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年末,年终结算的日子来临,赵悦一家经营的小吃店成绩亮眼,成功收回了本金。赵悦原本满心期待,想着寒假到了,哥哥们也都能放假休息,一家人可以轻轻松松地准备过年。
赵悦做的蒸面条,也就是当地俗称的卤面,堪称一绝。精选的五花肉与鲜嫩的黄豆芽完美搭配,精心烹制后,香味四溢,令人闻之垂涎。还有那改良后的胡辣汤,真材实料,口味独特,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再加上香甜可口的粥,组合成了小吃店的招牌美食。这独特的美味不仅牢牢抓住了学生们的胃,连众多上班族也成了店里的常客。即便当时商业局设有公家食堂,可赵悦家小吃店凭借独特风味,依旧在一众餐馆中脱颖而出。寒假来临,本以为生意会稍显冷清,赵悦也能借此机会回去休息,没想到反倒顾客盈门,中午时分常常座无虚席,一家人忙得脚不沾地,想回去都抽不出身。
这一年,小吃店的成功让赵悦一家收获满满。赵悦给富贵和平安按照每月 30 元的最高工资结算。剩余的盈利,她仔细地分成了三份。一份恭敬地拿给奶奶,以表对长辈的孝心;一份诚心地给小姑,小姑起初觉得不好意思接受,赵悦满脸真诚地说道:“小姑,这都是应该的,你平日里还经常来义务帮忙呢。”赵安和富贵也在一旁笑着帮腔:“小姑,你就拿着吧,小悦说的在理。”小姑这才面带微笑地收下。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到了 1981 年,赵悦已然高二。当时高中的学制安排是两年学完课程,最后一年,学生们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复习巩固知识,也能够直接参加高考。要是高考成绩不理想,还能返回学校继续复习。
赵悦,这个从农村走出的小姑娘,在学校里已然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老师对她上次带领同学参加比赛的出色表现赞不绝口,毕竟她的对手大多比她年长十几岁。然而,并非所有同学都对她怀有善意。尽管她父亲有稳定工作,但母亲还在大学深造,姥姥姥爷又要负担好几个大学生的费用,家庭经济状况在县城里并不宽裕,她的穿着打扮与城里同学相比略显朴素,这使得一些城市同学对她投来异样的眼光,在学校里她时常遭受排挤。
即便面临诸多不顺,赵悦也并未将这些放在心上。寒假的脚步一到,她原本打算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小吃店生意实在太过火爆,她便留在爸爸这边,协助两个哥哥打理生意。那些考到外地的学生放假归来,对赵悦家小吃部的美味念念不忘,纷纷前来大快朵颐。就这样,一家人一直忙碌到年二十八、二十九,才终于踏上归乡的路途,准备回家过年。
在回家的车上,赵悦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心中感慨万千。这一年,生活忙碌而充实,小吃店的生意蒸蒸日上,可在学校里她却遭遇了不少挫折。
终于到家了,一家人沉浸在浓浓的喜悦之中,因为赵悦的小叔赵小斌(斌:由文和武组成,当兵时首长给改的)回来了。赵小斌作为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他的归来让整个青山村都沸腾了。县里的领导、公社的干部,还有众多乡亲,纷纷涌向青山村,只为一睹英雄的风采,向他表达敬意。大家对赵小斌的英勇事迹钦佩不已,整个村子都沉浸在热烈而崇敬的氛围中。
至于赵小斌的住处,考虑到家里地方有限,且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县里安排他住在县招待所。这样既能保证赵小斌有一个相对安静的休息环境,又方便大家前来探望。不过,赵小斌只要一有空,就会回到家中,与家人享受难得的团聚时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赵小斌讲述战场上的故事,那些惊险刺激的经历,让大家时而紧张,时而惊叹,而赵悦更是对小叔的英勇事迹充满了崇拜与自豪,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也要像小叔一样,成为一个勇敢且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