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多少束修你可知?”
这个萧雷还真不清楚,“不知道,我不去念自然不会打听。”
不过他觉得起码五两银子要的吧,一半总得要。
王氏脸蜡白蜡白,要不是大媳妇撑着,她怕是已经滚到凳子下了。
怎么要这么多银子?
她供不起呀!
李氏等人也被吓到,这哪是念书,分明是吞金子。萧雷好命,找到个冤大头心甘情愿倒贴他。
但凡他娶别人这辈子都别想去府城念书。
不,这辈子也不会念书。
都说女人嫁得好很重要,现在看男人娶的好更重要。如果儿媳妇家里有钱,她就算咬咬牙让儿子入赘也甘愿。
“萧雷,你这一年花费岂不是得近乎两百两银子?”
因为他吃的好用的好,身边还有两个小厮伺候,笔墨纸砚定然不会差。
儿子念过书,李氏知道这中间需要多少花费。
萧雷自打进了赵家,花的银子起码有大几百两了吧?
李氏看他还好像一个塑了金身一样。
萧雷抿唇,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一年要花费多少银子,当初给媳妇的私房怕是全花他自己身上了。
不能想,一想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赵小雨也不搭理他们,跟他们说萧雷自己能赚钱,他会找人参会打猎,说了他们也不会相信。
谁能想到当年还是少年的他就已经存了那么大笔银子。
萧家老头子知道怕是的疯。
李氏见没人搭理她,自觉没趣极了,就算一年束修一百多两又如何?对他们家来说不过九牛一毛罢了。
也只有他们觉得那是老多钱,人家根本没当回事。
冬至饺子端上桌,堂屋早就摆好两张大桌子,赵小雨也坐在桌子旁嗑了半天瓜子。
除了饺子外,每桌上还有一盆饺子汤,小菜两个,全是自己家腌的咸菜,配饺子最好。
饺子一人一碗,“主子们先吃着,锅里还有,撑出来怕凉,不够吃我再给送。”
大家顿住,去年过来饺子可是限量,婆婆死抠门,绝对不许他们多吃一个。
今年有钱儿子回家了,连待遇都不一样了。
一碗饺子起码有二十个,赵小雨吃完一碗就放下了筷子,摸了下肚子,好像有点吃撑了。
白嫖的东西就是香。
萧雷吃了两碗,刚吃完赵大树就出现在了门口,“回家了不?吃饱没?”
“饱了饱了赶紧走吧,我都担心孩子万一睡醒不肯吃奶怎么办。”
宋氏急哄哄的起身,她打出门就开始担心,一上午心都提着就没放下来过。
其他人也不搭理他们,还在低头猛吃,难得能薅奶一次,他们绝不手软。
赵大树看和饿死鬼一般的其他人,难怪老娘刚才一直唠叨让他们全都走,别留她家了,合着也猜到现在这番景象。
再继续吃,她晚上得哭。
话说今儿个厨房准备的有点多呀,他还以为会不够吃来着。
“我们先走了,你们慢慢吃。”
众人点头,多久没吃过肉馅那么足的饺子了,今天吃不了兜着走,不吃撑绝对不回家。
“娘,我饱了。”
没用的丫头,“你没饱,继续吃。”
小丫头第一次撑到嗓子眼,表示自己真吃不动了。
李氏暗骂一声废物,端过她的碗剩下的饺子全进了她嘴。
最后一碗,他们谁都没吃,全部带回了家。
老孙氏知道后气得捶床,我就说他们肯定拼命吃,没错吧?没想到他们还真敢连吃带拿?
等过年,必须每家多给她点银子,否则她跟他们没完。
赵小雨到家时候,发现儿子没哭没闹,手里抓着玩具,坐在榻上玩的很是开心。
“哟,宝儿今天真乖!吃奶了没?”
“吃了,一开始不愿意吃,还哭了呢。后来奴婢给他抱了这许多玩具,边玩边吃倒喂得倒也顺利。”
“还是你法子多。”
饭后午睡,赵小雨抱着孩子进了内室。
“萧雷,你说大伯是不是想去他们府城念书?”
“有可能,不过他们今天听完后估计会打消念头,就算去也不会两人都去,没考上童生那个绝对去不了府城。”
“嗯,大伯一年抄书其实也能挣不少钱,如果咬咬牙,只供一个说不定能供的起,选差点的书院就好了。”
“差点的书院也能把他们家掏空,全家不吃不用供一个,其实很难,毕竟他连秀才都不是。
秀才到举人听着只差一层,难度差距好几个层次,谁知道要念多少年。”
“你说的也是,一般家庭还是别太多想法比较好,寒门出贵子是不假,可多少年才能出这么个天才。”
萧雷认同,不说别的,那些个书本都要不少钱。
吃饭的时候他粗粗算过,第一年光书他就买了一百多两银子,这些还仅仅只是敲门砖。
王氏到家后将饺子全部收拾到厨房。
“家里人咋了?怎么感觉都哭丧个脸,饺子不好吃?”
“当家的,我跟你说件事,很重要的事。”
“啥?”
王氏脸上也是愁绪,“我们怕是供养不起老大了。刚才娘家里我问了萧雷他念书一年需要多少束修,你知道他咋说的吗?”
“多少?二十两还是三十两?听说他在府城最好书院,束修自然会贵一些。我们到时候选二层书院就好。”
“不是,”王氏眼眶泛红,她心里清楚,自己家大儿子怕是科举也无望了,这些年全白忙活了。
“他说他一个月十两银子束修,府城书院按月收银子。”
“这么多?其他书院呢?”
“不知道,他也不知道,只是他念的是全府城最好也是最贵的,听说普通人不招,只要成绩好的。”
赵大文理解,好书院不止贵要求还高,一分价钱一分货嘛。
萧雷的书院如果他能进去,早就成举人了。