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几日,林武帝有意放纵,粮价飙升至每石一两银子,甚至有贵族参与其中。林渊看着手下送来的密报,冷笑,“还真有不怕死的。”
“将这名单送予老臣,问问他是自行处置,还是交由我办。”
“遵命。”手下领命而去,林渊继续享受着悠闲时光,心中暗想,欲擒故纵,先让他们嚣张几日。
正当林渊在家中欣赏歌舞,品尝侍女献上的青葡萄时,手下已将名单呈至林武帝面前。
“啪!”
又是一个茶杯碎裂,“这些混账!告诉老二,一个不留,全杀了!”
手下领命退下,林武帝仍怒气冲冲地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看来,许久不动手,有人忘了我的厉害了。”
一股令人心悸的肃杀之气从刘武身上弥漫开来,周遭侍从吓得纷纷退避。
李府之内,众人再度集结。
“哈哈,李兄真是智谋不断啊!”
“不错,楚王如此算计我等,定要教他自食恶果!”
“极是极是!”
众人 ** 言欢,左揽右抱,沉浸在歌舞的欢乐中,而这一切都被屋顶上的黑影一一收入眼底。
随后的日子里,云澜城米价飞涨,众多店铺相继关门。
朝堂之上,弹劾陈昱的奏折堆积成山。
郑轩翻阅着奏折,怒气冲冲:“这小子究竟在捣鼓什么?我给了他这么大的权力,他却到现在都没动静!”
听闻郑轩发怒,郑霖连忙劝慰:“三弟定有他的打算,父皇不必忧心。”
此时,一名禁军步入禀报:“启禀陛下,亲王殿下已开仓放粮,现皇家粮仓售粮价格为每斗三百文,云澜城百姓已纷纷前往购买低价粮,楚王殿下命卑职特此禀告。”
听完,郑霖摆手让禁军退下,对郑轩说:“父皇莫急,三弟已然行动。”
当夜,数名黑影摸到皇家粮仓外,相互使了个眼色,将数个装满火油的坛子扔入仓内,正欲点燃火折子扔进去,却听“嗖”的一声,持火折子的黑影应声倒地,四周火光突现,一群禁军冲出,将黑影制服。
撬开嘴巴检查有无毒器,确认无误后,禁军统领向缓缓走来的楚王陈昱禀报:“启禀楚王,六名黑影,捕获五人,一人当场毙命。”
陈昱点头:“严加审讯。”
说完,陈昱转身对众禁军道:“王、张、郑等七家商户勾结权贵,抬高粮价,企图烧毁皇家粮仓的平价粮,罪孽深重。本王有令,将所有涉案商户、权贵捉拿归案,如遇抵抗,就地正法。”
“遵命!”
随即,一队队禁军手持火把在云澜城穿梭,一家家粮商被逐一捉拿。有的大家族企图反抗,禁军抽出利刃便是一阵砍杀,其余家族见状,不敢再反抗,乖乖投降。
一夜之间,禁军的威名在云澜城传遍。
一官员府邸内,“老爷,老爷,有急事禀报!”
屋内烛光闪烁,下人细说外面的情况,只听一声“处理干净”,便让其退下,吹熄烛火继续睡觉。
与此同时,这消息也传到了宫中郑轩的耳里,他挥手示意退下,心中暗想:老三这禁军着实好用,什么事能瞒得过我?
而陈昱望着禁军押送着一队队衣衫不整之人前往天牢,心中莫名涌起一阵酸楚,这种感觉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他让禁军在外忙碌,自己则返回休息,后续事情自有下属处理,无须他亲自过问,更何况有二虎在,他大可放心。
第二幕,宫殿后方空旷了许多,人人心中惴惴不安,刘源并未提及前夜之事,众人也不敢多问。
在那段时日,赵明保持沉默,外界追捕之风未减,监狱首次爆满。
奉赵渊之命,众多权贵官员被牵扯进来,似有酿成重大 ** 之势。
一日,一名御林军统领至楚王府上报:“楚王殿下,监狱已无法再容纳。”言毕,呈上一叠文书给赵明。
“此乃此次物价哄抬及某案的主谋及幕后官员的供词与名录。”
“请楚王殿下定夺。”
赵明望着文书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心头一紧,问道:“怎会有这么多人?陛下有何旨意?”
统领拱手道:“陛下之意,一切由楚王裁断,但名录之人,必须悉数清除。”
赵明点头:“去办吧。”
接下来的几日,每日皆有数人在市集被处斩,一时间,斩首之事频现,百姓拍手称快,但在商贾与官员间,楚王与御林军的恶名迅速流传。
朝廷震动,赵渊借此掀起一场大 ** ,但因赵明之故,不少人得以幸免。
第二十四章 岁末分红
也因此,每次朝会处理事务皆迅速,众官员上朝皆忧虑赵渊心情不好,恐自身难安。
此次 ** 持续良久,赵渊一旦动手,便难以轻易收手,直至岁末, ** 仍未平息。
外界大雪纷飞,赵明的王府内却暖意融融,入冬时,赵明便制成了火炉,并在京城周遭寻到了煤田。
今年京城百姓度过了一个暖冬,这一切自然得益于我们的主角赵明,同时,他也收获满满。
冰雪生意已毕,小车也未闲置,被用来沿街售卖胰子与细盐,负责大车的人则继续其营生,赵明仅象征性地收取些许租金。
更有无数百姓渴望加入小车项目。
赵明依据街道地段为他们做了安排。
当然,小车项目已基本被御林军渗透,协助赵渊监视市井动静。
一日,赵明正与柳儿在家涮火锅,王五匆匆进来,行礼后道:
“殿下,账房人手短缺,照此速度,年底前账目根本无法结清。”
“您看,能否请其他王府的人来相助?”
