军官快步迎了上来。
杜权杰年约四旬,皮肤因长期的海边作业而显得黝黑粗糙,但眼神炯炯有神,身形十分的挺拔,一身海军作训服沾了些许尘土,却更增添了几分实干家的硬朗。
“少帅!南方海军航母军港建设部队部队长杜权杰,向您报告!”杜权杰立正,敬礼,动作干净利落,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但是仍然充满力量。
陆绍远回以军礼,目光扫过杜权杰和他身后那些同样风尘仆仆却精神饱满的军官们,最后落在远处那庞大的工地上,赞许地点了点头:“杜将军,辛苦了,你们大家都辛苦了。看这场面,工程进度比我想象的还要快。”
杜权杰脸上露出一丝自豪:“报告少帅!全体官兵和工程人员深知责任重大,日夜轮班,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们一定按期,甚至提前完成港口一期工程建设,绝不影响海军整体战略部署!”
“好!要的就是这股劲头!走,带我看看,仔细讲讲。这里,将来可是我们九州海军在南海的定海神针。”
在杜权杰的引导下,陆绍远的视察工作正式开始,他们登上一处地势较高的观测台,整个港区的建设全景尽收眼底。
杜权杰拿着指挥棒,指向沙盘和实地结合,开始详细汇报:“少帅,您请看。我们所在的三亚港,其战略定位,根据总参和海军司令部的规划,是作为我们九州海军‘南方海洋霸权的核心支点’。”
他首先宏观地阐述了港口的四大核心目标:
“第一,控制关键海域。以此港为基地,我们的舰队可以有效掌控整个南海北部和中部,辐射巴士海峡乃至巴林塘海峡,将我们的海上防御前沿向南推进数百海里。”
“第二,威慑附近大鹰和高卢殖民地。目前,大鹰帝国依赖旧加坡基地控制马六甲海峡,并通过阿三国维持其影响力;高卢则盘踞在安南等殖民地,在外面南方崛起之后仍然试图重建其东南亚影响力。\"
\"他们至今不承认我们在南海的合法主权,认为这片我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蓝色国土是他们的‘势力范围’。”杜权杰的语气带着一丝漠视,“而三亚港,恰恰就卡在了他们利益的‘交叉窒息点’上——北控我九州南海,南扼马六甲海峡入口,东可胁制东瀛本土,西能俯瞰高卢殖民地,这里,将成为我们直接戳破列强亚太霸权迷梦的一柄‘尖刀’!”
陆绍远凝视着沙盘上那片广袤的蓝色区域,他微微颔首,示意杜权杰继续。
“第三,保护本土核心区。尤其是保护我们南方的经济重镇、台岛以及高丽南部的海上安全,避免战火直接波及我们的沿海精华地带。将潜在的威胁,阻挡在国门之外。”
“第四,形成攻防兼备的网络。三亚港,将与台岛的高雄港、以及高丽南部的釜山港,还有作为战略预备港的舟山港,共同构成‘1个核心母港(三亚)+ 2个前进基地(高雄、釜山)+ 1个战略预备港(舟山)’的体系,进可攻,退可守,相互支援,形成一个覆盖我们主要战略方向的强大海上堡垒群。”
接下来,杜权杰开始具体讲解三亚港如何实现这些宏大目标,他首先指向港口规划图中那巨大的船坞区和深水泊位。
“少帅,您看这里的规划设计,三亚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深水条件,部分区域天然水深超过20米,经过疏浚,我们正在建设最大可容纳十万吨级舰船的干船坞和泊位。”杜权杰的指挥棒点在船坞区域,“这意味着,未来我们最大的航空母舰,战列舰等,都可以在此停靠、维护和补给。其意义重大无比!”
他详细解释道:
“这里将具备主力舰快速维修能力。 对比大鹰帝国在这里附近要想维修其战列舰主炮塔可能需要十五天,我们依托三亚的设施和高效的工程团队,目标是在三天内完成类似复杂作业!航母飞行甲板的应急抢修,我们要求必须在24小时内恢复基本起降能力,这在远洋持久战中,意味着我们能‘边打边修’,始终保持舰队较高的出勤率和战斗力,这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陆绍远听得非常专注,不时提出关键问题:“保密工作如何确保?技术人才的储备跟不跟得上?”
杜权杰一一作答,表示已划定了绝对禁区,由最忠诚的武装警察部队和海军陆战队共同守卫,技术人才则从全国相关院校、工厂和研究所秘密抽调精英,并设立了严格的审查和隔离制度。
离开观测台,他们乘车前往正在施工的码头核心区和后勤保障区域,杜权杰继续介绍港口的其他优势。
“少帅,海军战斗力的根基,除了舰船,更在于人。”他指着一片正在平整土地、规划建设医院和休整区的区域说道:
“远洋航行对官兵的生理和心理都是巨大考验。潮湿、晕船、维生素缺乏是常见问题,而三亚,拥有热带气候,全年无冰期,蔬菜、水果可以就近保障,甚至自给自足。我们计划在这里建设标准化的海滨休整区,包括沙滩、淡水泳池,以及一所配备热带病专家的专属医院。”
他对比道:“对比东瀛的横须贺港,冬季寒冷,船员易患冻伤、大鹰的朴茨茅斯,多雾潮湿,佝偻病高发,我们的水兵在三亚驻泊休整,预计一个月内就能恢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战斗力!这是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是维系士气和持续作战能力的宝贵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