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表症虚实
发热、怕冷、身体疼痛属于表证,有汗的情况为表虚,无汗的情况为表实。表实症会使痘毒隐匿,痘疹呈现稠密状态,颜色灰暗或红而滞暗。表虚证的痘疹则平塌不起,会溃烂,还会像被水浸湿一样。
【注释】出痘时若出现发热、怕冷、身体疼痛,这属于表证。如果有汗,那就是表虚;若无汗,便是表实。表实会导致气血闭塞,痘毒潜藏难以透发。所谓稠密,就是痘疹出得密集。灰指痘疹颜色灰白,红指痘疹颜色红赤。滞是说痘疹无论灰白还是红赤,只要色泽滞暗,都表明表毒强盛。若是表虚之症,痘疹就会平坦不能鼓起,塌陷、瘙痒且没有痘浆。烂,是指痘疹溃烂。水浸湿是说痘疹被脓水浸渍,潮湿不干。这是辨别痘疹表证虚实的方法。
辨里症虚实
发热、怕热、腹部硬痛属于里证,便秘的情况为里实,腹泻的情况为里虚。里实症痘疹表现为痘囊板实,根部紧硬。里虚证痘疹会出现倒陷,痘疹收靥迟缓。
【注释】出痘时发热且怕冷的,属于表证;不怕冷反而怕热的,属于里证。硬,指的是大便干结不通。痛,是说肚腹部位出现疼痛。这些都属于体内有热的病症。如果出现便秘,就是里实之证;若是腹泻,则为里虚之症。板实,是说痘疹的痘囊坚实、不活动。根紧硬,指痘疹根部紧束,质地坚硬不松软,这些都是里实症的表现。倒陷,是指痘疹已经发出,却又重新陷入体内。倒靥,是说痘疹正当灌浆的时候就开始收靥。收迟,是指痘疹已经开始灌浆,过了很长时间却还不收靥,这些都是里虚症的表现。这是辨别痘疹里症虚实的方法。
辨阳热症
阳热之症表现为高热,面部与口唇发红,舌头干燥,喜欢饮用冷水,指甲、尿液呈红色,伴有烦躁、神志昏乱、发狂说胡话、失血症状,痘疹颜色紫黑焦枯,身体九窍不滋润畅通。
【注释】凡是痘疹属于阳热的情况,患儿身体必定高热,面部和口唇都会发红,舌面干燥,喜好喝冷水,指甲和尿液都呈现红色。还会烦躁不安,精神昏聩,出现发狂、胡言乱语的现象。这里说的失血,指的是吐血、鼻出血。紫黑焦枯,说的是痘疹的颜色呈现紫黑色且干枯。不润通,是指人体的九窍不滋润、不通畅。这些都属于阳热的病症表现。
辨阴寒症
阴寒之症表现为身体没有发热,口鼻冰冷,面部、口唇、尿液、指甲颜色呈现白或青色。四肢厥冷难以回暖,腹泻却没有臭味,痘疹为水泡状,颜色灰白且周边没有红晕。
【注释】凡是痘疹属于阴寒的情况,患儿身体四肢不发热,口鼻都发凉,面部、口唇、尿液以及指甲的颜色呈现青白色。厥冷难回,指的是四肢冰冷,不能够很快恢复温暖。利不臭,意思是腹泻时粪便没有秽臭气味。水泡,表明体内湿气较盛。灰白无晕,是说痘疹颜色灰白,痘疹根部周围没有红色的晕圈。这些都属于阴寒的病症表现。
辨虚实寒热误治
温补过度会致使痘疹溃烂,热毒上攻引发咽喉、牙龈、眼睛肿痛及痈疽。清泻过度会使痘疹色白内陷,出现呕吐、不渴、厥冷、下利清谷等症状。
【注释】痘疹有虚症和实症之分,治疗也就有补法和泻法的区别,关键在于审慎判断并恰当运用。例如,虚证应当用补法,也必须斟酌病情来治疗。要是温补过度,反而会助长毒热,导致痘疹溃烂,甚至使得毒热向上攻冲,引发或咽喉肿痛,或牙龈生疳,或眼睛红肿生翳,严重的还会侵袭营卫,引发痈疽。如果是实症应当用泻法,也得做到病症缓解就停药。要是清泻过度,就会损伤正气,从而使痘疹色白内陷,或者出现呕吐且口不渴,或者四肢厥冷、腹泻清稀等症状。这些都是在阐明温补、清泻过度带来的不良后果。
禀赋顺逆险
痘疹如果毒邪轻微,且小儿气血充实,那么病情就会顺利发展;要是毒邪严重,同时小儿气血虚弱,那么病情的逆险态势自然就很明显。毒邪轻微但小儿气血虚弱,恐怕原本顺利的情况也会转变为危险;毒邪严重但小儿气血充实,即便起初病情逆险也有转变的可能。
