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亚娜从“源初之海”深处带回的、关于某种疑似更高阶“共生秩序结构”的残缺图谱,在联盟最高层及核心研究团队内部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与深思。这不再是单纯的力量指引或技术蓝图,它触及了秩序存在形式的哲学本质,甚至可能指向了“织网者”扭曲力量的对立面。
伊芙琳下令成立的“共生结构解析项目组”由艾妲教授亲自领衔,汇聚了星盟、凝辉文明、铸星者后裔、星灵遗韵乃至守林人族中最顶尖的理论家、法则建模师和信息拓扑学家。项目组的工作室位于星盟首府星轨道上的“静滞沉思”空间站,这里的时间流速可以被局部调节,以应对极其复杂的演算需求。
解析工作甫一开始便遭遇了巨大挑战。那幅由莉亚娜转译而来的“图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图形或数据流,而是一种多维的、动态的、蕴含了复杂因果逻辑与情感倾向的“秩序意象”。它无法用任何单一的科技或魔法手段完全复现,只能通过多种感知模式叠加,辅以强大的灵能共情与逻辑推演,才能勉强捕捉其一丝神韵。
“这像是一种…‘活着的数学’,”一位凝辉文明的晶体逻辑学家感叹,他的光核因高速运算而不断明灭,“每一个节点既是独立的秩序凝聚点,又是整体和谐共振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连接并非固定的能量通道,而是基于某种…‘共识’或‘默契’形成的动态交互。”
“更惊人的是其中蕴含的‘情感底色’,”一位星灵遗韵的长老闭目感应,声音空灵,“并非我们理解的情绪,而是一种…趋向于平衡、繁荣与创造性循环的‘意志倾向’。这片结构本身,似乎就在诉说着‘共生’的渴望与喜悦。”
艾妲教授综合各方发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我们可能正在接触的,是‘源初之海’本身所倾向于维持的,或者说它所认可的‘理想秩序模型’。‘织网者’的力量,或许正是通过破坏这种内在的共生和谐,强行扭曲、剥离秩序结构,才实现了其吞噬与毁灭的目的。”
这个假设为对抗“织网者”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如果能够理解甚至部分复现这种“共生秩序”,是否就能构建出对“织网者”力量具有天然排斥或净化作用的防御体系?甚至,找到从根本上修复被“织网者”侵蚀区域的方法?
联盟的研究重心开始发生微妙而深刻的转变。从之前侧重于解析“源初之海”提供的、相对直接的力量与应用知识,转向更基础、也更艰深的——尝试理解秩序本身的深层逻辑与倾向性。这要求研究者不仅要有顶尖的智力,更需要一种与秩序本源共鸣的“悟性”与“共情能力”。
然而,这种深层次的探索,伴随着莉亚娜之前警示过的“代价”。
就在项目组取得初步进展,成功模拟出“共生结构”一个极其微小的、稳定的局部片段时,负责维持该片段能量供应的三名凝辉文明高阶学者,其光核同时出现了短暂的“频率紊乱”和“色彩饱和度下降”。他们报告称,在模拟成功的瞬间,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精神抽离感”,仿佛自身的秩序存在被那微小的结构片段短暂地“借用”了一部分。
几乎同一时间,远在“源初之海”边缘共鸣点的莉亚娜,也在一次试图更深入解读“脉动紊乱”根源的共鸣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她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或有限的互动者,而是仿佛短暂地“融入”了秩序之海的某种宏观循环。无数秩序的诞生、演化、交织、衰变与重塑的信息洪流冲刷着她的意识,远超她个体灵魂所能承载的极限。她艰难地维持着自我认知的锚点,感觉自己的灵魂如同被放置在亿万星辰的引力场中撕扯。当她从这次深度共鸣中强行退出时,脸色苍白,精神萎靡,灵魂层面传来的虚弱感久久未能平息。
“它在‘反馈’…”莉亚娜通过加密信道向伊芙琳汇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并非恶意,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同化倾向。我们的探索,尤其是这种试图理解其本质的深度共鸣,正在让我们自身的存在,与‘源初之海’的宏大秩序产生更深的交织。这种交织…有风险。”
伊芙琳立刻下令,“共生结构解析项目”的所有深度实验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灵魂防护与能量隔离措施,并强制参与者进行周期性的精神恢复与隔离观察。同时,她严令莉亚娜,在找到安全的方法之前,暂停一切超出安全阈值的深度共鸣行为。
“我们不能在战胜外敌之前,先被我们寻求的知识本身吞噬。”伊芙琳的指令清晰而冷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就在联盟忙于应对深层探索带来的新风险时,那沉寂一时的“迁跃影族”,终于露出了隐藏的獠牙——以一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
联盟安全部门布置的、关于“归源之门”维护和莉亚娜行踪的虚假情报,似乎并未引动他们直接行动。然而,持续不断的全方位监控,结合对那次“织网者”测试攻击数据的逆向工程,让雷恩的团队捕捉到了一条极其隐秘的信息流。
这条信息流并非通过常规的量子通讯或灵能传讯,而是利用了一种极其偏门、几乎被遗忘的古老技术——“真空零点能涨落编码”。其传递的信息并非文字或图像,而是一段高度压缩的、带有强烈精神污染特性的“意念低语”。信息的发送方隐藏极深,接收方则指向了联盟内部一个意想不到的群体——那些在“跨文明科学技术学院”中,因知识鸿沟而倍感挫折、产生强烈焦虑与不满情绪的部分学员!
