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想起陪女儿在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度过的那七天,心里总像被温水浸过似的 —— 既有当时如弦紧绷的焦灼,也有如今回望时的踏实。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为人父母的铠甲与软肋从不是选择题,只要孩子能平平安安,那些熬红的眼、算不清的账,都轻得像一缕烟。
那是去年秋天,秋风刚染黄路边的梧桐叶,女儿突然皱着眉说身体不舒服。
拿着检查单站在诊室门口,“需要小手术” 几个字砸得我耳朵发鸣,明明医生反复强调是常规操作、风险极低,可我攥着单子的手还是止不住地抖。
这是我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姑娘,从小连重感冒都少见,更别提让她躺上手术台了。
住院那天我把家里的水电都检查了三遍,拎着提前收拾好的行李走在前面,故意把脚步放得轻快。
病房里的消毒水味让女儿眼神发怯,我拍了拍她的肩膀,用最轻松的语气说:“就当来这儿歇几天,爸天天陪着你,等好了咱们去吃海鲜。”
可到了夜里,折叠床硌得人辗转难眠,我每隔半小时就起身摸一摸女儿的额头,走廊里护士站的灯光亮了整夜,我攥着术前注意事项单,直到天快亮才眯了会儿。
手术当天的走廊格外漫长。
看着护士牵着女儿的手走进手术室,厚重的门 “咔嗒” 一声关上时,我感觉心被一只无形的手攥得生疼,手心的汗把手机壳都浸湿了。
我来回踱步,每一次抬头看电子屏上的时间,都觉得秒针走得比平时慢了半拍。一个多小时后,当医生笑着说 “手术很成功” 时,悬在喉咙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女儿被推出来时脸色苍白,我赶紧握住她微凉的手,用掌心的温度裹住她的不安,轻声说:“爸在呢。”
接下来的陪护时光,日子在输液管的滴答声里流淌。
白天我帮她擦脸、喂水,变着花样从家里熬粥、做小菜,看着她小口小口咽下;晚上就守在床边,眼睛盯着输液瓶,生怕错过液体输完的瞬间。
女儿无聊时,我就读她最爱的小说,讲她小时候把鱼刺卡喉咙、我慌慌张张送医的糗事,逗得她忘了伤口的疼。有次她轻声说 “爸,让你受累了”,我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傻丫头,你是我女儿,我不照顾你谁照顾你?”
那些天里,医护人员的细致像暖阳般驱散了不少阴霾。刚入院时,护士就拿着标注红圈的注意事项表,坐在床边反复讲解术前饮食禁忌;
每天清晨,护士会笑着问女儿睡得好不好,还掏出小贴纸哄她开心;
主管医生查房时,总会把手术流程和恢复要点讲得明明白白,连我随口问的术后护理问题,都特意抽空详细解答。
有天半夜女儿发烧,我按响呼叫铃,不到两分钟护士就赶来量体温、做物理降温,直到体温降下才离开。他们的专业与耐心,让我们这些家属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出院那天,我早早去办理手续,用自己的医保结算时没有丝毫犹豫。
旁边有人问 “这么多钱不跟孩子商量?”,我笑着回答:“只要她能好起来,这钱花得值。” 可去停车场取车时,扫码显示的 306 元停车费还是让我愣了愣 —— 五天下来日均六十多元,确实比预期高了不少。
向工作人员询问后才知道,这里实行 “超过 12 小时按 24 小时计费,每日 60 元封顶” 的标准。虽有不解,但想着能早点带女儿回家,还是默默付了钱。
取东西时,我发现停车场消防通道入口处堵着几辆私家车,应急标识都被挡住了。
那一刻我格外揪心,消防通道可是生命通道,堵塞它不仅危险,更是违反《消防法》的行为。
后来想起医院有专门的投诉渠道,或许当时该通过正规方式反映,但看着女儿疲惫的模样,终究还是把注意力放回了她身上。
走出医院时,阳光洒在我们身上,女儿挽着我的胳膊笑出了酒窝。
坐在车里,看着她靠在我肩头熟睡的模样,那些停车费的纠结、消防通道的揪心,渐渐都成了插曲。就像我在陪床时写的那首《打点滴》里说的:“输入血液里岂止是满满的祝福,更是人与病魔正邪的抗争,更是战胜病魔的希望。”
记得陪床期间我还写一首:
《打点滴》
从健康走向手术室
从手术室再走向康复
麻醉师让病人
仿佛从一个世界
走向另一个世界
而病人身边的点滴
滴滴都是一块块从天而降的巨石
滴滴都是亲人们一颗颗关爱的心
滴滴都是家人一颗一颗期盼的心
滴滴都是医院一粒粒驱病的药丸
滴滴都是父亲一滴滴心痛的眼泪
滴滴都是护士一串串忙碌的脚印
输入血液里岂止是满满的祝福
更是人与病魔正邪的抗争
更是病人坚定的信念
更是战胜病魔的希望
如今再想起那段日子,最清晰的还是女儿康复后的笑容。
作为父亲,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不过如此 —— 看着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长大。那些付出的辛劳、花费的钱财,在她的笑容面前,都成了最值得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