【注释】痘疹是由于禀赋了胎毒而引发。毒邪轻微的情况,本来病情发展会比较顺利,然而必须小儿的气血不虚,这样才算是真正的顺利。毒邪严重的情况,本来病情发展会比较凶险,同样也必须小儿的气血虚弱,这样才会表现出逆险。毒邪轻微属于病情顺利的情况,但如果小儿气血虚弱,即便一开始顺利,恐怕也会转化为危险。毒邪严重属于病情逆险的情况,但如果小儿气血不虚,即便起初逆险,也能够有转变的机会。这是依据小儿胎毒的轻重、气血的虚实,来判定痘疹病情的顺逆和险易。
天时顺逆险
若痘疹毒邪轻微,且天时气候调和,那么病情为吉;若毒邪严重,同时天时气候不调和,则病情凶险。毒邪轻微但天时气候不调和,原本顺利的病情也会潜藏风险;毒邪严重但天时气候调和,凶险的病情或许会有所变化。
【注释】痘疹毒邪轻微,本是吉利之象,然而必须遇上气候调和的时节,才算是顺遂且吉利。痘疹毒邪严重,本就凶险,然而必须遇到天时气候不调和,才会呈现出逆险而凶险的态势。毒邪轻微,病情本应顺利,但若遇到天时气候不调和,恐怕在顺利之中也会转化为危险。毒邪严重,病情本属逆险,但若遇到天时气候调和,或许能在逆险中转变为稍有缓和的情况。这是依据胎毒的轻重以及天时气候是否调和,来判定痘疹病情的顺逆和险易。
人事顺逆险
痘疹若处于险逆状态,遇上气候调和且小儿本身无其他病症,便是吉利的;若气候不调和且小儿还有其他病症,那必然凶险。因此可知种痘是有益处的,通过人为努力能扭转不利状况,使情况顺遂。
【注释】凡是痘疹出现险逆的症状,本来就不太好。但如果遇到气候调和,孩子又没有其他疾病,处于危险状况的可以转变为顺遂,逆险的也能转为相对缓和,所以说这是吉利的情况。要是遇到气候不调和,孩子又患有其他疾病,那么处于危险状况的会变得更加逆险,原本逆险的就愈发严重,所以说这是凶险的情况。由此看来,可以认识到种痘的好处,因为种痘能顺应适宜的气候,孩子平时也没有疾病,即便体内毒邪较重,只要人们尽力做好各种应对措施,也能够挽回命运,使病情顺利好转。
发热顺症
发热症状较为和缓,伴有微微出汗,饮食正常,大小便也正常,小儿睡卧安稳,神气清爽,这属于顺证,无需特别治疗。
【注释】发热和缓意味着身体热度不高,表明毒邪较轻。微微出汗,说明体表气血调和。饮食和大小便都正常,表明体内脏腑功能调和。小儿神气清爽、睡卧安稳,显示其精神与气血处于良好调和状态,所以这属于顺证,不必进行治疗。
发热险症
发热三天后热度仍未消退,同时伴有烦躁口渴、咬牙、面部赤红、惊啼、战栗,乳食减少,夜间难以入眠,这些表现证明病情已呈现险象。
【注释】一般来说,发热三天后出现痘疹是正常情况。若痘疹已出但发热仍不消退,这表明毒邪强盛。若再加上烦躁口渴、频繁咬牙、面色红得厉害、惊悸且啼哭频繁、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吃乳进食量很少、无法安稳入睡等症状,这就说明毒邪强盛且潜伏郁积难以透发,病情的危险迹象已经很明显了!此时应赶紧依据具体症状进行治疗,或许能让病情从危险转为顺利。
发热逆症
发热且神志昏迷、精神闷乱,胡言乱语,气喘胸满,伴有腹痛、腰疼,不进食、不睡觉,抽搐不止,干呕并伴有失血症状,这些表现构成的病症属于逆症,情况凶险。
【注释】发热并出现神志昏迷、精神烦闷混乱且胡言乱语,这是毒邪潜伏于心;气喘急促、胸满,是毒邪潜伏于肺;腹部疼痛,是毒邪潜伏于脾;腰部疼痛,是毒邪潜伏于肾;不进食、不睡觉,是毒邪潜伏于胃;不断惊搐,是毒邪潜伏于肝。时常干呕且有失血情况,如吐血、尿血,这表明毒邪攻冲致使气血内乱。这些都属于难以治愈的逆症,病情大多极为凶险。
发热症治
痘疹发作时出现发热,本质源于体内火毒,必然有诱因才会如此。像时气变化、感受风寒、受惊、饮食积滞、内热等,都需结合表里虚实的症状来诊断。表热表现为恶寒无汗,里热则是有汗且小便短涩、大便干结。正气虚弱、热象轻微,属于虚证;形体壮实、热象强盛,属于实证。