闻言,赵明尚未应答,柳儿已抢先回绝:“不行。”随即转向赵明:“夫君,我们不能总靠借人解困,得自行找人。”
谈话间,李四对张五说:“这么久了你都没采取行动,咱们楚王府的财务管家我还想调回来呢,这几天我自己处理王府的账目,头都大了。”
赵渊闻言,微笑回应:“小芳,别急,楚王府的财务管家你尽管调回来,皇家商贸那边我来设法解决。”
言毕,带着张五向外走去,边走边道:“老张,跟我去一趟锦衣卫的牢房。”
张五一听,吓得立刻跪倒在地:“王爷,我对您可是忠心无二啊!”
“站起来,你正缺人手吧,我带你去找人。”赵宏见状,连忙说明,“之前查封了不少商家,他们的东家已被处置,账房们还被关在御林军的牢房里。”
王强这才松了口气,大雪纷飞中他竟惊出了一身冷汗,御林军的牢房可不是善地,他可不想去那里。
连忙站起,跟在赵宏身后朝牢房走去。
抵达牢房管理之处,赵宏对主管的官吏吩咐:“给我挑选……”说到这儿,赵宏突然语塞,他一整个冬天都宅在家中,外面的事全交由王强处理,现在自己都不知道要多少人。
于是转头问王强:“你需要多少人?”
王强见状,试着问:“大人,能否多要点?”见赵宏点头,王强接着说:“先挑一百名账房,二十名掌柜。”
听到这话,刚接过御林军递来的热茶喝了一口的赵宏,猛地喷了出来:“你要那么多干什么?”
王强笑了笑:“大人,技多不压身,回头我再跟您细说。”
赵宏点了点头,让官吏去找人,很快,一百二十名背景还算清白的人选交给了王强。
有了这些账房的加入,账目迅速理清。王强拿着账目找到赵宏,呈上账册,汇报了今年的收入和各工坊、铺子的经营状况。
赵宏看到结余高达八百万时,大为震惊,仅仅半年多的时间,竟然翻了八倍!
翻了翻账册,赵宏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一是自己整治了那帮大商户,二是香皂的销售非常火爆,三是冬天火炉和煤饼的销售也为收入大增,这些都是大众消费品,薄利多销。
当然,这其中也有王强的功劳,短短半年时间,香皂、细盐、火炉、煤饼等商品已经覆盖到了京城周边的几个县城。
看完账册,赵宏大笑:“王强,你做得很好,之前没看出来你还挺有商业才能。”
王强跪下行礼,恭敬地说:“都是大人教导有方。”
赵宏虽然不擅长经商,但他懂得许多先进的理念,也经常给王强指导,没想到竟然培养出了一个商业奇才。
“起来吧,奖赏自然不会少。”赵明示意王强起身,再次问起之前在牢里提过的问题。
王强答道:“大人,咱们发展得太快,缺少足够的掌柜和账房帮手。”
“平日里除了大人亲自指点,我也常去牢里向那些老练的掌柜请教。”
说着,王强又跪下道:“他们教我知识,我便时常备些酒菜答谢,牢里的兄弟们也会偶尔关照他们。”
“我有错,请大人责罚。”
面对这样一个既忠心又肯上进的下属,赵明自然不会责怪,反问道:“你就不怕这些掌柜日后会取代你的位置吗?”
“回复大人,我并不忧虑。假使他们真有本事取代我,那只能说明我技艺不如他们。真有那一日,我自会归来继续为大人效犬马之劳。”王强言道,复又跪下。
赵轩听后颇为欣慰:“起身吧,日后不必频繁下跪,我有些不适。”
“谢大人。”王强站起,在一旁静候赵轩的吩咐。
“筹备一百二十万两白银,随我一同入宫。”赵轩命令道。王强随即前去筹备。
不久,银两便已备齐。此刻的皇家商行已颇具规模,白银储备充裕。
赵轩先分出四十万两到东宫。当初太子可是出了五万两,依约,东宫占半成股份,即得四十万两。
四十万两白花花的银两令太子赵曦瞠目结舌。赵轩尚未开口,赵曦已急不可耐地问道:
“二弟,你这是多少银两?怎给我如此之多?”
言罢,赵曦将赵轩拉到一旁:“你可别对其他弟妹有所不公。”
闻此,赵轩不悦地甩开赵曦的手:“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随即命令王强:“王强,把账本给太子过目。”
王强取出账本递给赵曦:“启禀太子殿下,皇家商行今年盈利结余八百万两,您今年分红四十万两,账本在此,请查阅。”
第二十五章 赵曦险些被误解
听到王强汇报的数字,赵曦也愣住了。八百万两,仅是应天府一处半年的收益,便相当于国库一年税收的大半。要知道洪武初年,一年税收也不过千万余两,有时甚至更少。
直至洪武中后期,朝廷年收入才勉强超过一千一百万两。
见赵轩在一旁有些不快,赵曦也未细看账本,径直扔到桌上:“二弟,我还能不信任你吗?”
赵轩也没真生气:“放心吧,太子殿下,我还要去母后那里,你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