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里没有外人,有些话我就跟你们说清楚!”
“首先,我要把老七追封为贤康王,并且把老十三过继给敏妃!”
朱大壮话音未落,大殿里就响起了嗡嗡声。
“陛下,这有点不妥吧,哪有嫡子过继给嫔妃的?”
李晓云看到黄蕙兰对她狂甩眼色,不得不出来说话。
老十三朱胤宝是黄蕙兰35岁高龄才生下来嫡次子,当然不愿意过继给严仁美,更何况哪有嫡子过继给嫔妃的道理?
“敏妃只此一子,已经为国捐躯,我不能让她老无所依,也不能让胤光后继无人……”
“胤光为国捐躯,为弟舍命,为父尽忠,为职尽责,忠孝悌义皆全,虽年仅18,但是此完人也!”
“谁继承他的爵位都不掉份儿,要不是敏妃年纪太大,我会让她再生一个的……”
“这事就这样决定,以后死于国事的皇子,朕必不断其嗣也!”
朱大壮把眼光转向严仁美,对她招一招手,拉着她的手说道:
“爱妃教子有方,特进皇贵妃,赐尔父公爵位!”
然后又拉过李霞卿说道:
“胤晨也有大功于国,虽然今后残疾,但是特进亲王爵,也晋升你为贵妃,赐尔父侯爵位!”
“另外,胤光朕深爱之,准葬入皇陵,他生前守护我,朕死后守护他……”
朱大壮用眼光扫过所有嫔妃皇子皇女,沉声说道:
“我皇祖皇考曾立下规矩‘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今后我炎夏皇室有为国尽忠者皆与殊遇,准陪葬皇陵,单列族谱!”
朱大壮这话一出,现场的所有人全都瞪大了眼睛,严仁美和李霞卿已经是泣不成声,嘴里喃喃道:
“我儿可曾听见?”
“命,以檀木刻贤康王尸身,举行国葬,着太子领在京成年皇子抬棺,朕亲做引灵!”
“啊?”
众皆哗然。
严仁美急忙叫道:
“陛下,哪有父为子引,帝为臣导的道理,不可呀!”
朱大壮拍了拍严仁美的手说道:
“朕为天子,为他引灵可送他上三清圣境,保他识得回家路……”
“如今他尸骨无存,朕当以龙气护他魂魄!”
朱大壮这一决定比之前所有的决定都要离谱 ,这种荣誉太子死后都不一定得到。
朱大壮就是要后宫嫔妃和所有子女都知道,为国尽忠就是这个待遇,死后哀荣就是为了激励活人的。
同时朱大壮也是要用这场国葬告诉所有的国民,为国尽忠是最高等级的死法,国家不会亏待忠烈。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儿子,要用这种方式来补偿一下儿子。
有些东西,失去了才知道珍惜,这个儿子就是如此。
在朱大壮的众多皇子之中,朱胤光并不起眼,他既不是嫡子,也不是朱胤熙那样的学霸。
在成年之前默默无闻,连个正式封号都没有。
但是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他却做出了只有英雄才能做到的事情。
尤其是在最后时刻,他没有选择跳伞,而是为了兄弟,为了战友,为了祖国,毅然决然地驾驶战机撞向了敌舰。
要知道作为皇子,他只需要跳伞,哪怕被俘虏,也会被当做筹码交换人质,而不会死亡。
但是他没有选择苟且偷生,也没有选择临阵逃跑,而是选择了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把死得壮烈留给自己。
因为他知道,他是最后一架战机了,他要用自己的生命为战友、为兄弟创造逃生的机会。
也许这种抉择只在一刹那,但是这一刹那就成为了永恒。
他用自己的生命告诉敌人,炎夏皇室的荣誉不容玷污,帝国的军人不会逃避!
“行啦!给太子发报,让他回来给弟弟抬棺!”
“我要去看望胤晨,都退下吧!”
朱大壮做完决定,丝毫不给众人讨论或者反驳的机会,直接挥退众人,只留下皇后黄蕙兰和严仁美、李霞卿。
“皇后,爱妃,生子当如是也!”
“走,去看望胤晨!”
架空历1940年11月11日,南都冬雨飘摇……
“咚咚咚……”
薄雾之中传来隆隆鼓声,一双雪白的纤细手臂挥舞着鼓槌,敲响了《兰陵王入阵曲》。
皇贵妃严仁美 亲自束袖为儿子敲响了战鼓也是丧鼓!
“炎夏贤康王光出殡,奏乐!”
哀乐响起,太子朱胤汉领着一帮在京成年兄弟抬着盛放朱胤光檀木尸身的棺椁走出了正阳门,身后炎夏皇室所有的未成年子女跟在后面打着灵幡。
而皇帝朱大壮则骑着白马,在前面引灵,郝二狗也骑着马落后朱大壮一个身位,打着红底金龙旗,另一边是老臣杜心武打着皇帝的认旗。
然后是一队身着黑底金鱼纹飞鱼服的锦衣卫护卫在身后。
当贤康王的棺椁出现在中央大街上,两旁的市民自发地跪倒在道路两旁,然后漫天的白幡和飞舞的纸钱在晨风中飘洒向天空。
“王安息!”
“王千古!”
“王尙飨!”
身着黑色军服的皇家禁卫军如同沉默的野兽一般隆隆地开过中央大街,所有的外国记者都感受到了浓重气氛中压抑的那种愤怒!
是的,是愤怒!
倭国人不但偷袭了嘉里波,杀死了皇子,而且还在嘉里波进行了大屠杀,将近100万平民被杀害,嘉里波这颗梵竺洋上的明珠已经沦为了鬼蜮。
也许,做出这一决定的朝香宫鸠彦王只是为了给失去的昭和天皇报仇,或者是震慑炎夏帝国。
但是他的这一行为已经成功激起了炎夏帝国的集体愤怒。
朱大壮已经发布命令,即日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倭国人的投降,对倭国的政策就是灭其国家,绝其种类,赶尽杀绝。
而且此令,炎夏不绝,永不撤销!
“崇光皇帝身骑白马,脸色却隐逸于黑色之中……”
“看不清脸庞,却感受到他的愤怒,因为拍照时有一道锐利冰冷的目光划破了清晨的雨雾……”
“皇帝庞大的身躯如同即将喷火的巨龙,我感受到了他的悲哀,也感受到了他的怒火……”
“皇家禁卫军的黑色制服在冰冷的雨丝之中像是被大理石雕刻,每一个禁卫军都如同机器一般整齐排列,沉默但是恐怖……”
一名法新社记者在发给报社的撰文中如此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