【注释】痘疹发作出现发热,是因为痘疹本质是火毒,所以在痘疹未发之前就先发热,这里说“自内”,是指这种热是从体内向外散发。而必然有诱使其发热的原因,说的是可能因四季气候不正,感受风寒邪气导致发热;“惊”,是指受到外界异物刺激、跌扑惊吓而引起发热;“食”,是指因饮食内伤、食积停滞导致发热;“热”,是指体内积热已久,从而热邪向外发散。既然内外都有引发疾病的邪气,就应当根据表里虚实的情况,结合具体症状详细诊断并治疗。表热,就是发热症状主要在表,会出现怕冷且不出汗的症状。里热,就是发热症状主要在里,会有出汗现象,并且小便短少且不畅,大便干燥难以排出。正气虚弱、热象轻微,是指小儿形体与正气不足,发热程度较轻。形体壮实、热象强盛,是指小儿形体与正气不虚,发热太过。医生如果能在诊治时详细观察,依据症状进行治疗,那么汗法、下法、清法、补法就能运用得当。
升麻葛根汤
痘疹发热时,应以升麻葛根汤为主方,该方对解表邪、透发痘疹都有效,是良方。但需根据不同症状添加辅助药物才更完善。若发热无汗,这是表实证,就在原方中加麻黄、薄荷;若大小便不通且腹痛,此为里实证,原方加 大黄;若小儿形体与正气虚弱,是禀赋不足,原方中加人参、黄芪;热象强盛,即内热炽盛,原方加犀角、黄连、荆芥、牛蒡子、防风;若小便短涩,是热结于膀胱,原方加木通、滑石、车前子;若出现惊搐,是肝心有热,原方加荆芥、防风、钩藤钩、川黄连、羚羊角;若烦渴,是内热过盛,原方加石膏、麦冬、天花粉;若咳嗽气喘急促,是肺中郁积风邪,原方加前胡、桔梗、杏仁、苏叶、桑白皮;若因伤食致腹部皮肤发热,是胃中有食物停滞,原方加山楂、麦芽、枳壳;若出现下利,是肠胃有热邪积滞,原方加黄连、黄芩;若作呕,是胸膈有痰饮,原方加半夏、生姜;若咽痛,是火在上焦,原方加牛蒡子、苦桔梗;若全身酸痛,是外感风寒,原方加羌活、独活;若头痛,是头部受风寒侵袭,原方加荆芥穗、川芎、白芷、羌活。
【注释】痘疹刚开始发热的时候,应当把升麻葛根汤作为主要方剂,因为它既能解除表邪,又能透发痘疹,是一举两得的好方子。然而,必须根据具体症状添加合适的佐使药物,这样才算是尽善尽美。比如,身体发热并且没有出汗,这属于表实证,在升麻葛根汤这个方子中加入麻黄和薄荷;如果出现大便和小便都不通畅,腹部还疼痛的情况,这是里实症,就在原方中加入大黄;要是小儿形体瘦弱、正气不足,这是先天禀赋不够,在原方里加入人参和黄芪;如果热邪很旺盛,也就是体内热邪炽烈,就在原方中加入犀角、黄连、荆芥、牛蒡子、防风;要是小便短少而且涩滞,这是热邪结聚在膀胱,在原方中加入木通、滑石、车前子;如果小儿出现惊跳抽搐的症状,这表明肝和心有热邪,在原方中加入荆芥、防风、钩藤钩、川黄连、羚羊角;要是小儿烦躁口渴,这是体内热邪太盛,在原方中加入石膏、麦冬、天花粉;要是出现咳嗽并且气喘急促,这是肺脏被风邪郁闭,在原方中加入前胡、桔梗、杏仁、苏叶、桑白皮;要是因为伤食导致腹部皮肤发热,这是胃里有食物停滞不消化,在原方中加入山楂、麦芽、枳壳;如果出现腹泻,这是肠胃有热邪积滞,在原方中加入黄连、黄芩;要是出现呕吐,这是胸膈部位有痰饮,在原方中加入半夏、生姜;要是咽喉疼痛,这是火邪在上焦,在原方中加入牛蒡子、苦桔梗;要是全身都酸痛,这是外感了风寒,在原方中加入羌活、独活;要是头痛,这是头部受到风寒侵袭,在原方中加入荆芥穗、川芎、白芷、羌活。这些是治疗痘疹发热的大致用药思路,更重要的是在临证的时候要详细地观察病情,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
升麻葛根汤
升麻 葛根 赤芍药 生甘草
以芫荽作为药引,之后加入适量水,煎煮后服用煎出的药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