这段“意念低语”的内容被艰难破译后,令所有知情者脊背发凉。它没有直接提及“织网者”或任何破坏行动,而是以一种充满诱惑和同理心的语调,放大那些学员的挫败感与对联盟现行知识共享体系的不满。它低声诉说着:“知识本是自由的,为何要被划分等级?”“真正的力量源于自我领悟,而非他人的施舍。”“联盟在制造新的枷锁,以保护之名行垄断之实…” 它甚至隐晦地指向了一些未被公开的、关于“源初之海”共鸣存在风险的内部讨论片段(这些信息是如何泄露的,成为又一个急需追查的谜团),试图佐证联盟核心层在“隐瞒真相”、“压制其他文明的发展”。
这是一场精准的、针对心灵弱点的认知战!“迁跃影族”(或者说他们背后的“织网者”)的目标,并非直接的物理破坏,而是要从内部瓦解联盟的凝聚力,离间成员文明之间的关系,在下一代精英心中种下怀疑与叛乱的种子!
“立刻启动‘心灵屏障’协议,对所有学院区域的通讯进行更高阶的精神过滤!”曦光在紧急安全会议上提议,光体因愤怒而剧烈波动,“同时,必须找出信息泄露的源头,以及是哪个、或哪些学员接收并可能受到了影响!”
“处理必须极其谨慎,”伊芙琳面色凝重,“我们不能因为怀疑就对学员进行大规模的精神审查,那恰恰落入了对方的圈套,会坐实他们关于‘联盟压制’的指控。我们需要的是精准识别、隔离影响,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真相澄清。”
一场无声的、争夺心灵与认知的战争,在联盟的教育圣地里悄然打响。安全部门的特工伪装成辅导教师或学生顾问,潜入各大学院,密切观察学员们的情绪变化和言论动向。同时,一场由联盟宣传部牵头,邀请各文明德高望重的学者、以及在知识共享中切实获益的中下层文明代表,共同参与的“真理之光”宣传活动迅速展开,以坦诚的态度讨论知识鸿沟的存在与挑战,展示联盟为弥合鸿沟所做的切实努力,并严厉驳斥那些别有用心的谣言。
外部,“织网者”的试探性攻击并未停止。又有两起边缘设备失联事件发生,目标依旧是技术体系相对独特或古老的设备。联盟边防部队加强了巡逻,并布置了伪装成老旧设备的“陷阱”,试图捕捉下一次攻击的瞬间,锁定攻击源。
内忧外患之际,莉亚娜在强制休养期间,并未完全停止思考。她回顾那次危险的深度共鸣,虽然带来了巨大的负荷,但也让她捕捉到了一些更深层的信息碎片。她意识到,“源初之海”那“脉动紊乱”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联盟的探索是其一;而另一个更隐晦、但可能更庞大的扰动源,似乎来自于…“织网者”本身持续不断的、对秩序结构的撕裂与吞噬行为。就仿佛一个生命体,不仅被频繁“询问”所扰,更在持续失血。
她将这一发现传递给艾妲的项目组。这促使项目组调整了研究方向,开始尝试模拟“织网者”攻击对“共生结构”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寻找利用“共生秩序”原理进行“伤口修复”或“免疫反应”的可能性。
联盟站在了一个更加错综复杂的十字路口。深层知识的探索伴随着被同化的风险,内部团结受到认知战的隐秘威胁,外部敌人持续施加压力并不断学习适应。莉亚娜带回的关于“共生秩序”的希望之光依然闪耀,但要将其转化为切实的力量,前路布满荆棘,且每一步都可能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共鸣带来启迪,亦需承担其重;暗影的低语,在心灵的角落悄然回响,考验着联盟的智慧、定力与团结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