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秋的指尖触到栅栏的木纹时,槐花香正顺着风钻进袖口。栅栏上的\"老周的念想\"牌被晒得发白,边角卷成波浪,像谁笑弯的眼角。她看着树下的三代人——女儿正教小家伙辨认花苞,老周的孙子蹲在旁边系鞋带,动作和老周当年一模一样,忽然想起老周说过:\"牵挂这东西,能顺着日子爬,爬到下一代的手心里。\"
王大爷推着轮椅过来,膝头盖着块槐花纹的毯子。\"老周要是看见这光景,准得喝三盅,\"他指着玩耍的孩子笑,\"当年他总说,等囡囡有了娃,就教娃爬树摘槐花。\"毯子的针脚很密,是张奶奶临终前缝的,她说\"得让老周的朋友暖暖和和的\"。林晚秋摸着毯子上的槐花,忽然发现每朵花都有五个瓣,和老周贴在收音机上的星星贴纸一个样。
女儿给小家伙编了顶槐花帽,嫩白的花瓣缀在草帽沿,像串流动的星星。\"这是周爷爷教我的,\"她边系帽绳边说,\"他说戴花帽的孩子,能听见花开的声音。\"小家伙举着帽檐转圈,花瓣落了满地,老周的孙子赶紧蹲下去捡:\"我爷说花瓣不能踩,每片里都住着个春天。\"林晚秋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样子,想起老周当年捡鸟蛋时,也是这副怕碰碎的神情。
社区办\"家风故事会\",女儿带着那本日记上台。她翻开夹着十二片槐花的那页,指着最旧的那片说:\"这是周爷爷给我的第一封信,说'吃饭别挑食'。\"又指着最新的那片笑:\"这封说'要教娃娃认槐花'。\"台下有个年轻妈妈抹着泪说:\"我爸也总把话藏在菜里,红烧肉里的姜,其实是想让我多吃点。\"林晚秋忽然明白,老周藏在槐花里的,从来不是甜,是说不出口的疼惜。
老周的收音机坏了,女儿抱着去修。修电器的师傅拆开机身,倒出好多碎花瓣:\"这机器里住着棵树吧?\"女儿把花瓣一片片捡起来,夹进新的日记本:\"这是周爷爷的回信,说他在里面开了片花园。\"后来收音机没修好,却成了家里的摆件,里面永远插着新鲜的槐花,像台会呼吸的时光机。
秋分那天,三代人在槐树下埋了新的时间胶囊。里面有女儿的槐花酱方子、小家伙的乳牙、老周孙子的录取通知书,还有片今年的新槐花。\"等娃娃长到能摘最高的花,就挖出来,\"女儿往土里摁胶囊时说,\"让他知道,有些甜能埋十年,也能甜十年。\"王大爷往胶囊上压了块青石:\"这是老周铺子里的压布石,能镇住时光,别让它跑太快。\"
第一场雪落时,栅栏上的木牌被雪盖了层白。女儿带着小家伙去扫雪,扫把是老周留下的,竹柄磨得发亮。\"周爷爷的扫把会认路,\"孩子举着扫把往树下跑,\"总往有花的地方飘。\"林晚秋看着雪地里的脚印,大的套着小的,新的叠着旧的,忽然想起老周当年扫雪时,总把她的脚印留在里面,说\"这样暖和\"。
除夕夜吃饺子,女儿往每个饺子里包了片干槐花。\"周爷爷说,咬到花的人,来年能听见他的评剧,\"她给小家伙夹了个饺子,\"你听,窗外的风声像不像他在唱?\"风吹过槐树枝,发出呜呜的响,混着远处的鞭炮声,真的像段跑调的评剧。王大爷喝着酒笑:\"老周这嗓子,还是这么爱抢戏。\"
开春后,老槐树的新枝上,突然冒出丛变异的花苞,五瓣的花心里,藏着颗小小的五角星。植物专家说这是罕见的变异,女儿却摸着花苞笑:\"这是周爷爷的星星开了花。\"她摘下朵最亮的,夹进那本永远在增厚的日记,旁边写着:\"会飞的甜,原来就是把一个人的好,变成好多人的暖。\"
林晚秋站在栅栏外,看着阳光下的槐花星星点点落在三代人身上,忽然觉得老周就站在花影里,正往孩子兜里塞糖。那些藏在日子里的牵挂,确实像会飞的甜,飞过岁月,飞过代际,落在每个人的眉眼里,酿成了比槐花更绵长的暖。风再次吹过花海时,她仿佛听见老周在说:\"你看,甜这东西,从来不会走,只会换个地方,接着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